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后悔,若有战 召必回

火焰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疆军旗红合唱艺术团团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1日,南彊军旗红合唱艺术团到昆明沙朗文创园组织团建活动。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全体团员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党员。</p><p class="ql-block"> 他(她)们虽然已离开部队多年,但他们军人本色依旧,听从祖国召唤,若有战,召必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远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重温入党誓词</p><p class="ql-block"> 我志愿加⼊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党员义务,执⾏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作,为共-产主义奋⽃终⾝,随时准备为党和⼈民牺牲⼀切,永不叛党。</p> <p class="ql-block"> 一个党员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是他(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事,这次参加沙朗文创团建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老兵老党员群体来说真的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虽然我已有四十三年军龄四十年的党龄,但在我们团里也只能算新兵蛋子新党员,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内心的庄严与凝重,责任与担当,回首往事一路走来初心依旧!作为军人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军旗,但作为党员必须永远跟着党走。这就是此次活动的意义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家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队列走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把我们团建队列训练的视频发给其他战友们看,收到了无数的点赞和热评,其中有一条比较客观:“当我知道这群老兵们没有进行过任何事先训练,完全凭借几十年前的底子,能够喊岀如此宏亮口令,站岀如此标准的军姿,走岀如此整齐的步伐,保持如此动态的队形,真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可见那个年代中国军人的素质有多高,在世界上他们说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陈家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到那唱到那歌声唱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把歌拉起来</p> <p class="ql-block"> 团建活动中最有激情的要数拉歌对抗了,全团被分成两个连,相互对立进行拉歌比赛,马燕连长带领一连,崔涛副指导员带领二连对抗开始,拉歌穿越回到从前,合唱团杨老师瞿老师两位艺术大师坐在中间以别样的眼神体会着部队拉歌的战斗力,杨老师平时训练我们时,不允许我们用当兵的吼歌发声,但当她亲身体验了部队拉歌的真实场面,看到那一浪高过一浪激情,整齐划一节奏,此起彼伏的军歌,进攻防御的拉歌……!她终于理解了我们本性难改的原因,因为拉的不是歌,而是军人的生命与荣誉,当过兵的人,一定知道拉歌。在部队,不管是在操场,还是在大礼堂,不管是大型集会,还是训练休息,拉歌成了检验各个单位是否团结合作,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准确的说,我们不是在唱歌,我们是用生命在吼歌,我们要压倒对方,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其实拉歌,是部队基层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每逢部队大型集会、政治教育、文艺演出前,是活跃气氛、提振士气、培养官兵战斗意志、增强团队协作的有效方法。几十年过去了战友仍能迅速投入激烈对抗,不但拉岀了军人的风采,也找回了从前的自己,活动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相约再战!再战!再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家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击鼓传花玩起来</p> <p class="ql-block">鼓声落捶在手的出节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到图书馆看看</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好多战友上了云南日报的头条,一问才知是博物馆方面专门为参观的游客制作的拍摄背景。但转而一想她们真的早该上头条了,她们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为我军强盛和国防建设做岀巨大贡献而从不为人所知,毫无怨言只在头版头条上自己给自己留个影致青春、致军旗、致人生、致信念!这些曾经可都是美丽的令人窒息,英勇的令人敬佩,实不愧为新中国最骁勇善战聪明睿智一代女军人!</p><p class="ql-block"> 暴风骤雨来临之际你会看到她们军人的本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家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参观印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团建中有一项活动非常有趣,在参观云南印刷博物馆的过程中,有一台锈迹斑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话交换机,讲解员问大家这是什么?结果女兵们都笑起来了说“我们一当兵就和它打交道”,讲解员不好意思地说“今天碰见内行了”,接着她说来这参观的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充电装置。博物馆里的大多数“古董”大家都不熟悉,唯有这台交换机虽然已是“古董”级别的机器,但我们的女兵们却爱不释手,像看见了几十年未见的老战友一样,每个人都去和它“拥抱握手”,坐在交换机前“手舞足蹈”与她们的“老战友”对话问候操作留影,看着她们深情演绎着从前的自己,恍惚间又回到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风华靓丽的军营,坐在那带上耳机你几乎看不岀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如此画面怎一个美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陈家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晒晒美照</p> <p class="ql-block">编辑:火焰山</p><p class="ql-block">配文:陈家群</p><p class="ql-block">配图、摄像:罗杰、傅老师、杨丽华、黄永坤、李福元、陈宝源、团员等。</p><p class="ql-block">音乐:南疆军旗红合唱艺术团演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