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阅读,潜心悦教——大名县实验中学数学工作室分享之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孔杰英

<p class="ql-block">  孔杰英,中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实验中学347班班主任,兼347、348两个班数学课;所带班级曾荣获市先进班集体;课例《“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荣获市级优课;“大名县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考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政府嘉奖;县师德标兵;市级骨干教师。</p>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它犹如一面镜子,给人以启迪;它犹如一本教科书,给人以借鉴。在书中他用生动的教育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为教师们开拓了眼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他所提的教育建议也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教师受益无穷。那一个个有趣生动的事例,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p> <p class="ql-block">  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 品味、反思,也给处于教育前线上的我们指引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再次感受到,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需要从很多方面修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词:爱心、勤奋、创新。</p><p class="ql-block"> 做教师要有爱心,要爱教育事业,要爱每个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爱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给自己带来无比的快乐;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中的幸福。今年带毕业班,毕业班的孩子学习压力大,面对中考,孩子们在情绪上波动也很大,有时亢奋,有时低落,相对来说也很敏感,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更应该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我常常与他们谈心聊天,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他们帮助,也帮他们宽心。正是这种友爱的管理方式,让我们班的孩子能够更心平气和地面对学习的困难和压力,班集体也始终笼罩在和谐的氛围中。</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还要讲勤奋,首先勤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其次,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因为学生、教材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勤于反思是教师不断向上前进的阶梯。</p><p class="ql-block"> “创新”﹣一创新就是做好教育的工作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把“空间”留给学生去探索、思考。</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源头,它充满着善意、真诚与灵气,它记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回顾自己20多年的教学工作,对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发现自身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今后,我会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自我,一定会把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奋斗的目标,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