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30年代文学洛神”纪念馆----萧红故居

低吟浅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次看到“呼兰”这两个字,是小时候每天生火做饭时用的2分钱一盒的火柴盒上。一直到1988年前,这个火柴一直维持在2分钱一盒,2毛钱一包的价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次看到“萧红”这个名字,是在一篇文章里。大概记得文章里说,有次萧红穿了条大红的裙子给鲁迅看,问鲁迅好看不,鲁迅说并不觉得怎样,告诉她大红裙子的穿搭应以黑或白为陪衬,如果配以咖啡色,会显得很混浊,接着又说了一大通关于服饰搭配的理论,让萧红顿觉大开眼界。也让当时正值年少又毫无美学基础的我,知道了穿衣要讲究色彩搭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便抓件衣服就往身上套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又在一篇文章里看到:1917年,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写信,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鲁迅拿起画笔,蹭蹭蹭一顿画,以中国传统瓦当为形,以北大为骨,被刘半农戏称为“哭脸”的北大校徽就成型了。在北大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校徽的图案和颜色发生过变化,但鲁迅设计的篆书“北大”二字图案始终未变,而且总是处于徽章的核心位置,作为北大校徽的基本元素,一直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这两件事的叙述,不仅让我记住了萧红的名字,更改变了我对鲁迅先生的看法。因为我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鲁迅的文章,他的文风犀利、剖根揭骨、抨击丑恶,让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拿起笔做刀枪,和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的冷峻到不食人间烟火之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把呼兰与萧红在我的脑海里毫不相干两个词连接在一起的,就是那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坐火车来哈尔滨,路过呼兰河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到了萧红的故乡了,到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了。也曾多次幻想着,有朝一日,一定去拜竭萧红故居,一定看看这呼兰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以前看过《呼兰河传》这本小说,但由于当时工作繁忙,业余时间很紧张,匆匆看过之后,没有留下特别深的印象,甚至没感觉出这个小说有多好。今年夏天在一个听书栏目里,再次把《呼兰河传》听了一遍,突然想到,能不能去呼兰的萧红故居看看?没想到我的这一想法得到伙伴们的一致赞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姐以前没听说过萧红这个名字,有一天晚上特意打电话问我,今天坐车时路过萧红中学,这个萧红和你说的那个萧红有没有关系?我告诉她,是同一个人,因为萧红(1927年至1930年间)曾在此就读,所以学校就改名为萧红中学了。这么一说,更增加了龙姐对萧红的好奇心,虽然这次她本来没有时间去不了的,但是又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于是想法设法和我们同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等到疫情过后的9月17日,我们几个伙伴约好一起去呼兰,踏访萧红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约好共同坐553路公交车,可以直达呼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车到呼兰,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城边上的呼兰河,这条河在萧红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故乡之于萧红是一道风景,萧红对于呼兰城也是一道风景。很多人知晓呼兰,是因为萧红;来哈尔滨,也只为奔到萧红故居睹物思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1911年6月1日出生于呼兰小城张家地主大院,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生命中走过了31个年头。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为祖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文学珍品,她的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成为了现代文学经典,萧红被誉为“别具匠心、独具风格、高产多才的乡土文学作家”、中国近代十大才女作家、“中国三十年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虽然只有百万文字留诸后世,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异的女作家。《生死场》被誉为“先声”文学、抗日“号角”,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氛围中展现了新的视角;独具匠心、风格别致的《呼兰河传》,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现实主义品质,诠释了萧红“作家为全人类创作”的理想,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名著;《马伯乐》展示了萧红卓越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无人比肩;《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等散文作品感性而灵动,成为传世之作。萧红逝世后,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备受海内外推崇,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多种文字,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马上就能实现多年多年愿望,就能近距离接触萧红故居,心里不免有些小激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先到呼兰的,因为导航方向错误而导致延误上车的吕老师和香妹妹十分钟后也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想到平时体质不太好的吕老师像赶集似的,带来了好多吃的喝的,这么重的东西,不知道她是怎么拎过来的,真难为她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汇集十数条支流入呼兰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呼兰河改道,河水径直向南流入松花江。就是这条流淌百年的河水滋润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每一个生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呼兰,古属肃慎,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呼兰”得名,一说是女真语“忽剌温”的音转,一说是满语,意为“烟囱”。究竟从何而来,不得终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734年,即雍正十二年,筑呼兰城。此前,呼兰属金上京会宁府,清初为索伦部,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当时在呼兰河设置了八个卡伦,也就是哨所。1913年,改称呼兰县。2004年,经国务院批复,呼兰撤县设区,成为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的呼兰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呼兰县志》记载,呼兰为清代黑龙江地区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雍正时期曾移旗兵500分驻呼兰河两岸,乾隆元年在呼兰河口设水师营,置运船、水手专司运粮之责,光绪末年呼兰人口达20.9万人,开垦熟地30万垧,被誉为“满洲谷仓”,如今的水师村就在当年旧址附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追古抚今,呼兰小城历史比哈尔滨这座年轻的东北亚国际大城市要早上100多年,其肇兴之时,哈尔滨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行不远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周围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唯有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还依然保持着原貌。准确的说,萧红故居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南二道街204号。距离市区中心25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萧红纪念馆,萧红故居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共计面积为9175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纪念馆是2011年6月6日萧红诞辰100周年建成的,建筑面积为2050平方米,展馆外观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庄重,灰色为主,与故居交相辉映,浑然一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萧红纪念馆,只要刷身份证,经过扫码测温就可顺利进入了。因为周六没有人讲解,我们只好自己参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言设计独特,一本打开的厚书,一支怀念的鲜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翻开的书上印有萧红的生平简介,记录着:萧红是1911年端午节那天出生的……“前言”里准确、中肯的概括了萧红不平凡的人生。还有一支盛开的玫瑰,代表着萧红在黑土地独自绽放美丽,与人共享芬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言后面是萧红全身立像,背景为静静流淌的呼兰河水,夕阳西下,把河水映衬得无比美丽,再现了”火烧云“中的景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纪念馆展馆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立体展现了萧红生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分为楼上楼下两个展厅,面积为1600平方米。几个大主题和一些小主题,图文井茂地以萧红坎坷不凡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独具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为精髓,以萧红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为闪光点。还有电子微展馆,只要扫描二维码,用手机就可以360度视角参观全景,并带有场景配音解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浓缩了整个萧红一生的经历,有文字,有图片,有萧红用过的东西和珍贵的手迹,以及和当时进步作家的合影照片。展出照片、字画200余幅,陈列萧红原物书箱数十件,声光电一体,既有现代文明又古朴典雅,立体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萧红的生平事迹和深刻文化思想内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随着内容前行,展览内容共分为“呼兰河畔”、“漂泊岁月”、“书香恒久”三大部分。纪念馆主题色调以灰色为主,阶梯造型的窗户象征书架、重叠式的屋顶象征翻开的书籍、31面装饰性窗户隐喻萧红31年短暂而传奇的人生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呼兰河畔”,记录了萧红的童年和家事,儿时的小萧红和祖父在后花园中的耕作,一个微缩的小景观,展示了萧红童年最美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求学之路”记录了萧红从小学到中学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图片。正如萧红散文中写到,“呼兰河是我故乡的河,河上有船,但不是很多,河的对岸,是一片柳条林,再往远处,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没有人家,没有道路,没有声响,我,就出生在这小河旁的呼兰小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漂泊岁月”,1931年秋,20岁的萧红离家出走,在荆棘密布的人生旅途中漂泊,辗转到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武汉、西安、重庆、日本、香港等地的艰难的漂泊岁月,看到了战火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受到了民族的觉醒与抗争,也结识了许多中外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对她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她执着地寻找着自由和真爱,并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以及她的情感经历,和一些人的接触,以及得到的帮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香恒久”、侧重展出了萧红10年的创作,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坛崛起”,1934年11月,萧红和萧军来到了中国文化中心上海,结识了一代文学巨匠、进步青年的精神导师鲁迅。在上海这段时间是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收获最大的时候,也是人生中最温暖的时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见面交谈的塑像,人物栩栩如生。年轻人在鲁迅先生的热情帮助下,日后都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鲁迅先生的积极推荐,萧红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1935年12月,在鲁迅的帮助下,由鲁迅作序出版了成名之作《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离乱流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初,应李公朴的邀请,萧红与一些进步作家赴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后与萧军分手,与端木蕻良去武汉结婚。1938年下半年他们就去了当时的重庆,因为重庆这个地方是陪都,日寇飞机总来轰炸,萧红不堪忍受日本人飞机的轰炸,也没办法写作,她是一位作家,不能写作对她来说很痛苦,萧红和端木蕻良就去到了香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梦回呼兰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0年初,经过三年的创作,萧红完成了她的经典佳作《呼兰河传》,此时她想家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她这样的一个小主人终因命运坎坷,积劳成疾,战争年代客死他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在香港出版了四部作品,包括《旷野的呼喊》《马伯乐》《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都是1940年出版的作品,其中《呼兰河传》更是成为她人生的经典之作。萧红在香港的时候身体非常不好,后来因为朋友的建议,她去到了香港玛丽医院住院,结果查出有肺结核,1941年底的时候日本人向香港进攻,萧红的人生进入到最后阶段,萧红住院期间被从玛丽医院扔到外面的大街上,萧红最后是在没有医药的情况下,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的临时医院里面去世,去世以后萧红的墓葬在香港的浅水湾,后来迁到广州的银河公墓,1992年的时候萧红故乡呼兰人民在西岗公园给萧红做了一个纪念碑和青丝墓,这就是萧红短暂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仔细看着文字介绍,不知同行的姐姐是怎样抓拍下这个镜头的?自己都纳闷:到底是什么事会让我有如此的表情?😄尴尬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认真阅读细细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装饰用品的展柜里,我看到了枕头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枕头顶是极具满族特色的生活装饰用品。 传说,满族先民在他们的故乡——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生活时,使用的枕头是圆木制成的。起初每家人都枕在一棵圆木上,后来觉得这样不方便,一个人翻身,全家人都要被惊醒,以后他们就将长圆木锯成短骨碌,各枕各的。为防止圆木滚动,将着炕的一面砍平,把枕面修光。木枕多采用桦木、椴木一类软质木。有些心灵手巧的满族先民们,还将木枕两端用刀刻、火烙成各式图形,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但其形状仍是木枕式长方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的冬天寒冷,满族人都睡火炕,盖棉被,枕枕头,枕头也能起到防寒的作用。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条件变好,逐渐将木枕换成茧丝布枕头,或用棉布缝制的长枕头像个口袋,里面装上糠秕,睡觉时可以紧紧地护住双肩。从打有了布枕头开始,满族妇女就绣起枕头顶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枕头顶多用红、蓝、黄、白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构图典雅,色彩艳丽、和谐。满族姑娘不论家贫家富,从十几岁起,就要成天关在家里,描花样,绣、纳枕头顶、袖头、夸裤、鞋帮等出嫁用品。刺绣的枕头顶,形制不一,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等。方形的是做大人枕的双人枕用,长方形的是做小孩枕的扁枕用。枕头顶刺绣的色彩格调,跟年画差不多,很具民间特色,色调明快,对比强烈,火爆、艳丽、喜庆。枕头顶刺绣的题材广泛。过去,“闺女”家枕头顶绣得越多、越好看,就说明这家“闺女”手儿巧,炕上活计好。闺中姐妹还经常走到一起切磋技艺,每有新作问世也借以共愉,它充实了闺中情趣,同时也陶冶了闺中姐妹们的心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枕头顶一旦作为嫁妆,使用红色线绳连起,一排排展示在洞房中,俗称"枕着顶帘子"。倘能招致人们交口称赞,则是新娘和娘家亲友们的莫大欢欣。新婚的第二天,新娘总要把这些绣好、纳好的枕头顶,按照不同长辈,根据枕头顶的图案、诗词句内容,钉在长方形蓝色枕头套两端,双手捧着,一一送给家里的长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枕头顶的刺绣,不仅在满族中普及,也传到其他民族的妇女之间。刺绣的枕头顶不仅民间有,就是在宫廷里也广为使用。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处都有用刺绣枕头顶缝制的枕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出了纪念馆,旁边就是萧红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是萧红出生地和青年时期,走出去之后再没回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缮一新的萧红故居,完全按着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的场景,展现在参拜者面前了。这是一座清末传统八旗式大宅院,青砖灰瓦,土木结构,四周围墙是用青砖砌筑的,大门处在东院按原址建造了一处仿古民居门楼,其下是对开的黑色木门,门楣上悬挂着木制横匾,由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于1984年题写的“萧红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门楼有翘角扬起,古朴而典雅,在用现代建筑材料构筑起来的高楼大厦中间格外的醒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走进萧红寂寞童年生活的大宅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故居正门门楼里侧“康疆逢吉”匾额,是民国十六年5月20日萧红祖父张维祯80寿诞时时任县长陆克遵、审判庭长郭席珍率地方各界人士赠送。当时一直挂在萧红家门楼前面,现在这是一个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是女作家萧红出生并留下童年深刻记忆的地方,这里的自然规律和风土人情为她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她虽然不堪忍受禁锢,为追求光明自由而愤然出走,但在独处他乡的生命最后时刻却对这里产生了无限的眷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大门后,旁边的一排萧红的著作的宣传展板,让我肃然起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纯朴的农家大院的院前花草丛中,有尊萧红端坐在一块巨石上的全身雕像。庭院里静悄悄的,只见她身着旗袍,围一条围巾,左手端书,右臂支着膝盖托着下巴,望着远方,凝神静思,仿佛是憧憬着自己的未来。虽然她的人生历经坎坷,而她的双眸却依旧清澈如水,让人可以一眼望进她纯净的灵魂。雕像栩栩如生,更让我无比痛惜她31岁的短暂人生,一身才气消散于尘烟。她走得真的是匆匆太匆匆!看着萧红的塑像,我不由一声叹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思绪在升腾:当年这位东北姑娘就是从这里一步跨出,一直到客死他乡。她的这一步,尽管她经历了崎岖而又不幸的道路,以至于贫病交加,颠沛流离,但她终于用这一步和封建势力宣告决裂,维护了自己做人的权利和尊严。也正是这坚实的一步,使她结识了鲁迅等著名文学界人士,她受到鲁迅先生的爱护扶持,在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创造了业绩。正是这坚实的一步,使她实现了人生价值,有了《生死场》、《呼兰河传》、《商市街》、《马伯乐》,有了她的10多部中、短篇小说集和诗歌、散文等,约有100多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的塑像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松引先生(王松引(1933.4—)黑龙江哈尔滨人。1952年入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预科,毕业于东北美专)塑造,王松引先生当时造的萧红塑像,因为年代已久,有些地方破损,这件作品是一个复制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故居的院落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东院,一个是西院。东院为萧红自己家使用,大门南开,两院共有房舍30间,东院8间,西院22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厢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院右侧是东厢房,这里是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描写的有二伯居住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厢房当时建的时候大约在1919年,当时为什么要建这个房子?因为萧红有一个舅舅生活在农村,1919年呼兰这个地方发大水,乡下很多地方遭灾没有地方居住,萧红的舅舅到呼兰镇上来住到姐姐家。萧红家房子虽然很多,但是很多房子很破旧没办法居住,后来他的姐姐为了让弟弟一家有地方居住,就操持盖了这座房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萧红家里面,萧红的父亲在外面做官,萧红自己家里没有其他的男人能帮助萧红妈妈盖这样的房子,所以萧红的妈妈操持盖这样的房子非常不容易。1919年的时候正好呼兰这个地方又有瘟疫,萧红的母亲因为操持这个房子精力用力太大,人的免疫力就下降了,所以她当时感染上了传染病,人就倒下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房后来有二伯就住在这里。如今的东厢房是对游人开放的展览室,首先看到的是萧红一生走过的路线图,从这个路线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女作家一生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最远还曾到过日本的东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塑像身后是东院的五间正房,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土木结构,青瓦彩椽,古色古香,建筑风格独特。屋脊上翘,古朴典雅。原有面积7125平方米,现占地面积4181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萧红同族曾祖辈在呼兰置办的家产,光绪元年萧红祖父张维祯分到这部分家产,1908年萧红父亲张廷举要结婚,萧红他们家虽然房子很多,但都很破,用作新房显然不太合适,为了给张廷举完婚,家里为他盖了新房,就是现在的萧红故居五间正房,萧红就出生在这五间正房,在这里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在门窗上,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中间的房门,采用了“苏州门”,是江南水乡的产物。而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纸糊的窗棂已经泛黄,叙述着流逝的岁月,我仿佛看到了年幼的萧红正顽皮地用小手指点透窗纸,新奇地偷看着这风雨飘摇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家这五间正房在当年的呼兰是非常好的,五间正房里都铺了地板。父母住的正房门口,有其父手书一幅对联,上联是“惜小女宣传革命粤南殁去”,是说可惜他的小女儿宣传革命,在南方已经死掉了,这说的就是萧红。下联是“幸长男抗战胜利苏北归来”,下联说的是萧红的弟弟张秀珂。这是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写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已经开到东北,并且已经解放了哈尔滨,包括黑龙江的大片土地,张廷举实际上非常害怕,因为他们家是很大的地主,他们家害怕共产党对他们采取行动,就写了这幅对联,意思是我的女儿是革命的,我的儿子也是革命的,我们这样一个革命的家庭不可能出现汉奸或者恶霸的情况,所以这幅对联也表明了张廷举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面两间是萧红出生和她父母居住的屋舍,依南墙照例是一铺3米多长的东北火炕,褪色的蓝麻花被、笸筐中的针线、陈旧的太师椅,以及萧红曾用过的小饭桌、梳妆台、躺箱、茶桌……都还在细微地散发有些霉味的大户人家的奢华气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11年的端午节,在苦艾飘香的日子里,一个叫荣子(萧红乳名)的小姑娘就诞生在这炕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游览者还可以看到萧红出生的土炕,该铺炕的形状大小还是按照原来萧红出生时候的样子布置的,虽多处进行了修缮,但是保存了当时的炕沿。拍《黄金时代》时,演萧红的女主角汤唯也是到萧红故居来拜谒萧红,想在这个地方找到扮演萧红的一些灵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柜里陈列着一些萧红的照片和字画,以及萧红生前留下的《跋涉》《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迎门堂屋:中间摆放着萧红故居原始面貌的模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道闸,也就是张家的“储藏室”,这个储藏室里边地方很小,只有一米多宽,上面是天花板,里面放杂物。小孩特别爱吃,有一次,她看到她的祖母在储藏室的天花板里拿出一罐东西特别好吃,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罐蜜枣,她的祖母不在的时候,她就偷偷一个人跑到储藏室里偷吃蜜枣。因为这个蜜枣是放到天花板的上边,萧红踩着板凳爬到天花板上面去吃蜜枣。正好他们家有二伯是一个特别穷的老人,又喜欢赌博,可他哪来的钱去赌博呢?没有办法,他就经常在张家偷东西,看到什么东西值钱就偷出去卖了,再用这个钱去赌博。因为有二伯在家里有这个习惯,张家一丢东西的时候大家就会不自然的想起有二伯,什么东西没了肯定是有二伯偷的。结果那天萧红在天花板上偷吃奶奶的蜜枣的时候,有二伯发现门开了,没有人,他也偷偷的进去了,把那些值钱的东西放到一个小包里,准备拿出去卖。有二伯当时把这些东西包好以后并没有立刻出去,他怕外面有人看见他,他就从储藏室走到外面看看有没有人。当他从储存间到门外的时候,萧红这时候看有二伯出去了,她偷偷从天花板上下来,这时候恰好有二伯又从外面返回到储存室准备拿他要偷的东西,两个人四目相对,互相都发现了自己,一个是偷吃东西,一个是偷拿东西,两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候萧红先说我什么都没有看见,有二伯也赶快说我也没看见。这两个人很有趣,萧红在《呼兰河传》里面描写了她和有二伯这一段很精彩的小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时的萧红非常有爱心,她也经常从这里偷出一些红枣和馒头之类的东西,去分给穷人家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故居的后院和储藏室,是萧红童年时的两个乐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故居里也悬挂着和大门楼内侧一样的“康疆逢吉”匾额,只不过这里有并附匾额对联为“耄耋堪钦林下优游乡望重,言行可表家庭和乐子孙贤”,意为老人为人厚道,亲近邻里,德高望重,福泽后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默默地走过每一间房,巡视着每一件物品,心中感叹,萧红故居,处处充满家的氛围。也就明白了,正因为故园如此美好,才使得离家多年的萧红如此想念。所以,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她才挥笔写下《呼兰河传》。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正房后门,便是萧红笔下屡次描绘过的后花园了。这里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与其说是后花园,倒不如说是菜园更确切些,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是许多文人墨客非常向往并经常光顾的地方,有人形象地把后花园比做萧红童年的“百草园”。是她和祖父的一个欢乐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后花园的西侧,有一座萧红和祖父的雕像。祖父头戴草帽,斜蹲在地上,萧红依偎在祖父的身旁,小手环绕着祖父左手。当年,小萧红在这里跟着慈祥的祖父种菜、栽花、锄草、追蜻蜓、捉蚂蚱,调皮任性,无拘无束。“往祖父的草帽上插花”、“把谷子当成了狗尾巴草锄掉”、“趴到大酱缸帽子底下睡着了”等故事都成了她作品《呼兰河传》中的经典片段。有“我”和祖父为主角,以美丽的大自然为背景,交融成一幅经久不朽的画卷展现世人面前,此时的后花园便成了故居的主题和亮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八岁那年,生母不幸逝世,父亲刻板严厉,继母刻薄冷漠。记忆中,唯有和蔼可亲的祖父令她感受丰盈的慈爱与温情。我想这可能就是萧红短暂的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的祖父有一个爱好,他喜欢背诵唐诗、宋词,《呼兰河传》当中能看到很多萧红跟她祖父相互背诗时候的情景。比如他们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萧红非常喜欢背诵这首诗,她说,“两个黄鹂鸣翠柳”,她认为黄鹂是能吃的那个“黄水梨”,她觉得背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就馋了,口水要往下流。看到这里,一副贪吃顽皮孩童的模样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萧红从祖父那里受到了启蒙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绕过后花园由葡萄架起的绿色长廊,便来到了萧家的西院。西院都是按着萧红在《呼兰河传》里的描述复原起来的建筑,有粉房、磨房和牲口棚,还有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一段苦涩的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的几处房屋都是萧家出租给别人居住或经营的,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萧家的富裕与殷实,幼年的萧红也正是通过这里初步接触和了解了社会底层生活的困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故居在1947年,也就是萧红弟弟张秀珂跟着共产党的队伍打到东北的时候,张家原来是一个大地主,他们家所有的田地被萧红的弟弟全部分给那些贫苦的人,他们家西院所有房子也交给政府,政府又把这些房子分给那些贫苦的劳动人民居住,这些房子后来年久失修都坏掉了,在2007年前后呼兰区政府开始拨巨款复建这些房子,我们现在看到这些房子就是按照原来的比例尺寸复制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间门洞房,在中间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有一个门洞,所以叫做七间门洞房。萧红家是一个大地主,这个门洞就是过去走大车的地方,庄稼收回来从这个门洞进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门洞房的左边,过去是萧红家的粮仓,后来很长时间这个粮仓很破旧了,就不用了。右边这个房子是他们家的二掌柜的房间,他们租萧红家的房子,再把萧红家的房子租给别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作为萧红作品主题艺术展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炕上的摇篮,我们很感兴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另一间房子为东昌张氏关东谱系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家祖籍山东,从清朝乾隆年间(1780年)远祖父张岱闯关东来到东北,后来萧红的父亲张廷举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为避免家庭人员失散,于1935年编制族谱,共计155年。“谱书”历八代计438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萧红祖父开始,家族人员按照辈分,名字中间一字排成一首诗:“维廷秀福荫,麟凤玉之华,道成文宪立,德树万世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龙姐看到这个族谱成员介绍时,对正在拍照的我说道:那时她家就有五十多个未婚的,可见现在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按照龙姐的这个思路继续说下去,而是突然想起,或许他们家族大,孩子多,都是还没到结婚年龄的未成年人吧!龙姐一听,还真有道理,不知我的解释是否正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家谱里面没有萧红的名字,因为萧红自己离家出走的时候惹怒了张家,所以张家修家谱的时候为了避嫌,将萧红开除族籍。萧红一生是没有家的人,所以萧红一生虽然渴望回到家,但实际上她是无家可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笑的是,这个家族为外人所知,还是因为这个被开除族籍的萧红,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建筑外观的柁关上刻有4个大字“风”“和 ”“露”“玉”。可见当时人们建筑这些房子时,是寄予了多么美好的愿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养猪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有一户人家租了王四掌柜的房子,王四掌柜是一个二掌柜,他从张家租了房子,又租给一家养猪的。所以萧红在《呼兰河传》当中说他们家西院有的时候臭气熏天,就是因为养猪户家里边养了很多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养猪户现在改为“呼兰历史图片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我了解了呼兰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素有“江省邹鲁”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石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了人类活动,到了辽金时代,诞生了胡拉温屯这个最早见于史书的村落。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设呼兰城,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城(齐齐哈尔、黑河、墨尔根、布特哈、呼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呼兰城还没有高楼林立,只有横平竖直几条街。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回忆说,“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紧贴后花园的是一处磨坊,当年住在这里的“冯歪嘴子”就经常隔着窗子向萧红要瓜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呼兰河传》讲到了冯歪嘴子的故事,冯歪嘴子是给王四掌柜家做长工,雇他在这里面磨面、做粘糕,萧红的母亲、祖母都非常喜欢吃粘糕,粘糕上面要放红枣,还有芸豆,上面还要撒上糖,吃起来非常好吃,所以萧红经常给她妈妈、给她祖母过来买粘糕,她跟冯歪嘴子相对比较熟悉。她有一次突然发现冯歪嘴子的磨房草堆里面有一个小孩,她再一看,这里面还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原来是王大姑娘,她马上回去告诉她的祖父说发现冯歪嘴子家里边有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小孩光着身子在草里边。这个消息很快被传出来了,因为冯歪嘴子家穷成这样,他是娶不起媳妇的,他家里面有王大姑娘这么一个女人,大家都感觉到特别奇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写这个故事里说到一个特别让她很不解的现象,王大姑娘这样一个女孩,在张家这个大院里,全大院都夸这个女孩,因为这个女孩特别有力气,一个人可以拎两个水桶,不但有力气,人长的也漂亮,还特别勤劳,很多人在评价王大姑娘的时候说谁娶她做媳妇,算烧高香了,大家都很认同这个王大姑娘。但是当他们发现这个王大姑娘没有经过媒人,也没有经过父母的首肯,居然跟一个穷的要饭一样的男子冯歪嘴子生活在一起,并且还未婚先孕生下一个小孩,他们觉得王大姑娘不道德,不守妇道,对王大姑娘的评价完全变了,特别是有二伯说,我早看出王大姑娘不是一个东西,他开始咒骂王大姑娘。同样一个人,在没有生小孩,没有自由恋爱之前,对王大姑娘的评价完全是正面的。当王大姑娘自由选择恋爱,自己选中喜欢的男人的时候,所有评价全是负面的,王大姑娘变成一个不是东西的女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自己就经历了这么一个痛苦的经历,萧红在《呼兰河传》当中通过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的故事,实际上是说在那个社会当中人们对自由恋爱的一种态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看我干这活的架势,像样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西院还有一口现在还可以摇动的水井,过去张家整个院子里都是用这口水井吃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在《呼兰河传》写到张家这些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这口井,有一次萧红祖父买了一只淹死在这个井里的小猪,买来以后萧红的祖父把它包上,烤着给萧红吃,萧红吃得特别香,后来萧红特别馋,觉得烤乳猪是好吃的。萧红有一次发现井边有几只鸭子,她就把鸭子往井里面赶,她认为猪烤着好吃,鸭子烤起来也一定很好吃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小的时候,也用过这种水井,在这里看到水井很亲切,赶紧上来复习一下曾经摇辘轳的感觉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到旁边的“龙马精神”石刻,龙姐立刻来了精神。她告诉我,她们亲家第一次会面时,因为她姓龙,亲家母姓马,她就借用‘’龙马精神‘’,来祝福孩子们未来的日子,就是像龙马一样精神。当时她还不知道有这个成语,以为是自己发明的呢,不得不佩服龙姐这个才女,是真有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西南角有两处矮小的房屋,分别是粉房和养马房,萧红在《呼兰河传》也有描写。此建筑按原貌仿建。房子虽小,当年却居住着两户十余口人,生活极其困苦,与东家院萧红家有着天壤之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栋房子过去在萧红眼里是一个特别特别破的房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粉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在《呼兰河传》当中也提到这个粉房。萧红写这个房子很破很破,这个房子上面有很多蘑菇,漏粉条的人爬到草房上面去采蘑菇炖粉条吃,能吃上蘑菇炖粉条,在那个年代大家觉得特别特别幸福,经常说谁能有这样的福气吃到蘑菇炖粉条呢!那个时候的人真的特别特别穷。这个房子当时破到什么程度?刮风的时候这个房子就在摇摇晃晃,萧红的祖父生怕这个房子倒了把漏粉条一家人砸死,所以不太同意把这个房子租给粉房一家人,但是他们家人一起跑到萧红祖父那里说,老太爷求你开开恩,让我们住在这吧,我们在呼兰再也找不到租金那么便宜的房子。这个租金能便宜到什么程度?漏粉条的这家人实际上不给张家租金,只是漏出的粉条给他们家送一点,尽管这个房子很破,住在里面特别危险,但是他们一直住在这个粉房里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时候他们上去采蘑菇的时候,粉房的房盖已经很破很破,不小心就把鞋子掉到粉房的锅里。粉房的锅里开水正在翻腾,一只鞋掉到里面有很多黄泥在锅里滚来滚去,跟粉条混在一起,有人笑话这样的粉条卖给谁呢?谁能吃呢?漏粉条的人说反正我也不吃。萧红通过这样一个神来之笔是说,当时尽管很多人很贫苦,但是有时候他们道德上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也有自己瑕疵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作为“北方农耕农具展”,里面展示的农具,有的我还真不认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粉房前面一片高粱地和谷子引起我们的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沉甸甸高粱和谷穗虽没完全成熟,但已丰收在望,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萧红家的租户们,在这里辛勤劳作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粉房北面有三间草房,与磨房相邻,坐北朝南,是宅院内唯一的正草房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草房在《呼兰河传》第七章当中也有描述。这个草房当时已经很破很破,张家把它变成一个放草料的地方,比如喂喂牲口,或者是准备过冬天时候一些柴草都放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房子并没有人来住,但是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生了那个小孩以后,他们没有地方可住。特别是他们家的二掌柜看到冯歪嘴子当时住到这里边,还生了一个小孩,当时气得破口大骂,就要把冯歪嘴子从磨房里撵出来,说你坏了我家的风水,我家这个房子是不允许女人在这里生小孩的,你现在让一个野女人跑到房子里生小孩,我的风水全让你破坏掉了,所以他让冯歪嘴子自己找地方搬出去,不能让晦气留在磨房里面。但冯歪嘴子又没有地方可去,他家实在太穷了,没有办法,他就去央求萧红的祖父,求老太爷能不能给一个安身的地方,萧红也在旁边帮腔说孩子很可怜,光着身子连衣服都没有。萧红的祖父特别有爱心,一看这种情况,就让他们住到草房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冯歪嘴一家被撵出磨房后,就住在这里,过着幸福而悲怆的日子。在萧红的记忆中,王大姑娘常常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辫子梳得光光,红辫根,绿辫梢,干干净净,非常好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也经常会看到冯歪嘴子的两个孩子,因为太穷了,家里买不起衣服,小孩子光着屁股跑来跑去。院子里很多人都说,这样一个穷鬼,又养了这两个孩子,特别是王大姑娘后来难产又死了,这个孩子还能养活吗?大家都想看冯歪嘴子的笑话,但是他们这个笑话没有看成,在《呼兰河传》当中萧红说冯歪嘴子出席各种酒席的时候,看到桌上有馒头,别人说冯歪嘴子你赶快带两个回去给你家孩子吃,好养活养活你家孩子,冯歪嘴子不客气,就把馒头揣到自己怀里回去喂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个孩子养不活,但是这两个孩子不但养活,而且长得越来越可爱,所以在《呼兰河传》第七章结尾的地方说,孩子一笑还露出一排小白牙,这表明萧红在文字当中还是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这让人们在死亡中看到一线新生,在漫漫寒冬里感到一丝春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一张图片,就是东北十八怪之一的“养个孩子吊起来”里的摇车,有意思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改为‘北方民俗生活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偏房不是一个正常大小的房子,这个偏房只有两间,建筑结构与粉房相同,是张家宅院中最简陋的房子。萧红的《呼兰河传》说这两间偏房虽小,却住了11口人,萧红曾在书里写道:“那家喜欢跳大神,常常就打起鼓来喝喝咧咧唱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鼓声往往打到半夜才止,那说仙道鬼的大神和二神一对一答。当时东北地区信奉萨满教,有病不是看医生,而是“跳大神”驱鬼治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这一家人从山东花重金买来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个子高高的,并且显得特别活泼,走路又快,这个小女孩的身份是给他们家儿子当团圆媳妇,所以她又叫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就是“童养媳”的意思,旧社会穷人养不起孩子,把孩子卖给富一点的人家养,长大成人后就做这家的媳妇)。这个小团圆媳妇到他们家来了以后,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小女孩特别可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见到人说话面带微笑,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个孩子。这么好的孩子,将来长大给他们家做团圆媳妇也没有什么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这个小女孩很不幸。这个小女孩因为走路很快,吃饭很多,看人的时候眼睛一点也不躲避别人,这跟我们传统当中农村说的小团圆媳妇是不一样的,我们想象当中,过去封建社会团圆媳妇都被婆婆打怕了,每个团圆媳妇说话都是小声的,看人都不敢正眼去看,吃饭也吃的很少。但是这个小女孩完全跟别的小团圆媳妇不一样,所以这个院子里很多人开始议论这个团圆媳妇,说这样一个孩子怎么得了,长大怎么做一个团圆媳妇呢?也不懂规矩,就唆使她的婆婆怎么管教管教这个孩子。这个婆婆架不住别人的说辞,她的婆婆也觉得她不像团圆媳妇的样子,就开始打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打成什么样呢?曾经有人问她的婆婆说你怎么打这个孩子?她的婆婆说,我也没怎么打,我只是把她吊在房梁上,有时候她要回家,我用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已经让我们毛骨悚然了,打一个11岁的小女孩,把她吊在房梁上,不服的时候用烙铁烙她的脚心,过去敌人刑讯逼供才用的方法,她用到11岁小女孩身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小孩扛不住打,被她的婆婆打的神经不正常了,后来她的精神失常了。她的婆婆一看小团圆媳妇精神失常了,感觉到非常难过,因为他们家是花重金买来的孩子,这个钱就白花了,她的婆婆就想办法要给这个孩子看病,找了很多医生来看,结果都没有看好,最后有一个跳大神的来,说这个孩子是邪魔缠身,需要给她洗澡。怎么洗呢?跳大神的想出一个特别不好的方法,要烧热水,把她放到大缸里面,把这个孩子脱光放到缸里面烫几次,才能把身上妖魔缠身的东西烫走。当时的呼兰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院子看跳大神,看怎么样给11岁女孩洗澡。因为这个山东来的小女孩已经发育的很好了,虽然是11岁,但是也像一个成人的姑娘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她被剥去了衣服按到热水缸里烫,烫了一次大家觉得也不过如此,大家准备散掉,但是跳大神的觉得还没有过瘾,说还有第二次,结果又烫了一次,等烫到第三次的时候,孩子彻底昏死在缸里,后来这个孩子死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在《呼兰河传》写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屏住内心的伤痛,她写这个孩子死掉以后,埋到东大桥乱坟岗里面,乱坟岗里面有很多野狗,很多孩子没有到成人就死亡了,连棺材也没有就扔到乱坟岗,小团圆媳妇是11岁的小孩,她也是没有棺材,用席子卷起来扔在东大桥外边乱坟岗。萧红在描述这个小团圆媳妇死了以后,她自己给小团圆媳妇一个想象,有人在东大桥下看见一只长着大耳朵的大白兔,她拦着过路的人说要回家,但有人说要带她回家,她就很高兴,当有人说不能带她回家,她就拉着长长的耳朵擦眼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写小团圆媳妇故事的时候是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人杀死了小团圆媳妇?有人说是她的婆婆杀死了小团圆媳妇,有人说不是她婆婆杀死的,是跳大神的杀死了小团圆媳妇,到底是谁杀死的?其实每一个看客都参与了杀害小团圆媳妇,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人。看热闹的人们抱着一种救她的心态却害死了她,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显然是受到了鲁迅以及文学研究会等作家的影响,希望用文学来启蒙民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院子中的马厩与马车,几个雕塑的马儿栩栩如生。看着它们那么可爱,天天在那里供游人参观,一定很累很饿吧?我们便在地下采了一把婆婆丁喂它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准备到另一处景点时,又发现地里的婆婆丁嫩绿嫩绿的,很是新鲜,便止不住的采了起来,晚上回家洗干净后,一顿吃不完😄。来一趟萧红故居,真是物质精神双丰收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陈放在萧红故居大院的呼兰历史石碑石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接到香妹妹电话,告诉我们她们早已经出去,在大门口等我们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等我们来到大门外,发现姐妹们正在门口等我们呢。天真冷,先吃点东西让身体补充点热量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无意间看到曾姐姐在里面买的萧红的《呼兰河畔》纪念品。我们也想买,可是,尽管我们在这里浏览的时间很长,也很仔细,怎么就没看到卖这种纪念品的地方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心里还在纳闷:按照惯例,每个景点都有售卖纪念品的地方,何况萧红有那么多作品,那么多喜欢她的读者,不应该没有这样的地方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心的曾姐姐带领我们再次进入故居,我们又围着故居转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到卖书的地方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时我突然领悟到:这可能是老天爷不想让我们那么匆忙离开,替萧红再来看看她梦魂萦绕的故乡居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是啊! 故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物都写进了《呼兰河传》中。老祖父、童年萧红、王大姑娘、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一群群的人物,一个个事件,一股脑地涌进我的脑海,翻滚折腾叫我激动,让我忧伤,令我震撼,《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的绝唱,茅盾为之作序,称它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谓一语中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萧红故居,不是走进了一个景点,而是走进了萧红的童年,走进一本书里。因为一本书,从没有哪座故居令人这样熟悉,一见如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整个大院被灰色的院墙包裹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的凄美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头凝望,这里关着萧红的童年生活,那时的她还不能清楚地辨别善恶、美丑,但这个院子给她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不抱有任何希望,准备走出大门的时候,看到了“萧红故居----馆藏名人名家书画展”这个房子,在这里终于找到了我们要买的书,满足了我们的心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我们一进大门时,就被萧红塑像吸引过去,而忽视了旁边的这个房子,出去的时候,是从石碑石刻那里直接出大门的,这就难怪我感觉每一个房间都走过了,却没看到卖纪念品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原来是东院的西厢房,规模结构均与东厢房相同,当年是张家的粮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有很多版本的萧红的作品,我们斟酌半天,终于挑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呼兰这个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全荒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呼兰河传》的最后一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她怀着初醒的现代意识和对新世界的憧憬漂泊于都市,寻找别样的人们和别样的生活时,蓦然回首,故乡并没有消遁,而是藏匿于心中与生命融为一体,伴着呼兰河水在幽深的岁月里静静地流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的漂泊之后,萧红在她人生的末端,给《呼兰河传》画上了句号。那时,远在香港,被病痛折磨的萧红,是想家了,还是在给自己寻找一个心灵的归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萧红终究没能回到故乡。如今,她在呼兰河畔的青丝冢,埋的只是端木蕻良珍存下来的她的一缕青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离开了萧红故居,回头看去,广场上巨大的宣传牌遮挡下的故居有些渺小,我的耳畔,清晰地听到女作家的心灵之语:“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她虽在滚滚红尘中,仅仅走过了31个春夏秋冬,是那不幸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不幸的女子的奋斗史,是时代背景下的苦难史,风俗画,是一个女子与命运抗争的路线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呼兰后,萧红再也没回去过。我离开呼兰,也许还能再来。其实手里有这本书在,我就已经把呼兰装进了心里,我会一遍又一遍温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交车驶过呼兰河大桥,我感觉不是完成了一趟旅行,而是又读了一遍2022年版的《呼兰河传》,比之前看过的这本书和听过的这本小说,更加深刻和直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附:萧红生平简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物生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11年(宣统三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少年萧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16年(民国五年),外祖父将萧红本名改为张廼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19年(民国八年),生母姜玉兰感染霍乱病故。父亲张廷举续娶梁亚兰,即萧红继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0年(民国九年),入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俗称龙王庙小学,现为萧红小学)女生班读初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4年(民国十三年),入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女生部读高小。后转入呼兰县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7年(民国十六年),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萧红中学)就读。萧红喜欢文学和绘画,在校刊上发表过署名悄吟的抒情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民国十七年),哈尔滨市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发起反日护路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一九”运动。萧红参加游行,主动担任宣传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9年(民国十八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0年(民国十九年),初中毕业,不顾家庭反对而出走北平,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1年(民国二十年)1月,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2月底,再次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两人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汪恩甲为了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萧红输掉了官司,回到呼兰,后随家搬到阿城县(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与汪恩甲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汪恩甲不辞而别。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红因此结识萧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8月7日,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由于萧红欠钱太多,旅馆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出,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萧红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后夭折。出院后,两人住进道里新城大街(现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出,安家于道里商市街25号(现道里区红霞街25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学创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参加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两幅粉笔画。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两人,一起住在观象一路1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 两人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李明武)、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萧红、萧军不顾危险,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烽、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担任文艺指导员。2月,临汾形势紧张,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1月,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萧红称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产后萧红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病去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1年(民国三十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10月,萧红住院打空气针治疗。11月底,因受医院冷遇,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萧红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次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2月30日完成于“阳康”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