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坐落在北京西郊,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园,被以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北京颐和园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血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展示出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 寿星石: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圆明园时从墨尔根园(现在的北大校园)移来,色清而润,造型奇异,状如寿星,俗称“寿星石”。 <p class="ql-block">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8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者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p> 上图是“延年井”。 紫气东来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南边石额课紫气东来,源自老子出关的典故,北边石额刻“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孙绰》《天台山赋》中的名句。城关既是点景建筑,又是当年园内分区防卫的关口。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后湖风光。</p> <p class="ql-block">寅辉城关颐和园内六大城关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间,东边石刻有寅辉,西边刻爽,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p> <p class="ql-block">苏州街: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全长300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首饰店,点心铺等60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18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四大部洲:乾隆年间兴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别为南瞻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在的格局是20世纪80年代按原样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8000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逍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p> 这是从石缝里拍照的佛香阁 德辉殿:光绪十二年(1886)建于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原清漪园夺宝殿旧址之上,是慈禧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的更衣之处。 佛香阁: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按原样重建。结构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通高36.44米,耸高于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雄伟,是颐和园全园的构图中心。阁内供奉有铜铁梨木擎天柱的衬托下,美妙庄严,褶褶生辉,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p class="ql-block">昆明湖总面积达200余公顷,约占全园总面积的3/4。粼粼的湖水,蜿蜒的堤式,错落的岛屿,以及隐现在湖畔风光中的各式建筑,组成了颐和园中以水为主体的角色风景。</p> <p class="ql-block">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后山有宏丽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集中展现。</p> 紫霄殿:始健于光绪1886年,原为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真如殿。现在殿中陈列的文物皆为当年王公大臣进献慈禧的寿礼。 <p class="ql-block">排云殿,佛香阁景区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轴建筑群体,殿、阁、廊、亭、桥、坊、碑等建筑约两万平方米。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将园林,寺庙和宫殿。融为一体。</p> 清宴舫:原称石舫,建于乾隆1755年,舫身系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长36米,原有中式舱楼,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1893年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并取河清海宴之意,命名为清宴舫。 宿云檐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 <p class="ql-block">万寿山</p> 玉带桥建造于乾隆年间,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是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编辑:红歌</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