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入川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一个景点就是去了米仓道上最重要的城市巴中,和上次入川不同,如果上次主要的是蜀地,那这次主要是去巴地。</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入川四条路,走蜀道虽险,但走在金牛道上,重要门户是广元,那里的佛教传播比较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接受了北魏皇室在敦煌、麦积山开凿石窟的传统和崇佛的风气。到了唐,入川的重要门户为巴中,中唐"安史之乱"时,玄宗李隆基避难蜀中;后又唐未"黄巢起义"时,僖宗李儇入川避难,带动了大量中原的高官、富商、文士、艺人、高僧、能工巧匠随之迁居于蜀,其中大部分人是从米仓道入川的。这时带来的是盛唐时的繁荣,巴中首要成为佛教阵地,南龛石窟、云冈、龙门石窟的出现是唐皇风气始然。</p><p class="ql-block">所以,南龛石窟是研究佛教东传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南龛石窟,即四川巴中市南龛摩崖造像,简称南龛石窟,或称南龛坡,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腹。不知是因山为南龛山而命名此窟,还是因此窟而得山名。有条河从巴中城里流过,南龛山就在城的南面,在城里就可以远远看见南龛山。</p><p class="ql-block">南龛山不高,进山就可以见到这块石头,上刻斗大的“南龛山”字样,左侧还有当地名人所作长赋,倒是了解南龛石窟的要诀。</p> <p class="ql-block">从巴中城里望南龛寺。</p> <p class="ql-block">这个赋没有细读,所刻文字太小,是现代文人所作,刻于2015年,大巴没停,但给我印象很深,赋文没有去读,只是那赋文石刻的位置极好,山中被砍断的树根从四周蔓出来,就像柬埔寨吴哥的神庙被古藤缠绕一样,装饰着这石刻赋文。</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龛石窟景点的入口,没有像莫高窟榆林窟那样,窟前有华表,广场或牌楼,显得特别的朴素,就像一所普通的寺庙大门。</p><p class="ql-block">大门的左右都有石刻牌,左边是国务院文物保护的牌,1988年颁发,右侧是石窟的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大门的上方有竖匾一块,类似过去皇帝敇立的那种,上面有“南龛石窟”四字,从形式上推测像是清代皇帝所赐,很想看清何位皇帝所赐立,只是眼力实在不济,只好罢了。</p> <p class="ql-block">巴中境内石窟造像丰富,现存59处,500余窟(龛)。主要有位于巴中市区周围的南龛、北龛、西龛、东龛,水宁镇的水宁寺、千佛崖,兴文镇的沙溪,三江乡的龙门村、佛爷湾,恩阳镇的千佛崖、佛尔岩,化城镇的石门寺,麻石乡的佛尔岩,三汇乡的奥基寺,来龙乡的佛爷湾,玉井乡的佛尔岩等多处。</p><p class="ql-block">这种石窟的大量存在是与巴中的特殊地理位置相关,位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的巴中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上重要的节点城镇。在唐宋时期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人在此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留下了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这些石窟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巴中曾荣获石窟之乡美名,有南、西、北龛群,但以南龛最胜。南龛石窟,始创于隋,盛于唐,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迄今有1300余年历史,是隋唐两代我国石窟艺术巅峰时期具有代表性佛教艺术。南龛石窟造像依山开凿,南北长252米,东西宽45米,现存造像176龛,2700余躯。</p> <p class="ql-block">南龛石窟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始创于隋,盛于唐,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这里有经幢一座,造像碑十七则,严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题记三十五条,诗文等五十一首,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p> <p class="ql-block">南龛造像是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弥陀佛"、"双首佛"、"观音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八部护法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部分宋代及近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左侧有一口乌木井,井四周有石围成八卦状,是唐代所遗,唐代巴州刺史严武率众僧所掘,井底用乌木架构使用规则条石砌成,八边形直至井口。井深18.6米,井水质优,冬暖夏凉,常年不枯,被称为南龛神泉。</p> <p class="ql-block">守在石窟外的石狮也是有点年头了,但不是南龛石窟的原配,是属于文昌古国的文物,那狮子的造型也有点古样,神威,发现后移到此处,真正的老石雕,守在此处不改初心,也使得这里保护完美,留给今天和明天的人们一些老祖宗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顺着石级向上,也就几十级石级,那种感觉挺神圣的,虽不如走人民大会堂的感觉,但却有朝圣的心理,敬仰那些前辈们的虔诚和不折不挠的意志,没有他们就不可能留下像千孜尔,敦煌,榆林,麦积山,龙门,大同,南龛等无数石窟,泥塑古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石级上有平台,透过树林隙处已看见大批石龛。</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龛石窟见到的第一块有佛像和文字的巨石,上有广福寺的字样,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南龛石窟始称“南龛寺”,唐肃宗乾元三年赐名“光福寺”,故南龛有“光福寺”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块巨石被称为"云屏石",云屏石西面石壁上,刻有观音造像、“云屏”字样、“光福寺”字样、严武奏表等摩崖题刻。其中,巴州刺史严武的《奏请赐巴州南龛寺题名表》尤为重要。全文共有260余字,记述了严武修葺寺庙、奏请皇帝为寺庙赐名的原因和经过。</p><p class="ql-block">纵览严武的奏折全文,概括其大意是:巴中南龛山有五百余窟摩崖造像,龛像虽精美大气,但年久失修,已荒草丛生。他便将南龛石窟彻底清理,并出资恢复庙宇楼阁30余间,移大钟一口至此,又新造龙宫,于是"伏望敕旨"为原南龛寺赐名。又说:其寺宜以光福为名,意为"悬日月之光长照南龛山"。肃宗李亨便赐"光福寺"名。</p><p class="ql-block">就严武的奏表看,南龛石窟的规模要比现在大很多。当时有500余龛,而今天仅有176龛,差距太大了,故有500余龛之说应指巴中周围的所有石窟。</p> <p class="ql-block">云屏石,位于南龛造像正前右侧,像一道高耸云端的屏障挡在前面,保护着南龛造像。</p> <p class="ql-block">云屏石上有观音塑像两尊,一座为唐代的,另一座为宋代,相比之下唐代的人物秀美,端庄。</p> <p class="ql-block">云屏石前有水池一汪,似雨水池。</p> <p class="ql-block">绕过云屏石可见亭子一间,中间有一方形的洞,此为“老君洞”。</p><p class="ql-block">这里原本供奉有道教始祖老君的塑像,所以得名“老君洞”。如今,老君的塑像已经荡然无存,墙壁上只剩下文人墨客所题的诗词。其中,乾元三年(760)杜甫在巴州拜访严武时,所作的《判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南龛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如107龛的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南龛石窟头戴华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龛中的天王像,脚穿草鞋,别具一格,很富有当时川北坟特色;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护法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p> <p class="ql-block">南龛造像在人物特点上是相当分明的。菩萨像,体态优美;力士像,威风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生动活泼,雕刻精巧,质威较强。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不但表述了不同内容的佛传式"经变"故事,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美学标准,社会生活面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护法神像众多,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此为飞天像。</p> <p class="ql-block">福寿石刻,南龛“摸福”“摸寿”由来已久,且古有规则需在 “福”“寿”二字前九步远处站立,紧闭双眼,向前摸“福”“寿”二字。相传摸“福”则福多、摸“寿”则寿高,同时摸着“福寿”者定能福寿双全。南龛山东面崖壁。</p> <p class="ql-block">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宋代及近代作品也有。大佛洞区,南龛摩崖造像最为集中的区域,山崖上密密麻麻造像龛有编号者176个。多采用高浮雕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明快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表述不同内容佛传式“经变”故事,形象地反映不同时代美学标准,为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十分有价值资料。</p> <p class="ql-block">其中116号石窟是全国唯一的持国天王(草鞋天王)形象;83号龛双头瑞佛石刻摩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雕像。</p> <p class="ql-block">116窟</p> <p class="ql-block">83窟,一身双头主佛像,流行于新疆与河西,表示祥瑞,在国内的造像中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窟的编号排列图。</p> <p class="ql-block">让人惊异的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南龛石刻,造像颜色依旧生动明艳。大部分的白色、红色和金色,是唐代开凿时保留至今,比较鲜艳的蓝色、绿色是清代嘉庆年间一次补彩上色,此后再未补色。</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头戴华玉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 </p> <p class="ql-block">南龛石窟的右侧有供养人石像,也有说为三神同框窟。</p> <p class="ql-block">在南龛石窟的左侧有瘞窟区,过去是埋葬僧人的地方,也有几窟石雕,游客一般都不去,有焚烧炉。</p> <p class="ql-block">南龛石窟左侧有药王殿,但不见烟火,殿内有些老的石雕件,像个仓库。</p> <p class="ql-block">这是四根老旧的柱子,从说明上看,是从其它地方移过来的,水库维修抽干水,露出原文昌宫旧建筑,将那旧柱移到这里保护。</p> <p class="ql-block">石柱上的文字依稀可辩。</p> <p class="ql-block">玻璃内是南龛石窟历代的碑石。</p> <p class="ql-block">石窟艺术有点深奥,审美还是有障碍的。特别是建窟的年代,风格的演变,人物塑像的历史传承关系,与佛传故事的关系等等,这让专家们去研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