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教学进步 读写推进素养提升——舞钢市第一小学“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课题组活动之听评课

小婕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教育理念下提高小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课题组成员在主持人张书玲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校的示范课及评课议课活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前进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题组由刘艳艳、崔晓会、余海燕、曹东阳四位老师分别从不同学段、不同切入点在自己的课堂上展开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课题引领教学进步、读写推进素养提升。”四位老师将自己独特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创意、精彩纷呈的一堂堂课例。</p> <p class="ql-block">  刘艳艳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联想、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提高了学习拼音的效率,为今后的有效阅读和写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崔晓会老师执教的《古诗中的动与静》一课,提取多篇古诗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特点,将古诗串联成串,以多文本阅读的形式创新探索了古诗阅读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余海燕老师执教的《写观察日记》一课,阅读观察日记和利用生活积累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写作特点,用口表达自己所看所想,进而用文字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曹东阳老师执教的《关注环境 感悟人物 感知作品》,通过精读、细读、谈感受,充分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悟人物心理等更深层的内涵,进而触摸作品的精神内核。最后模仿借鉴,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气质的文字。 </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在探索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做好读写结合。</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们通过构建阅读与表达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与表达教学方法、创新阅读与表达教学课堂等方式,致力于将阅读与表达教学的传授真正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听课后,在专家徐老师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们及时进行了评课活动。活动上 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对课题组的四节课题研讨课,进行了研讨,及时调整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p><p class="ql-block">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视了课堂实践,但扶得多、放的少,仿的多、创的少,创新性有待提高。</p><p class="ql-block"> 2、收集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同伴互助,集思广益,并尽可能得到专家引领。</p><p class="ql-block"> 3、<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基于深度学习的课改教学,应该是理解性的教学、创新性的教学。</span>继续深入研究读写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并探索阅读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务本,在实践中锤炼。</p><p class="ql-block"> 4、多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深入思考;调动学生阅读和表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到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虽然课题组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任重道远,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们会继续在今后的一线课堂教学中继续探索、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