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 赋能 复位——学生返校复课心理调适指南

宁朔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肖老师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随着疫情形势逐渐稳定,各年级同学们正在有序返校复课。重启熟悉而久违的校园生活,做好线上线下学习的衔接,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呢?这份“复课心理调适指南”,请快快查收吧!</p> 情绪调适篇 <p class="ql-block">  返校后,我们要重新恢复、适应紧张忙碌的校园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焦虑、不安、茫然等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学会觉察情绪、管理情绪,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1、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重回校园,无论你是兴奋、高兴,还是焦虑、茫然,这些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无需去否认或者逃避,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它,就能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事实上,焦虑也有积极意义。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就认为,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或许此刻你的焦虑、紧张,都是在提醒你,让你尽快的将自身状态从放假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那么,调整到最佳状态以迎接挑战吧!</p><p class="ql-block"> 2、调节负面情绪。如果你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中,并且影响到正常的睡眠、学习和生活,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调节。</p> <p class="ql-block">  3、建立积极、正向的认知。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影响我们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所以,请你尝试寻找一下,引起你负面情绪的想法是什么,它是合理的、现实的、积极的吗,如果不是,你就需要用更积极的、合理的认知取代消极认知。比如,“在家没有好好学习,跟同学的差距更大了”,“居家学习状态差,终于可以回到学校好好学习了,我要迎头赶上”,这两种想法是不是天差地别,前者引发的情绪是内疚、焦虑,从而逃避学习;后者引发的情绪是振作、昂扬的斗志,从而奋发图强。所以,你可以通过自我对话的形式,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建立合理的、积极的信念,从而调节负面情绪,更积极的应对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4、发挥优势资源,构建支持系统。认真想想,当你遭遇挫折、困难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你是如何度过的?你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你可以列举出来,然后就能看到你有哪些优势资源和人际支持。内在资源:如直面问题的勇气、善良、乐观等良好的性格品质,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抗挫抗压的能力等等。外在资源:如家人、朋友、老师甚至社会等人际支持系统,明确他们能给你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指导等,以帮助你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积极情绪。</p> 学习适应篇 <p class="ql-block">  从线上学习转到线下学习,重新回到熟悉的学习环境,你也许懊悔居家学习的低效、担心赶不上课程计划等等。其实大可不必过度苛责和自我否定,关键在于立即行动,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做好线上线下学习的衔接,逐步恢复校园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 1、主动适应,重拾紧张有序的学习节奏。我们可以先从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饮食均衡、适当的身体锻炼、劳逸结合等等,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统筹好时间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同时注意调适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并通过主动发言、积极互动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醒大家的是,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提不起精神、集中不了注意力、学习效率低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不必因此责怪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而是给自己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稳步的适应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2、自制知识清单,梳理线上所学。我们可以提前对线上学习进行梳理总结,整理学案、笔记,梳理出自己“已经掌握”和“仍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向老师、同学请教,查漏补缺,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效衔接。可不要小瞧了这一步哟,它可以帮助你总结线上学习的得与失,也可以对接下来的线下学习做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3、正确定位,设置“新目标”。通过全面评估线上学习情况以及复课后的摸底考试,你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然后对新阶段的学习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与计划。设置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可实现的、相关联的、时效性的;要遵循“洛克定律”,即制定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横向比较”,而要跟自己“纵向比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是否有进步,找到自己的节奏感和掌控感,这样才能让我们从容不迫的学习、前进。</p> <p class="ql-block">  4、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人在一天的不同时期,大脑活动的效率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学习时间段:清晨起床后、上午8点至10点、下午6点至8点、入睡前1小时,如果能够使用得当,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消化和巩固知识。同时,我们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合理规划时间,把今日学习任务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如:每天按照学习规划落实当日学习任务),有计划去做重要非紧急的事情(如:整理错题本),紧急非重要的事情可以找他人代替(如:陪同学上厕所),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尽量不去做(如:发呆、闲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p> 人际关系适应 <p class="ql-block">  经历了长时间的线上学习,与小伙伴好久不见,疏远感增加了,加之疫情防控形式仍然严峻,同学们之间还是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这时候,拉近心理距离,增强同学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1、积极交流,提高安全感与归属感。我们可以与同学、老师多沟通,聊聊居家学习的点滴趣事,谈谈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心得,分享疫情带来的成长启示,相互给予心理支持。当然,我们还要充分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与同学尊重友爱,包容理解,相互关心与帮助等等,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p><p class="ql-block"> 2、寻求帮助,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自救的能力。当你心中有压力,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自我调节时,应及时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将心中的困惑与烦恼宣泄出来,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之道。如还不能解决,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主动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疏导内心积郁的心理困惑,走出痛苦,获得成长!</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阴霾散去,我们即将重逢。在防疫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自己,保持身体健康,保持稳定和愉悦的情绪,用积极的心态重拾学习节奏,用饱满的状态回到我们温暖的集体。校园正好,等你归来!</p>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  重返校园后,同学们可能会面对心理及生理上的压力,复课后仍然难以回到学习状态。面对这些情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呢?保持稳定情绪家长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情绪不是因为你而出现的,也不是针对你或任何人;不过分“脑补”孩子返校后可能存在的困难进而放大焦虑,转而关注当下,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当孩子在适应过程中出现复杂多样的情绪变化时,父母不要急于帮助孩子摆脱情绪,尝试让孩子在情绪里待一会,给出理解和陪伴,让孩子知道你看见了他的情绪,然后留时间给他们自己平抚情绪。</p> <p class="ql-block">  邀请孩子谈谈对于返校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返校之际,不妨来个家庭会议,坐下来与孩子好好谈谈近段时间的表现和返校后可能出现的状况,了解彼此的情绪感受。建议家长们带着好奇的态度,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比如:通过这么长的居家学习,你最大的发现是什么?对你以后的学习或未来有什么启发?对即将到来的返校有的人可能会难以适应,你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想法?你希望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支持来帮助你更好的适应……好奇的态度,开放的语言,平等的地位,将有助于你们之间对话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给予返校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返校前的一顿大餐、一次大扫除、一个庆祝的拥抱……都可以给予孩子返校仪式感,通过返校仪式感一方面可以带孩子进行娱乐放松,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做好返校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返校前,可以和孩子做一次返校畅想,形成一张畅想图、一个作息表、一张心愿清单,让孩子带着满满期待去上学!家长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做好返校前的相关准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p><p class="ql-block"> 1.协助孩子整理书包和文具,以及收拾房间、整理跟学习有关的一切,让孩子通过收拾外在东西进而收拾内在的心情,提前有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2.和孩子商量好制定“手机使用条例”让孩子逐渐收心,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则,彼此相约执行。主动跟孩子解释你的理由,得到他的认同和支持,也可以采纳他的意见作为调整;一旦制定,严格执行。</p><p class="ql-block"> 3.协助孩子调整作息,提前让孩子跟着学校的作息时间起居生活,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调节好“生物钟”,适应返校的节奏。家长也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仅仅是协助者、监督员而非执行者,孩子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陪伴和鼓励,支持孩子平稳过渡,如果孩子的变化无法自行调整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依然无法改善,影响了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请及时寻求专业老师或机构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总 编:李 彬</p><p class="ql-block">审 核:方 宏</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肖艳梅</p><p class="ql-block">发 布 时 间:2022年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青铜峡宁朔中学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 </p><p class="ql-block">心理辅导中心</p>

学习

返校

情绪

孩子

同学

心理

复课

帮助

可以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