<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字原创60471崔文才</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崔文才简介</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崔文才天津市人,1940年生人,1960年从天津耀华中学保送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后随专业一起成为电子工程系60471班学员。退休后为天津红桥区老年大学合唱团指挥,现为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崔文才哈军工学员照》</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崔文才1965年个人照》</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崔文才现为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b></h3> <p class="ql-block">从1960年至1965年我在哈军工上学,五年的哈军工生涯,丰富有趣,内容很多,今天我来帮大家回忆一下三八作风中的八个字,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最后的两个字,活泼。</p><p class="ql-block">在紧张的生活中,军工学员的文体活动确实是丰富多彩,首先院里的俱乐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很多。如定期的传统教育影片每星期都组织员工观看,最新的影片也在院内定期及时的上映。由于我们是军委直属的院校,各大文艺团体也是定期的来我校演出,可以说,在军工时期是我能看到各个有名剧团、演员最多的。记忆就有:一、八一电影演员剧团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由演员田华、里波、张良等等名演员;二、中央交响乐团的演出,有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领衔演出;三、北京京剧团的谭富英、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演出的秦香莲;四、有东方歌舞团的各个大腕儿们演出的东方歌舞;五、我还看到了我们天津评剧院著名演员鲜灵霞演出的《三勘蝴蝶梦》;六、其他的如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等各大军区歌舞团。有的时候他们演员们还为我们学员进行培训,指导我们的业余活动,给我们以很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63年哈军工十周年校庆军乐队列队演奏》列队 </b>指挥宋申</p> 在军工的五年里,除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可以说我参加的文艺活动还是比较多的。我参加过合唱团,并被宋申指派参加了六三年哈尔滨之夏,我院陆海空200人及庞大的近80人的军乐团伴奏的大合唱,并让我担任了指挥,地点是江边的青年宫。我参加过1963年十年校庆在院里的阅兵游行,担任军乐队的司鼓,参加过院里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演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63年哈军工十周年校庆军乐队列队演奏》行进中 </b>打大鼓者崔文才</p> 而尤其让我难忘的就是参加了两个大型话剧的演出了,这两个话剧就是《夺印》和《年青的一代》。一九六三年,我国克服了自然灾害,度过了困难时期,经济复苏,学院也经历了“泄大肚子”、精兵简政,条件更加好转,文娱活动也开始活跃了,在此期间,话剧团的活动也活跃了。此时我参加了话剧团,并根据戏曲演出本儿,大家群策群力改编并演出了《夺印》剧。陈瘸子由李长治扮演,何支书由崔文才扮演,烂菜花由付凝扮演,大队长由张绍武扮演,这几个角色都是各自根据台词自行设计共同调度,演出的效果虽不太大,但也演出了好几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俱乐部西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一 话剧《夺印》</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二 话剧《夺印》崔文才饰何支书,付凝饰烂菜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三话剧《夺印》剧组合影</b></h3> 经过《夺印》的练兵,大家的兴趣上来了,又赶上当时的社教运动,鼓励有志青年响应号召,到边疆去创业,刘小远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了《年青的一代》的剧本,兴趣来潮,又马不停蹄地,我们排演了《年青的一代》(剧照四)。我记得的演员名单如下:林育生-李长志三系、肖继业-张绍武五系、林坚-崔文才四系、林岚-付凝五系、夏倩茹-章科伦二系、林妻(夏淑娴)-曹一萍二系、肖奶奶-赵国哲理工班(后来改为六系)、李荣生-边信黔三系、谢飘飘(导演)五系、刘晓远(舞美)四系,还有来自各系及实验室人员参加演出,剧务、灯光等演职人员及演员,还有十多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剧照四 话剧《年青的一代》</b></p> 《年青的一代》当时在校园内演出可能影响较大,我们演出了十来场,除了院内各部门分期、分批观看外,还给哈工大、哈医大等院校演出了专场,反响较好。一方面是该剧适应了当时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大有作为。另一方面,由于演出的效果不错,当时我们的刘居英院长和谢有法政委还同时观看了我们的演出,给予鼓励,并和我们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见剧照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五 刘居英院长谢有法政委与《年青的一代》剧组合影</b></h3> 学院的两位领导同时观看并合影,给我们以很大的肯定和鼓舞,这是我在哈军工的第一次与院领导合影。首先该剧参演人员从一系到六系都有,可以说范围较广;而且观剧的人数很多,在当时不止院内自己排演的节目,就是院外大牌儿演出团体恐怕也没有我们这个剧的影响大;再有剧场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每场演出,当演到关键场次的时候儿,尤其是林坚让林育生念血书时(剧照六),剧场内反应一片唏嘘,好多人感动的落泪,说明确实有演出的效果。所以直到今天,有些老的哈军工人看到我们这些当年的演员仍有一些亲切感,甚至能说出我们演出的情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六 林坚让林育生念血书</b></h3> 两场话剧的演出确实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尤其是我们这些学员各系的都有,时间紧而且我们都有很繁重的学习任务,只能用业余的时间。而且舞美化一大摊子的事儿,只能靠每周日的休息时间,大家真是非常认真,终究让我们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太不容易了。由于院里的保密规定,我们那时也真是“听话”,就是我们彼此之间只是知道谁是几系的,根本不知道谁是学什么的,干什么事、干什么专业的。直至今天,才有些信息在公开的报道中才知道。比如前些天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逝世的边信黔教授(见剧照七),我们现在才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潜艇研制专家,可你能把这个大教授和图五中那个待业青年李荣生联系在一起吗?是不是很值得回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剧照七 待业青年李荣生扮演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边信黔</b></p> 现在我们话剧团的老战友们好多都已经年届80了,在我国的军工领域奋斗了一辈子,有的我们知道,有的我们不知道,回忆当初60年前的往事真的挺令人感慨。谁能想到当初那么紧张的学习环境,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外,还有那么多的、丰富的业余生活,真的回味无穷,令人向往青春的可贵,值得美好回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照八 话剧《年青的一代》</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团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鸿毅</b></p><p class="ql-block"> 读了崔文才老学长的故事引起了诸多在哈军工时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母校以抗大校歌为代校歌,以抗大的三八作风为军工的校风建设目标。</p><p class="ql-block"> 当时各个单位都有党支部,团支部和俱乐部,俱乐部也叫革命军人委员会。各单位都教唱革命歌曲,学校每周都有供给制电影,周日还有卖票的新电影,周三有助教专场为青年教师服务。我作为304教研室俱乐部干事,责任是教歌,过年协助组织同乐会和为大家早上排队去院俱乐部买票,印象最深的是三次,一次是观看电影《英雄儿女》一次是王昆领导的东方歌舞团演出,一次是张君秋,裘盛戎演出的京剧,排队买票的人真多,院俱乐部主任李玉林亲自协助卖票。京剧我只看了《姚期》,津贴费少没舍得再看张君秋。</p><p class="ql-block">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空政歌剧团的《江姐》,哈尔滨话剧团《千万不要忘记》,哈尔滨歌剧团王双印,郭颂,张权的独唱独奏音乐会,不要钱或者很便宜,都去看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八一女排和八一手球队也曾在校内驻训,常能看到他们嬌健的身影。院长刘居英还组织与八一厂演员剧团打篮球。</p><p class="ql-block"> 哈军工组成三个部分之一,“二高步校”建有文工团一起来到哈尔滨,初期总值班员交接班都有军乐队鼓壮军威。后来文工团整体调往武汉宋申留下作为宣传部文化干事开展群众文化话动。</p><p class="ql-block"> 宋申是原文工团军乐队的,组建哈军工业余军乐团缺少乐器,只有文工团留下的捷克大鼓,意大利手风琴和少数小号,次中音号和萨克斯,乐器厂原料也供不上,军工向军委报告申请战争中留下的弹皮弹壳到大连前进乐器厂换购了百多件铜管乐器组建了近百人的军乐团,由于学员流动性大以部分青年教师为骨干,如吹小号的蒋增荣,陈正喜,大号边九鼎,园号王汇,黑管洪醇赫,张朝露,高理基,萨克斯张绪强等学员中有张友仁,谭富满,郭建华,张泉森等。百人军乐队在哈尔滨国庆游行大展雄威。</p><p class="ql-block"> 民乐队有教员杨玉泉,张绍鹏,张雪,夏允庆等学员有王培成,苏河海,李谓滨,杨兴邦,危仁俊,吴长发,王毓山等他们在俱乐部的演出常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最成功的要屬于话剧团的《年轻一代》,大学生演自已的戏,人物刻画亲切动人。他们的演出对我影响很大,看了好几场,我觉得比电影达式常剧组演的还要好,使我开始喜欢上了话剧,后来他们还排演了《柜台》。后來夏倩茹的扮演者章科伦等还排演了歌剧《江姐》选场,由民乐队在乐池中配乐。话剧团中的张凤有,王连波是实验员后来都转业回到天津。</p><p class="ql-block"> 六四年学校业余文工团组织大合歌团,一方面培养各基层单位教唱革命歌曲的骨干,一方面提高演唱水平。我是那时候加入其中的。合唱团四大组织者三系教员曹智裕,数学教员姚庭宝,一系学员杨立,五系学员冯典。团员达二百余人,刘居英院长还亲临排练场指导,演出时有大乐队伴奏。那几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都有军工专场,一出动几辆大汽车浩浩荡荡。1966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我们参加的最后一届。后来哈军工群众自发成立了“86演出队”“**演出队”“五系宣传队”这些人都是骨干。目前北京校友合唱团,上海校友合唱团,天津校友合唱团还有他们的身影,当年的莘莘学子现已两鬓斑白,皱纹慢慢的爬到他们脸上但看上去比当年更有风采。呜呼!</p><p class="ql-block"> 不能小看业余文化活动,他是哈军工精神,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常说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总的来讲实际是环境育人,哈军工整体文化蕴育着哈军工人。存在决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哈军工人特别能战斗,有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就是在那个环境中养成的。</p><p class="ql-block">攥稿人:吴鸿毅</p><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11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59年哈军工业余文工团在俱乐部演出实况.》</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后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鸿毅</b></p><p class="ql-block">现在哈军工校友都退休了,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上海校友会,都早些年成立了合唱团,天津校友会规模较小,但哈军工校友会与在天津的同根校友会有很好的合作,为此成立了《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这个合唱团聚集了哈军工,国防科大,哈工程,南理工,西工大等校友增加了新生力量扩大了我们的队伍。</p><p class="ql-block">原先在哈军工演出队的队员是我们团的骨干成员,吴鸿毅是这个合唱团的团长,崔文才是艺术总监兼指挥,宣栋声是男高音部的骨干。他们都很好的传承了哈军工精神!</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团长吴鸿毅》</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建国70周年 在津高校校友合唱节演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0年1月在哈军工国防科大天津校友会年会由哈军工老男孩组合演唱游击队之歌》</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崔文才指挥带领合唱团敬礼》</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建党百年音乐会魂系哈军工天津校友合唱团演唱》</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图文编辑 :张奎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策划审校 :吴鸿毅</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