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阅读是唤醒,唤醒教育的初心和热忱;阅读是遇见,遇见生命中最美好的自己。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是生命的另一种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次活动由昌吉州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办,特别邀请玛纳斯县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穆海珍及全县小语教师共同参与的线上课标解读及读书分享活动。分享涉及“课标解读”、“读书分享”、“探讨交流”等方面。活动致力以领读促共读,以分享交流促教师专业成长,使玛纳斯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阅读沙龙活动在每周五举行,计划开展七期,由魏倩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14位教师为全县小语教师在这个美好的冬日里带来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阅读盛宴。</span></p> 新课标专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学习任务群整体解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讲座专家:教研室 穆海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理清概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学习任务群”到底是什么?穆海珍老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由此,我们明晰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穆海珍老师还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部结构由“内涵+学习内容+教学提示”组成,我们可按照“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程度+学习资源+教学组织+学习评价”的架构对学习任务群进行具体分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理解价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重构教学单元。每个学习任务群都由若干同类的学习单元组成。各学习单元以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等元素,重构了教学单元,把学习任务作为载体,包含目标、内容、情境、学习、评价等课程因素,成为一个课程细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重建语文课堂。学习任务群改变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整体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三、落地生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何让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呢?穆海珍老师讲了“情境+任务+活动”六字方针,解答了我们的困惑,为我们今后基于学习任务群处理好统编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三条路径,一是情境,依据统编教材单元为内容创设学习情境。二是任务,依据学习主题重组课堂学习任务。三是活动,围绕学习主题自主选择活动。</span></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领读人:县三小 魏倩</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大概15年前,我在石河子新华书店里遇到了《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这本书,拿起它,封面上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我:“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随即,我就买下了它。对于儿子刚上小学的我来说,他的家庭教育我很迷茫,常常在想我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看到了同事家的孩子都很优秀,我也在慢慢地寻找方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书中的很多观点与我模糊的想法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这本书的作者叫鲁稚,她是作家,亲子教育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励志书,这本书鼓励天下的家长们从平凡的家庭中培养不平凡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普通人,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空气里的一粒尘埃,但是即便是一滴水、一粒尘埃,它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鲁稚对她自己的孩子也有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她在书中写道:我并不打算刻意培养出一个名人、伟人,孩子有多大的造化,有多大的福分,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只能给他一些基本的东西,有助于他一生平安、一生幸福的东西,哪怕将来没有了父母,哪怕他成为不了人物,他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到快乐,得到力量,得到人生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作者的孩子不是著名的孩子,头上没有光环,只是一个健康的,可爱的,正在成长着的普通男孩,他也同样爱玩游戏,爱看电视,同样要上周末的培训班,他会羡慕有钱的同学,会为减肥而苦恼...........书中处处流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深爱。</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真正卓越的人只是少数,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不是那少数之列,只要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人格,只要他一直向着自己的目标走,成为一个他想成为的人,无论他最终是否卓越,他的人生都是美好的。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儿子不喜欢运动,是安静的孩子。培养孩子一项体育运动,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抱着试试的想法,我给儿子报了乒乓球班,他就在半推半就中,坚持学习了六年。训练班里,他的协调能力不是最好的,但他是最开心的。中学以后,他又开始练习了篮球。也或许是这样的练习,让他渐渐喜欢上了运动。进入大学后,他是班里篮球队的主力;因为乒乓球认识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也会在学习之余打羽毛球、跑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始终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他,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为什么我要和别人一样呢?”尽管他不是别人眼中最好的,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着,努力成为那个他想成为的人。如今,他已经大学毕业了,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会在周末到所在城市里去听评书,逛古老的旧书摊,去寻找属于这座城市的美食与美好,当然,也不乏与他联系时会回复游戏中勿打扰的消息。这本书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或者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深信,只有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才是教育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15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依然让我回味,书中的很多内容大多已经忘却,但是这本书中所折射出的光芒让我由内到外发生了改变。无论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始终相信“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用你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状态去影响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首先让我们成为那个自己最想成为的人,然后影响孩子也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p> 交流沙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回顾来时径,苍苍横翠微。我们在分享中回望自己的初心和热忱,也在倾听中采撷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走“新”更走“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期</span>读书沙龙会画上了圆满的句点。</p><p class="ql-block"> “仗剑天涯犹不倦,万里山河自有春”,世界很大,我们读过的书会慢慢地凝结成自己的一言一语,内化为教学的每一个日常。愿大家在教育之路上与书香携手同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许少彬</p><p class="ql-block">校对:魏 倩</p><p class="ql-block">审核:穆海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