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四年 夏 浅遇彩云之南

韵儿

<p class="ql-block">  暑假疫情此起彼伏,唐同学也格外的忙,原本没有出行计划,但是,小唐同学今年又格外的想出去旅个游,综合疫情、时间、气候等因素,7月中旬,计划了云南大理-沙溪-丽江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也几年没出门了,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带娃儿出远门,虽然谈不上心虚,有点点不踏实是真的,但是,我还是特想和唐果儿去旅行。在有知有觉中,唐果儿已长得和我一样高了,虽然在青春期,还是和我很亲密,我小时候也一定和父母这样亲密过,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与父母关系变成了明明想靠近,却又总是在逃离,明明很爱我,却从来都不满意我,尤其是在父亲突然去世后,我常常在告诫自己,要好好珍惜和果儿这一世的母女情缘,教育她,陪伴她,肯定她,我想努力制造许许多多的美好时光,滋养她,也滋养我。</p><p class="ql-block"> 本来约了成都的好友带女儿和我大理相会,结果出发头天她家小区被封控了,疫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 <h3>  奉节高铁通了,我们和外面的世界近了,家门口上车,重庆逗留了一天,唐果儿去看了个漫展,中了个大奖,是个什么什么玩偶,算是旅行愉快的好彩头。乘坐6个多小时高铁,下午就到了大理,一路上吃吃喝喝睡睡的,加上出门的兴奋,一点都不觉得疲倦。</h3> <h3>  即便是疫情影响,大理古城人还是挺多的,一个店面挨着一个店面,一群人推着一群人往前赶,我和果儿都觉得有点烦躁,在办好入住略微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往古城外走去,我们想去看看当地人的生活。</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逛了菜市场,菜摊前的鲜花,烟火和浪漫讲述着当地物产的丰富和生活的惬意,五元买得一束鲜花,刹双拖鞋穿行在清净的居民区,感受了一把当地人的寻常!</p> <h3>  菜市场的多肉,奉节15元的这里3元就能买到,奉节3元的脐橙在外地能卖到15元吗?</h3> <h3>  背街也很干净,横拉的网线让我发现老旧小区改造中网线整理难不是奉节特色,时代快速发展的一些后遗症也是血脉性的。</h3> <h3>  古城外围是当地人居民区,古城是外地人的古城,里面开的大多是外地人,来游玩的也是外地人。我们讨论着奉节的旅游,讨论着怎么样可以更加的吸引游客,讨论着怎么做可以让脐橙在外地买起价,我们的讨论不深刻,可又有什么关系呢?</h3> <h3>田野的那一边就是洱海</h3> <h3>  楼前的坝子,嬢嬢们,不,相对我来说,是姐姐们在跳着坝坝舞,放的歌曲也和诗城广场上的一般,我很困惑,坝坝舞曲怎么做到远隔几千里还这么一致的。</h3> <h3>古城晚上人更多了,各家店铺,装修风格各异,售卖之物并无多大特色,抖音、淘宝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不新奇了,我常常觉得,信息闭塞一点也未必是坏事,通过网络的开眼界,看到的总是最惊艳的景色,而真的游览一个地方的时候,天光云影哪那么容易都是最好的时刻,而旅行的意义,是真实的用脚步去丈量、感受和体会。就像有了百度,什么诗词记得那么几个字就随时可以查得全文,虽然便捷,但是,百度获得的,怎么都抵不过一字一句花时间背下来的那么深刻,背的过程,是和诗人的对话,是诗的韵律对人的浸润,更是一种自我觉悟和和解。</h3> <h3>在人潮汹涌的古城中我们吃了些小吃,早早的就休息了。只有睡好了才有精神游玩,而最美的景色,往往在早头夜晚呈现。</h3><h3>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在清净的古城转了一圈,差不多四五十分钟,很清净,很干净,或许是因为没本地人居住,古镇的清晨没有什么烟火气,我甚至有种逛影视城的错觉。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房子再漂亮,没有人居住,很快就会有衰败感,没有人真正的一日三餐的生活,一个地方就会有塑料感。</h3> <h3>果然是彩云之南,日照、湿度都太适合植物的生长,随处可见的多肉,好像不用很费心就可以长这么好一样。</h3> <h3>  早饭吃了个过桥米线,68元一份,可能是景区的不正宗,味道实在不如奉节10元的酸菜素米线,我和娃儿都心疼了一大路。</h3> <h3>  为了环游洱海, 租了个电动车,24小时298元,是能租到的最便宜的车,听朋友建议买了个68的擦刮保险,幸好买了,后面停在停车场不知道被谁刮了,如果没买保险,至少200元要泡汤。之前也计划包个有司机的车,一天450元,细问,他的一天是上午出发下午六七点回来。我最怕玩的时候别人给我限定时间,可能游玩一个地方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但是一旦给我限定只能两个小时,那从记时开始我就会焦虑,直到结束。</h3><h3> </h3> <h3>  十点半准时出发,开始了环游洱海,顺时针,略过了蝴蝶泉和崇圣寺三塔,这两个地方,04年和唐同学去过,蝴蝶泉早就没有蝴蝶了,那一眼泉还没得老家桂花井的出水四分之一大,对歌的阿哥阿妹也有了油腻的味道,三塔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文化底蕴,也没觉得比凤凰塔更有魅力,于是让果儿看了一下网上的介绍,把美好留与想象,如果有兴趣,以后再和她的朋友一起来游玩就是。</h3><h3><br></h3> <h3>  上午的天气一直阴着的,没有蓝天白云的加持,眼中景都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沉静,我们没完全跟着导航走,我总觉得在平的地方,只要大方向不错,总会去到想去的地方,那种想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的随意,让我感觉特别的自由,我们也没有预定酒店,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总是循规蹈矩的人,在旅行里来一点找补。</h3> <h3>  我特别喜欢旷野中的树。每次看到这样的树,就会想起席慕蓉的诗《一棵开花的树》,它为了我的路过,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吧,我为了路过它,也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吧!</h3> <h3>  喜洲古镇,原本就是当地人居住的古镇,多是四合院,走在古老的街道上,我恍惚穿越到二十年前,夕阳下,老街那头走来挽起裤腿,扛着锄头的壮汉,门口坐着的抽着水烟袋的老人,有那绕膝的孩童,门内堂屋桌上摆着一大壶泡好的茶水,还有灶台前忙碌的妇人,他们可曾想到,如今的热闹,不知这如今的热闹,可是他们期盼的。</h3> <h3>  喜洲的网红点,转角遇见爱,愿转角遇见都是是爱,不是惊吓。老司机都说,弯要转大点!</h3>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虽然果儿不喜欢我给她拍照,也不喜欢给我拍照,但是,不反对我随时停下来拍风景,越发觉得没选择包有司机的车是对的了,像我这样有那么点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凡司机有点不耐烦,我就会不好意思喊停车了,事后又觉得憋屈。</p> <h3>  路上的风景很美,我和果儿也天南海北的吹,当然我们也互相提了意见,果儿说最不喜欢我的地方是,我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会旁若无人的唱歌,还唱得很难听,开车喜欢骂人,还不怕对方听见,还好还好,对我怎么对待她这件事情上没有意见。路上遇到了很多人在洱海边搭天幕悠闲的喝茶,还有年轻的情侣租的豪华跑车,我当然也给娃儿讲了哈有钱的好处,又讲了量体裁衣的消费观,又讲了学习开车技能的重要性,又讲了谈恋爱的美好,又讲了学习的重要性……</h3> <h3>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描绘我看到的景色,每到词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老爸的话:这狗日的地方是好呢!老爸喜欢讲脏话,小的时候我也特讨厌,后来我觉得脏话是情绪的一种准确表达,有种放肆的快乐!</h3>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的时候,阳光开始铺洒开来,我们正好在双廊古镇,一样的商业化严重,真的很矛盾,我自己来了,又嫌弃商业化严重,难道要别人都莫来?</p><p class="ql-block"> 慢悠悠的和娃儿吃了顿烤肉,懒懒的阳光穿过田字格的窗户,在身上斑驳成影,悠悠的风拂过发梢,微微零乱的散落在光洁的额头,恰到好处的凉意,让我忘了正是7月盛夏,我告诉唐果儿,这样的角度她看着真的很漂亮!</p> <h3>美丽的曼陀罗,天龙八部里知道的这花。强烈推荐娃儿去看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侠义江湖,至今都还在清扫我内心的荒芜。</h3> <h3>  我们继续前行,遇见了晚霞,我们追逐着晚霞,一路向南,路过了几个打卡点,太多人排队拍照了,与其排队半小时,拍照三分钟,不如与落日在晚风中深情的相拥。</h3><h3><br></h3> <h3>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两情若是浓情时,就在朝朝暮暮。</h3> <h3><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nbsp; &nbsp; &nbsp; &nbsp;年轻的至尊宝:曾经有一分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span><br></h3><h3> 年近花甲的周星驰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h3> <p class="ql-block">  天黑尽的时候,我们走到了挖色码头,我特喜欢着名字,挖色,哇塞!就是寻常码头,不是旅游码头,夜市并不怎么热闹,因为是晚上,加上不熟悉,也没敢到处转,很奇怪,游客多嘛,嫌人多急人,游客少嘛,又觉得心虚害怕。118元,住了个海景房,内部很一般,窗外景色很哇塞。</p><p class="ql-block"> 看别人的攻略,说是挖色码头最适合看日出,我们兴奋的计划第二天五点起床,并在来的路上就选好了观日出点,有点遗憾,我在五点醒过来的时候,外面是阴天,干脆又多睡了会儿。</p><p class="ql-block"> 如果事与愿违,那就顺其自然吧!</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我们按时还车了,去了寂照庵,苍山里最有名的尼姑庵,好像每一座名山里面都有寺庙,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不知这寺庙里的僧人,是形式大于内容,还是内容大于形式。</p><p class="ql-block"> 尼姑庵和和尚庙环境确实有很大的不同,随处可见的多肉和鲜花,还有沿路的成片的直径达二十公分的蓝色红色绣球花,处处告诉我们,这是女人们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了顿斋饭,二十元一份,唐果儿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实在不好意思剩饭,我把两碗都吃了,还好是全素。四五百个平方的尼姑庵院内挤了五六百人吧,服务的尼姑态度很凶,惜字如金。果儿很困惑,觉得出家人六根清净,为什么感觉并不和善,我也只有凭我的理解开导她,本是清修之地,却被我们这些猎奇的人一复一日来打扰,难免觉得烦躁。六根清净是指没有欲念,对得失没有执念,而没有欲念和没有情绪是两回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修行,修的信仰和心智,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并不是大家都变成同一个样子。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服务的尼姑是假尼姑,真的尼姑在内堂念经。果儿说她是不会当尼姑的,我也是绝对不想她去当尼姑的,我也不想当尼姑,我就想七情六欲鲜活的过生活,爱恨嗔痴证明着生活的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渐渐在失去这些能力。</p> <h3>  本来计划上苍山顶去看看大理全景,奈何天阴风大,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即便上去了,云雾笼罩,什么都看不见。</h3><h3> 上关花,下关风,洱海月,苍山雪,是春夏秋冬的美景吧!既然夏季风大,那就不上苍山顶了吧,提前点去沙溪镇!</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了大巴车到剑川,3个小时,票价24元,然后转长安车去沙溪,2个小时,票价20元,二级公路,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穿过一片林又一片林,同车的全是当地人,他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调和缓,面容平和。路上果儿一直问我还有好久到沙溪,我也不知道,问司机,也是说了个模糊:快到了!只得告诉她,二十块钱,还是要坐一会儿的,未知不一定是焦虑,也可以是期待啊,既然行程已定,何不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一路看到的,房子建筑风格不一样,门前堆放的不一样,路上的农人大多着民族服装,这才是真正的云南啊。</p> <p class="ql-block">  原本计划只在沙溪住一晚,因为我和果儿都太喜欢这个地方,就住了两晚,</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下午五点多到,拖着行李箱,挨家选住宿,沙溪整个感觉像二十年前的丽江,服务完善,但游人较少,我们选了一家庭院,298一晚,有小巧精致的院子,有茶室,房间有大大的落地窗和飘逸的白纱窗帘。我找老板要钥匙,老板说门关着就行,她一放心,我也放心了!老板说,平时房间198,这是旺季,涨了100,我一定会在淡季再来住个一周的。沙溪的旺季和大理的旺季确实不在一个概念里。晚上闲逛。</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让唐果儿睡了个大大的懒觉,我去租了辆自行车,去田野里转了一圈。下午花了一个小时在一个没有人的小巷子里让唐果儿学会了自行车,然后带着她去田野骑自行车。晚上,闲逛。</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小雨,上午去了半山咖啡,恰好休业,去了老粮仓改建的“先锋书局”。午饭后,约了个拉松茸的顺风车去了丽江。</p> <h3>  沙溪镇很小,只有兴隆场镇一半大吧,它的中心位置并不在小镇的正中心,而是在靠近北门的地方,有古戏台,台上人唱着,可是离别歌?台下人走着,可见旧颜色?戏幕起,戏幕落,谁不是过客?</h3> <h3>下雨天的古戏台</h3> <p class="ql-block">  沙溪外地人少,本地人照常生活在这里,有许多当地人开的店铺,简简单单,有种萨其玛和鲜花冻很好吃。</p><p class="ql-block"> 时代快速的发展,我们都步履匆匆,似乎宁静和踏实只存在于回忆里,像我这样平凡的人,被命运和时代裹挟着蹒跚前行,没干大事,没挣大钱,以后的我,又会如何回忆现在的我呢?我希望是很认真努力生活的回忆。</p> <h3>闲逛</h3> <h3>早上闲逛</h3> <h3>晚上闲逛</h3> <h3>下雨也闲逛</h3> <h3>临街二楼,美味的烧烤,尤其是烤嫩豆腐,我一个人就可以吃两份,物价比奉节便宜。果儿的芬达和我的风花雪月。</h3> <h3>唐果儿拍照审美不错。</h3> <h3>有小车,有麻木车,有人,有羊的道路。</h3> <h3>当地人的小院子</h3> <h3>俩老根儿</h3> <h3>难得娃儿给我拍一张</h3> <h3>偶遇可爱女孩</h3> <h3>  小镇只有一家客栈出租自行车,老板是当地人,说没什么人租,不好骑了,让我就骑他经常骑的自行车,一天20元,不要我押金,好多年没被人这样的信任了,感觉特好!</h3> <p class="ql-block">  沙溪镇西边,是大片的稻田,骑着自行车,穿行在田野,田野的中间,有座小庙,我并不是有信仰的人,但是,盘腿坐在这小庙前,触摸着稻穗上的露珠,呼吸着淡淡的稻香,看白鹭飞起又停留,思念着我的父亲,好像他就会收到一样,思考着我的人生,好像能找到答案一样。</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了,都觉得自己过得像条中华田园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果儿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学习走路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我一直想果儿学会骑自行车,因为胆小,一直没学会,现在个子高了,脚随时能垫到,可以继续学了。学得烦的时候,果儿就质问我,为什么非要她学会自行车,我告诉她,我不想她以后和朋友们去玩,别人骑自行车,她只能在旁边守衣服,她说她就愿意守衣服,我告诉她,你会骑自行车,那么守衣服就是你的自愿的选择,也很好,如果你不会,那守衣服就是你被迫的选择,那叫无奈,而学习一项技能,任何时候都不晚。</h3> <h3>  驮着果儿去田野,她坐在自行车后座,紧紧的抓着我,小时候,我也这样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紧紧的抓着我父亲,也觉得座位很嗯屁股。</h3> <h3>学习的过程有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享受学习的成果是快乐的。</h3> <h3>心情大好的唐果儿终于配合拍照啦</h3> <h3>除了稻田,还有大片的烟叶。</h3> <h3>麻木车上斜放着一条板凳,我们就坐着去了半山咖啡,5块钱一个人,搞扯的是,路上才晓得这个大姐居然不知道路,边问路边告诉我,反正是那个方向,找得到的,果儿嘿嘿嘿的笑,问我这话是不是特熟悉。是的,很熟悉,只是为什么别人这么说的时候,我只觉得不靠谱。</h3> <h3>这是去向半山咖啡的路。当然,我们走了不少绕路。</h3> <h3>正好遇到半山咖啡休业一天,后面才晓得,沙溪镇上许多商店一周都会休业一天的,确实,工作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h3> <h3>半山能看到沙溪全景,又恰好烟雨蒙蒙,果儿喜欢下雨天。</h3> <h3>先锋书局,如果没有这些游客,在里面看书会很享受。果儿说有几本书她喜欢,但是比网上卖得贵些,当然,我们选择了网上下单。</h3> <p class="ql-block">  玉津桥,最佳观日出点。奈何天公却不成全,果儿拍拍我肩头:同志,如果事与愿违,就顺其自然吧!</p> <h3>顺风车6点到丽江,住在束河古镇,也没有预定,现找了家,698的,打折到318,欣然入住,老板小哥告诉我,疫情4年,今年稍微开始来游客了,这个点,来住宿的基本不会有了。我有种赚钱了的感觉。疫情四年,大家都不容易。</h3> <h3>  院子确实漂亮,窝在阳台靠椅上,翘腿听雨观景玩手机,越发觉得赚了。我和果儿各带了一本书,然后,都没从行李箱拿出来过。</h3> <h3>可能因为有了沙溪珠玉在前,束河古镇少了些惊喜感。</h3> <h3>我们去走了茶马古道,我们看别人艰辛,别人看我们亦是吧</h3> <h3>  看了丽江千古情,一天三场,4000个座位,有情景,有故事,有互动,演员会从头顶飞过去,200元的票价觉得还值。我就想不通,明明我们有三峡三国和那么多有名的古诗词,那么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和自然奇观,怎么三峡归来就像泡了十泡的茶水,诗词或许是阳春白雪,但也是和下里巴人情感共通的。</h3><h3> 我总觉得张艺谋骗了奉节人。</h3> <h3>  果儿在路上交了个好朋友,是河南的一名马上高三的女生,17岁,一个人出来旅行,独立又自信,想考的大学是复旦大学。蛮想果儿能交到不同的好朋友,我想她明白,人会有不同的观念,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她能努力奋斗,有能力去过她喜欢的生活。</h3> <h3>河南小姐姐帮忙拍照,果儿还是蛮愿意的。</h3> <p class="ql-block">  回家的头天晚上,我们去了大研古镇,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人潮拥挤,酒吧里唱歌的小哥哥真的很帅!我拉着果儿去泡吧,死活不去,说老师讲了的学生不能去这样些娱乐场所,果然老师话中用。</p> <p class="ql-block">人潮汹涌中,果儿紧紧抓着我的手,生怕和我走散,我想起龙应台有篇文章,讲人的孤独感,大约意思是,人多就不孤独了吗?</p> <p class="ql-block">  本来计划一天去玉龙雪山,因为重庆疫情有严重的趋势,虽然我们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去做核酸,还是担心突然被隔离在外,对去任何地方都意兴阑珊,赶忙定了车票,11个小时高铁回家,还是家里安心。</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新闻里看到西藏封了,新疆也封了,还有许多的朋友出游计划因为疫情落空了。</p><p class="ql-block"> 旅行结束了,我会记得有这个夏天,我和我的宝贝女儿,像好朋友一样去旅行,我们无话不谈。洱海天边的晚霞,沙溪广阔的田野,丽江拥挤人群中我们紧握的双手……会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来路上的天气真好,白云像棉花团一样,后面就有了连日的酷日和干旱。</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2年,大疫第四年 夏 酷热 大旱!</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疫情可以成为一种纪年方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