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乡的爱,故乡的情,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爱,他乡也有情,我却常在梦里故乡行。”</p> <p class="ql-block"> 阿尔山,全称为“哈伦.阿尔山”,是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伊尔施,是滿语“驿站”和蒙古语“豹”的译音。这里是我们许多同学的故乡,也是许多同学后来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有许多同学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上旬和9月下旬,应伊尔施同学之邀,马国庆、杨桂清、赵秀荣、王国云4位同学,相继回到故乡阿尔山和伊尔施,与三班在伊的所有同学和一班从外地回乡的同学伊秀坤、杨福君夫妇及张敏杰、刘泽宗夫妇快乐相聚,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一、相聚伊尔施和阿尔山</p> <p class="ql-block">二、我们的母亲河、爱国河--哈拉哈河</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故乡,有一条不太宽也不太深的小河,它就是哈拉哈河。做为从小生长在这条河边的孩子,我们曾喝着这条河甘甜的河水一年一年长大;我们曾在夏天去河边钓魚,下河游泳;也曾在冬天去冰面上滑冰嬉戏,自制的冰刀、滑冰车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这次回到故乡,我们又见到了这条心中的河,梦中的河。</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又名“哈勒欣河”。《旧唐书》称啜河,《金史》称合勒河,《蒙古秘史》称合泐合河。“哈拉哈”蒙语为“屏障”之意。由于此河西岸比东岸高,从河东岸看西岸如同一座长长的壁障,河名由此而得。</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是中国同蒙古国的界河,也被称为“爱国河”。它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阿尔山境内摩天岭北坡的松叶湖(达尔滨湖),流经杜鹃湖,同时还汇集于苏呀河和古尔班河等支流,干流由东向西经伊尔施镇流出,到新巴尔虎左旗的罕达盖南和阿木古郎南,成为中蒙界河,流入蒙古国,注入贝尔湖,之后又折返入境,流入呼伦湖。河流全长399公里,在阿尔山市境内流程135公里。</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在阿尔山境内的河段,景色十分优美。其上游10公里为暗河,在石塘林地下流淌,只听流水潺潺,不见河水踪影。穿越火山熔岩地段后,在茂密林海中曲曲弯弯向西流去。河两岸植被良好,河水含沙量小,水流清澈,水浅弯多,是垂钓、漂流的最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也被称为“母亲河”。这个称谓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兴安岭西麓的摩天岭北部的五道沟东南山上,居住着几家猎户。有一天各家的男人都去进山打猎,女人们去拉柴采药。有一个叫达尔滨的少年因为骑马摔伤了脚,留在家中照看不满周岁的弟弟。突然一只恶狼蹿入木房,叼起婴儿逃窜。达尔滨为救弟弟奋起与恶狼搏斗,最终将恶狼打死,自己也身负重伤,不醒人事。她母亲为了救醒达尔滨,将乳汁挤在他的眼睛上,乳汁尽了变成乳血,这位母亲也昏死过去。这件事感动了上天,将那位母亲挤出的乳汁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河流,形成了哈拉哈河。因此人们就将哈拉哈河称为“母亲河”,将哥哥为救弟弟与恶狼搏斗的地方形成的湖泊,称为“达尔滨湖”。这个凄美动人的古老传说,凝聚了浓浓的兄弟情、母子情,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故乡人。而传说中寓意的临危不惧、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也成为过去和今天故乡人的精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流域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成吉思汗漠北铁骑从这里崛起。今天,哈拉哈河仍然用那甘甜的乳计,滋润着故乡丰饶的土地,源远流长的河水,正在陪伴故乡走向更加富裕、幸福、美好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三、寻访走出校门的第一站一一伊尔施贮木场原址</p> <p class="ql-block">1969年5月,我们六八届全体同学集体离开校园,来到伊尔施贮木场,进行劳动锻练。虽然当时我们并没有办毕业手续,也没有毕业典礼,但从那之后就没有再回校园。所以伊尔施贮木场是我们告别学生时代的一个标志,是我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这里也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这里留下了我们难忘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从哈拉哈河归来,无意中走入一个围着破旧红砖院墙的空旷院落。只见院内有一些年代久远、但很有些熟悉感的厂房;在若大的的场区内, 杂草茂密丛生,柳兰和许多眼熟但不知名的野花争相开放;在杂草和野花的下面,有几条陈旧的铁轨静静的伸向前方;脚下由于人们行走而在杂草间踏出的小路上,除了石子和泥土,还有许多陈旧多年的木屑,隔一段距离还会有几根朽木横着露出地面……。由于几十年没有来过这里,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冥冥之中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恰巧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工人模样的老人从此路过,我们向他询问得知,这里就是原来的伊尔施贮木场。</p> <p class="ql-block">伊尔施贮木场现为立新林场场部所在地。场部大门的不远处有两排砖瓦房,旁边盛开着鲜艳的格桑花。我们感觉,这两排砖瓦房的前面,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所住帐篷的地方。至于在这里住了多少天,已经记不清了。但这里似乎留有我们当时劳动和生活的影子,美丽的格桑花正如我们当时阳光靓丽的青春年华。</p> <p class="ql-block">这种厂房是不是很熟悉?我们是否在里面劳动过?</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棱垛的底子?我们是不是也在这里劳动过?</p> <p class="ql-block">这些铁轨上,当时开行着繁忙的火车,将从原始森林中采伐下来的原木一车车运到这里,在这里进行归棱、检尺、制材加工后,再用火车运送到祖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时光远去,记忆犹存。我们从学校来到这里,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漫漫人生路,我们从这里起步,从青年走向中年、老年;从幼稚走向成熟,走出了各自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伊尔施贮木场--我们终生难以忘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重走60年前上学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60年代,秀秀同学的家住在距伊尔施镇3.5公里的老伊尔施铁路工区。1959年9月-1965年8月,她同这个工区同龄的孩子魏淑兰、任淑兰、周玉林等,每天往返七、八公里,到伊尔施中心完小上学。自1965年考入阿尔山林中后,就没有再走过这条路,但小小年纪的艰辛上学路,却一直让她们难以忘怀,时常梦中再现。这次回到故乡伊尔施,赵志华、赵国学、王国云三位同学陪同秀秀,重走了一次这条60年前的上学路,并听秀秀同学讲了那些上学路上有趣且辛酸的往事。(下图为秀秀小学时的母校-伊尔施中心完小原校址)</p> <p class="ql-block"> 从老伊尔施到学校,要跨过一条铁路,一条小河,绕过一个大山弯。路的一侧是高山,另一侧的斜坡下是铁路,铁路下面是哈拉哈河。冬天,她们最怕走这个大山弯。因为这里是风口,北风刮起冒烟雪让她们寸步难行。怕一个人单独站立被吹下山坡,她们时常要几个同学手牵手的蹲下,抱在一起,等大风过去再踏雪前行。在8岁到14岁念小学的六个冬天里,她们就是这样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夏天很美,她们在放学回家时,经常去 路边的树林里采摘高梁果(野草莓)、山托盘等野果和各种野花。但到了下雨天,就不敢走山路了。因为当时的山路是砂石,路面很窄。一到雨天,山上的雨水流到路上,将砂石路弄的非常滑,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掉到下边的铁路上甚至河里。所以雨天她们就改走下面的铁路。一年级时的一个下午,因为她没带文具盒(家里没给买),老师就让她回家去取。当时天下着大雨,8岁的秀秀沿着铁路往家走,快出镇里的时候就走不动了,心里又十分的害怕,只好到路边的一户人家去避雨。这户人家是潘姓的两位老夫妇,他们给秀秀烤干了浇湿的衣服,暍了热水,然后由潘爷爷打着雨伞,沿着铁路将秀秀送回老伊尔施的家中。秀秀父母和爷爷奶奶十分感激,留潘爷爷吃了饭,之后两家就做为亲戚一样相处。所以这段铁路让秀秀又爱又怕,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下图中的灌木丛里原来有一条她们上学必经的小河,河水深处有一、两米,浅的地方踩着石头就能过。冬天结冰了,就直接从冰上走。有一年春天,河冰已经开始解冻,但表面看不出来。几个女同学放学时,就从冰上往家里走。秀秀走在最前面,不想有一个地方冰层比较薄,下面已经解冻,人上去一踩,冰就碎了,秀秀一下子掉到了冰水里。后面的几个女同学见了,急忙将她从冰水里拉出来。她穿着湿的衣裤回到家里,还被家长教训了一顿。这次又走到那里,因长期无人行走,这里原来窄窄的小路没有了,草木丛生无法进到里面,也就没有亲眼看到她们少年时遇险的那条小河。但这条小河一直流淌在她们的心中,流淌在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世事沧桑。重走60年前上学路,不变的是那稠李树还像当年那样结滿黑黑的果实;粉红色的柳兰、淡紫色的山菊花和叫不出名的黄花绿草,仍然像当年那样怒放生长;百万亩人工林里的落叶松还是那样雄姿挺拔;亭亭白桦还是那么圣洁坚韧。而秀秀她们曾经走过的这条上学路,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窄窄的山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大山弯等处加装了护栏,再也不用害怕刮风下雨会滑到山下去了。特别是她们家所在地老伊尔施,已经由一个小小的工区,变成了阿尔山开发区;她们的母校原址变成了休闲公园,而学校已迁到开发区教育园区;她们上课时土墙土顶的土平房教室,如今已变成设施齐全的楼房。以前是她们从老伊尔施到镇里的学校上学,徒步翻山越岭;现在是镇里的孩子去老伊尔施教育园区上学,有校车往返接送……。重走60年前上学路,见景生情引发的是对幼年往事的回忆,而亲眼所见的是60年来家乡的巨变。感恩那个艰苦的年代,让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经受了锻炼,磨练了意志,且终生受益;更感谢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共同的家乡变的更美更富裕更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