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飞行,行走笨拙的鸭子绿翅鸭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别名小凫、小水鸭、小麻鸭、巴鸭、八鸭、小蚬鸭等。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的一种小型鸭类,体长37厘米,体重约0.5千克。共3个亚种。雄鸟繁殖羽头和颈深栗色,自眼周往后有一宽阔的具有光泽的绿色带斑,经耳区向下与另一侧的相连于后颈基部。自嘴角至眼有一窄的浅棕白色细纹在眼前分别向眼后绿色带斑上下缘延伸,在头侧栗色和绿色之间形成一条醒目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上背、两肩的大部分和两胁均为黑白相间的虫蠹状细斑;下背和腰暗褐色,羽缘较淡;尾上覆羽黑褐色,具浅棕色羽缘;尾羽亦为黑褐色,但较为深暗;肩羽外侧乳白色或淡黄色,外翈具绒黑色羽缘;两翅表面大都为暗灰褐色;大覆羽具浅棕色或白色端斑;次级飞羽外侧数枚外翈绒黑色,内侧数枚外翈为金属翠绿色,在翅上形成显著的绿色翼镜。</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最内一枚外翈灰白色,具宽阔的绒黑色边缘;次级飞羽具白色或灰白色端斑,与大覆羽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明显的白色带,分别位于翼镜的前后缘。下体棕白色,胸部满杂以黑色小圆点,两胁具黑白相间的虫蠹状细斑,下腹亦微具暗褐色虫蠢状细斑;尾下覆羽两侧前端为绒黑色,后部为乳黄色,中央尾下覆羽绒黑色。</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雌鸟上体暗褐色,具棕色或棕白色羽缘;下体白色或棕白色,杂以褐色斑点;下腹和两胁具暗褐色斑点。翼镜较雄鸟为小,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色羽轴纹。虹膜淡褐色,嘴黑色,跗蹠棕褐色。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开阔、水生植物茂盛且少干扰的中小型湖泊和各种水塘中,非繁殖期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江河、河口、港湾、沙洲、沼泽和沿海地带。</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喜集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集成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动。飞行疾速、敏捷有力,两翼鼓动快而且声响很大,头向前伸直,常成直线或“V”,字队形。在水面起飞甚为灵巧,有时冲天直上,有时扇动两翅在水面掠过一段距离后才从水中升起。游泳亦很好,但在陆地上行走时显得有些笨拙。</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水生植物种子和嫩叶,有时也到附近农田觅食收获后散落在地上的谷粒。其他季节除吃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螺、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水边浅水处。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晚上和白天亦觅食。每日觅食时间较长。</p> <p class="ql-block">  绿翅鸭,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或附近草丛和灌木丛中地上。雌鸟孵卵,雄鸟在孵卵开始即离开雌鸟到安静地区换羽,孵化期21-23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和游泳,在雌鸟带领下经过30多天即能飞翔。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汪峰《飞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云南大山包保护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