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飞出的百灵 ----- 贺丽君

密林深处

<div><br></div><div><br></div> <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从独唱演员到音乐教师 贺丽君</b><br></h3> <h3>  贺丽君是一名优秀的独唱演员,演唱过诸多让人喜爱的歌曲。贺丽君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几十年,培养的学生、指导过的学员逾万。这些学生,大多走入人民教师的队伍,也有很多是中央音乐学院及国内外其它音乐院校的高材生,也有部分成为了专业的声乐、器乐以及表演专业的演员。贺丽君多次获得全国专业演唱的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一名奇才。 </h3><h3> 贺丽君来自小兴安岭的大森林之中,少年时代家庭条件艰苦,但对音乐却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热爱。走出校门当了三年的知青,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她始终如一地坚持修练声乐。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执着,她进入了伊春市友好区的文艺宣传队,两年多的文艺排练和演出,使她的羽翼逐渐丰满。先后考入了黑龙江省艺校、黑龙江林业文工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在大庆师范学院任教几十年,直至退休。</h3><h3> 贺丽君是靠自己对音乐的苦苦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逐步迈向成功,被誉为“小兴安岭飞出的百灵”。<br><br><br><br></h3><h1><b><font color="#ed2308">本集展示了贺丽君演唱的23首歌曲,如果您能欣赏到2首,便会对贺丽君的演唱水准有一个基本了解。</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br><h1><b><font color="#167efb">撰文、摄影、摄像、制作 贺文佩</font></b></h1><br><br><br><br> 前程万里<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h3><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14岁)在伊春市双子河中学文艺宣传队时的合影</font></h5><br><br> <h3></h3><h5><font color="#167efb">1972年知青时代 贺丽君</font></h5><br><br> <h5><font color="#167efb">1973年知青时代 贺丽君</font></h5> <h3>  <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小兴安岭飞出的百灵</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贺丽君的成长历程</h3><div><br></div>  贺丽君是我的妹妹,是在艰苦年代里出生,贫穷家庭里长大的苦孩子。她天生丽质、人见人爱,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且聪明好学、刻苦努力。每个年龄段都有聪慧过人的展示,即使艰苦条件下也都会有很多精彩故事绽放,可谓逆境出英雄。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自己顽强的努力和拼搏,贺丽君在十分艰苦的背景下考上了黑龙江省艺校,当上黑龙江林业文工团的独唱演员,考入了哈师大音乐系,最终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获得过很多全国声乐比赛的第一名,受到过诸多的奖励和赞誉,1993年被评为高级技术职称时才39岁。如今,她桃李满天下,在学校正常授课的学生太多暂且不计,三十年间只是拜她门下,上小课而考进各类艺术院校的弟子就有160多位。包括她自己的女儿宋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我的女儿贺丹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现从事影视剧演艺工作。这些年她辛勤耕耘、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被评为大庆市教育能手、优秀学科带头人,当上政协委员。受到家乡的亲朋、街坊、同事及同学们的喜欢和称赞。被称为大森林飞出的百灵。 <h3> 丽君比我小六岁,在家里排行第二,是我家五个孩子中唯一的女性。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他们都没有文化。小的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照顾不过来,是我带着她相依为伴一起成长。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们幼小的心灵都受到过很大的政治伤害,生活艰苦,前途渺茫。是共同的爱好和志向,让我们共同努力、形影不离。在那生活无助、充满未知的时代,她是我的最爱、我是她的依靠,她是我的期盼、我是她的榜样。长大了她成就了辉煌,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她成家之后,孝敬父母,尊敬兄嫂、爱护弟弟、弟媳。引导、传授我们家族的孩子们学习音乐、热爱艺术,并为他(她)们的进步和成长呕心沥血。由于她的努力和付出,使得我们的家族的文化艺术氛围浓郁,团结、友爱、拼搏和兴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我们兄妹姐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是我们家族的“功臣”,是最值得我称赞的亲人。 </h3><h3> 1954年12月12日,农历甲午年冬月十八,贺丽君在最寒冷的季节,出生在最寒冷的伊春市双子河区的一个小林场。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一个穷山沟、又是一个困难的工人家庭,注定了她要经历一个苦难的童年和一个贫穷的少年。上学前她并没有名子,乳名叫丫蛋。一岁半时弟弟文同就出生了,她无奈7个月就断奶。她的童年,什么大跃进、大搞钢铁、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都赶上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家家都贫困,粮食国家统一定量,根本都不够吃。尤其是我们家,孩子多,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基本工资48.50元,加上津贴也就60多元,且几十年不涨工资。父亲本分,不论是做保管还是当更夫,从不私自拿公家一分钱的东西,别人偷拿,他看见了一定要坚决制止。家里没有副业、没有菜地,生活极其艰苦。那时的主食就是苞米面,常吃的饭是稀溜溜的糊嘟粥。冬天里几个月没有蔬菜吃,只有咸菜。每顿饭都由我妈妈来给大家分着吃,我爸爸上班干体力活、吃一大碗,里面有点面疙瘩。我吃一中碗、有时也放一点面疙瘩。妹妹弟弟们就是大半中碗稀的,轮到我妈妈时就剩盆子底,咔嚓咔嚓连一小碗都不到。我们顿顿都吃不饱,吃完饭大家都把饭碗舔的溜干净。就是这样分着吃,到月末还总是缺粮,只有靠妈妈舍脸上邻居家去借了,有时一连走几家都借不来,因到月末时很多人家都断粮。缺粮时我们基本上是每天只吃两顿饭,一天吃一顿饭也是常有的。我清楚地记得,1961年的一个夏天,我们全家六口人,曾经三天没进一粒粮食的惨状。小时候的丫蛋严重营养不足,四岁半 还不会走路,大人们甚至担心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到了五、六岁能走路了,但腿伸不直,类似罗圈腿。走路一瘸一拐的,人们担心这样长大了怎么找婆家?好在这个“罗圈腿”的毛病以后好了,但是她的个子却没有长起来,成人后身高只有162厘米,如果个子能再高上几厘米,那该多好哇。这是时代和家庭的罪过,造成了我们终生的遗憾。 </h3><h3> 丫蛋小时候好可爱了,经常挂着笑容的脸蛋,白白的、嫩嫩的,真像个煮熟扒了皮的鸭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射出伶俐和聪慧。说话好听、嗓门亮,总爱问个为什么。爱说爱唱爱跳,跟着有线广播就学会了好多歌。1959年我们的二叔从湖北来,被只有四岁半小丫蛋的歌征服了。那首“九九艳阳天”的歌,唱的旋律优美、声音甜亮,情感交融,太好听了。当场鼓掌表扬她唱得好:“就像是广播里播放的一样”。丫蛋大一点了,要上学了,该起个名字了。妈妈爱听评书,她羡慕古时有个叫“孟丽君”的才女,希望自己的丫蛋也能像孟丽君一样多才多艺,让人钦佩,所以取名贺丽君。贺丽君也真的很有灵性,又颇有天赋,在小学校里就是有名的漂亮小姑娘,是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小才女”。等她到了小学三年级,我已经上了高中。我也爱好音乐,这时候笛子吹了四、五年了。经常吹奏和哼唱乐曲旋律和曲谱,对好学的丽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家里经常是小妹妹唱歌哥伴奏,不时的招来很多街坊邻居,前来围观和赞扬,那情景至今让我想起来还是心有余兴。可惜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的学校都停课闹革命。只读小学五年的她不得不中断学业,投入到那场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中去。 </h3><h3> 这场文化大革命我们是直接的受害者,“文革”前父亲因工伤,不能再做重体力劳动。工作由贮木场调到卫生队,就是现在的环卫工人,过去这工作都是国家正式职工。那时卫生队有个女收费员,是个临时工。因贪污卫生费,被时任队长的大老崔发现,开会公开点名批评。父亲是工长也发言批评了她,惹怒了收费员的老公。她老公是双子河区卫生科的科员,主管卫生队。“文革期间”是文化大革命的造反干将,他鼓动双子河中学的红卫兵把大老崔当“反动当权派”,把我们的父亲当“牛鬼蛇神”来批斗。1967年初,我们的父亲多次被戴上高帽游街,还被关进临时禁闭室里反省。十三岁的丽君不得已要经常到“牛棚”里给父亲送饭。我们兄妹深受政治影响,在同学们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尤其我面临高中毕业,正值命运抉择期。在分配当教师和知青转工人的两次关键时刻,皆因父亲这个原因而落榜。文革后期丽君回到双子河中学去复课闹革命,那时学校也不怎么上课,除了搞运动,文艺宣传队倒是非常活跃。贺丽君虽然是能歌善舞,但进学校的文艺宣传队需要政审,她是几经周折、几进几出。还有一次是要交30元的宣传队服装费,她知道家里经济拮据拿不出这笔钱,自己放弃了参加排练和活动。是宣传队指导老师崔秀珍亲自家访劝她归队,父母才知道此事。之后按照崔老师的建议,自己买来相同的布料,请我的准丈母娘免费裁缝,才解决了这次的“队服”之急。 </h3><h3> 1968年5月到1970年3月我下乡当知识青年这段时间,结交了几位爱好文艺的“五、七”战友。一个是付广达,此人音乐修养特别好,高中时代就曾经在友好区文化宫的舞台上演奏过口琴独奏,后改为吹笛子(此时我也改为拉小提琴)。另一个是王春堂,此人舞蹈跳得非常好,后来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锦州市歌舞团编导、业务团长。当时我们都是因家庭有“政治问题”感觉前途渺茫,想在文艺上另外寻找一条出路,而同病相怜结合在一起的。在朝阳青年点的“抗大三连”,受到连长王永贵的歧视和虐待。说我们不好好接受改造,“吹拉弹唱”不务正业,是一群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的狗崽子”,并在大会、小会上不停地敲打,逼迫我们去城区里的公共厕所掏大粪,恶狠狠地说“如果你们身上没有沾上大粪,你们的思想就没有改造好”。为了躲避王永贵的残酷迫害,我们就常在家里,偷偷地排练节目或是演奏乐器,而每次的排练都邀请贺丽君一同来练唱,久而久之她就成为我们其中的一员了。 </h3><h3> 那个时代只有几个样板戏在全国的各类舞台、广播里反复翻唱和播放,其它没有任何形式的文艺节目。我们学习音乐即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都是自己悟,凭爱好、凭感觉。用有限的业余时间,自己偷偷地练。虽然水平不高,因练的人少,所以还是相对有点名气的。那时我们三人是二十岁左右,丽君也就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音乐理论方面我们懂的比她多一些,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我们也逐渐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特别是王春堂有一个哥哥叫王春芳,是辽宁省抚顺市文艺宣传队的扬琴手,妻子张春杰是一名很好的独唱演员。他们夫妻经常回伊春探家。回来的时候我们就常在一起演奏或者切磋技艺,自然形成了一个私家乐队。丽君很喜欢乐器,尤其是王春芳带回来的四排码的扬琴,太专业了她很羡慕。回到家里就照葫芦画瓢,在旧报纸上画出扬琴码和琴弦,找出1,2,3,4,5,6,7位置后,用两根筷子敲打报纸上的“琴弦”来练习打扬琴。有点眉目了她就找机会,在王春芳的扬琴上敲几下,王春芳也欣赏她的聪明,很愿意教她,这样她报纸上也练,扬琴上也练,一来二去扬琴就打的不错了。刚好双子河中学的宣传队买来扬琴,没人会摆弄它,“打扬琴”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小小丽君歌唱的好、舞也跳的好、又会打扬琴,成了宣传队里的多面手、小红人。 </h3><h3> 1970年友好区排演革命样板戏《沙家浜》,这是个大型剧目。在当时还带有政治任务,刚好处在友好区和双子河区两区(局)合并的兴旺时期,友好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剧组成员就一百余人。因很多演职人员都是市文工团下放到友好区的专业演员,这个戏拍的不错,很受欢迎,是当时伊春市红极一时的优秀剧目。我在这个剧组里当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小提琴手,每天回家都要长时间的练习拉琴,这对还在学校宣传队的贺丽君影响很大。尤其这期间我搞到一本《基本乐理》书,这是文革前出版的五线谱本,当时这种书,书店里是没有卖的,也禁止流通和阅读。我看了几天就送给了贺丽君,她如获至宝,不知费了多少功夫,竟然把整个一本书重头到尾的全部抄写了一遍。要知道在当时没有五线谱稿纸,他就利用记账本上的横竖线抄写。这本书使得她如虎添翼,音乐理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没用几日她就能视唱五线谱,简谱还能看谱直接唱词。成为友好区、双子河区两区合拼后,远近闻名的音乐小能人。  </h3><h3> 1971年秋,贺丽君也“高中毕业”了,被分配到友好区“五、七”农场的一连,就是到所谓的“青年点”参加劳动。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是她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时光。农场一连坐落在汤汪河东畔的半拉青山,离我家二十来公里。道路不好、也不通任何车辆,回家一次要步行三、四个小时。那时的天不知怎么那么冷,经常是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茫茫雪原上,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穿着单薄的衣服,背着沉重的包袱,顶着寒风、冒着大雪,琅琅跄跄地走在一条几乎被雪掩埋了的小路上。这情景真有点像“卖火柴”故事里的小女孩,顶风冒雪、漂泊流浪的凄凉。等回到家里不是累个半死,也是身体多处被冻伤。但是回到家里见到亲人,再苦再累也是快乐的,太想家了!在农场劳动几个月不让回一次家。冬天的劳动,就是上山拉木头、打柈子。天不亮就出发,一干就是一整天。农场吃的不好,上顿下顿都是大饼子、咸菜梗子、冻白菜汤,俗称“老三样”。而且还吃不饱,粮食是定量的。住的帐篷非常单薄还八面透风。硬板大铺上扑点草就睡觉,屋里一个大铁炉子,烧的是湿木头,满屋子冒青烟,呛的人直流眼泪。因烟在屋子上面飘着,人在屋里都要猫着腰走路来躲避烟呛。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形容那时的天冷或是条件艰苦:“吃饭戴手套,睡觉戴棉帽,屋里哈着腰,开会代口罩”;“读的是“老三篇”,吃的是“老三样”。每天早晨吃饭前要“天天读”,集体学习毛主席语录。比如朗读“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看你敢不敢去承担”。晚上不管多累、多晚、晚饭后还要“晚汇报”,不是开大会、就是开小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汇报一天的思想情绪。比如今天太冷,干活有为难情绪,违背了毛主席的教导,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头脑中作怪,甚至还要牵扯到家庭问题对自己的思想影响,要检讨自己,要斗私批修等等。简直不如现在监狱里在押犯人的待遇好。  </h3><h3><br></h3><h3> </h3> <p class="ql-block">  劳动锻炼一干就是两、三年,后来丽君又从农场“支工”到了一个偏远的林场。我记得1972年夏,我已经结婚单过,并到双子河照相馆上班了。照相馆派我们几人去林场拍外照,在西玛鲁河林场(后改名团结林场)我们兄妹相见了,丽君这个哭。这里好苦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说,还要受各种冷眼和歧视。已经是几个月没见到亲人了,好像与世隔绝了一般。这个林场离家130多公里,是很远很远的深山里面。每4天才有一趟森林小火车来到这里。那时候太落后了,小火车开的特别的慢,路也不好,中间要停十几个车站,全程运行十几个小时,如果是现在十几个小时,大庆都可以到北京了。而且不出事故还好,要是出了事故就更没准点了,一天两天也是常有的。那时小火车掉道出事故是经常事,家常便饭一般。每次到达零点站时都是后半夜,而零点站离我家还有十几公里路。要说我们的丽君就是特别的懂事、顾家。知道家里弟弟多粮食不够吃,每次回家都要把几个月来,从嘴边上节省下来的口粮、豆油背回来。而每次的回家,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小火车,走这十几公里的僻静夜路,挨累、挨饿、受冻、害怕,百味俱全、百感交加。这滋味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要知道那时候的贺丽君才只有十八岁。 </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我曾试图给丽君另寻点出路,可在那个大背景下是太不容易了。丽君自己也在伊春区找到一位声乐老师叫蒋高雯,她们很投机,经常联系,我很支持她的学习,还以家长的身份在我家里招待过蒋老师。我到照相馆工作时就有点活动能力了,家里买了一台“留声机”,去区广播站找来很多的老歌曲唱片,这让丽君受益匪浅。其中刘淑芳《春暖花开》的美声唱法,对她的影响很大,乃至是一生的指导。那时侯唱歌的人很少有人研究发声位置,一般都是用大白嗓子,能把歌谱唱准了、音唱入耳了就不错啦。这期间丽君的声乐修养有了质的飞跃,1973年冬经我的一个叫李庶友的艺友介绍,认识了福利屯文工团一位姓康的团长,他看中贺丽君的才艺,准备录用她。记得那也是个大冬天,天是嘎嘎的冷,我和王春堂两人去送丽君赴职,到了福利屯(集贤县)我们的心就凉了半截,这地方交通不便非常荒凉。文工团条件也十分简陋,想它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但那时的丽君也太需要一份专职的文艺工作了,就让丽君暂时留下来试试看吧。和丽君分别时她又是一阵痛哭,真好像是生离死别似的,后来丽君真的没在那呆几天就跑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到了1974年春以后,贺丽君的好运逐渐来了。凭着一副好嗓子,被抽调到友好区文艺宣传队。这一步很关键,她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唱歌的爱好竟成了她的工作。从此再也没什么苦难了,在区宣传队她逐渐成为活动骨干,1974年还进入伊春市代表团,参加黑龙江省的“知青文艺汇演”,表演女声独唱。1975年伊春市师范学校文艺班到友好区招生,招生老师把自己创作的一首歌曲贴在墙上,让考生们视唱。大多数考生曲谱都唱不准,而贺丽君是直接看谱唱词,而且旋律准确声音好听,这让老师们一片惊讶!甚至有的招考老师说“贺丽君是一位音乐奇才,音乐修养在我之上”,当场表示录取。但是,那时上学还有“单位推荐”及“指标分配”一关。结果,贺丽君的名额被别的“有门子”人代替了,没有去成。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却因祸得福。不久,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就来伊春招生了,而且专考艺术,贺丽君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p><p class="ql-block"> 在省艺校她读了三年的艺术专科,这届的省艺校是为黑龙江省曲艺团定向招生的,丽君不喜欢“曲艺”这个专业。在这里只是认真学习文艺理论,坚持私下学习唱歌。这期间我已经到友好区文化馆工作了,经常利用出差去哈尔滨的机会去学校看望她,学校就在南岗区秋林商店附近的省曲艺团,见她非常方便,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支持和鼓励她的私下练习声乐。学业快结束时她不想留在省曲艺团,便私下联系北京的一些专业歌舞团体,有几个团的领导真的“相中了她”,但是明确指出“毕业后不能留在省曲艺团,最好到业余或群众文艺机构,这样方便调动”,否则,文艺团体相互挖墙脚是不允许的。这样毕业后贺丽君申请回到伊春,意思是去伊春市群众艺术馆落脚。但组织关系到伊春文化局后,被时任伊春市歌舞团的团长吕艺生看中,当时他们团正缺演员。由于他的坚持,贺丽君被安排到了歌舞团。所以联系好的北京歌舞团体就没有去成。</p><p class="ql-block"> 在伊春市歌舞团,她当了声乐队的独唱演员。三年的演艺生涯让她走遍了小兴安岭的山山水水,南从铁力北到嘉荫,到处都留下她的足印。1981年,她又凭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从此奠定了她音乐人生的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哈师大音乐系,她可是如鱼得水,多少年的期盼、多少年的苦练就是为了有这一天。六年的文艺宣传队排演,三年的艺校学习,三年歌舞团的独唱演员生涯,贺丽君在乐理知识、演唱技巧上已经日臻成熟。加上她的聪明、加上她的刻苦,丽君是学校响当当的高才生。在音乐系,很多学生都是单修课程,要么单一休练声乐、要么单一修练乐器。而贺丽君是声乐、钢琴双休。弹钢琴是在大学里刚刚开始学习的,好在那年代很少有人在上大学前就会弹钢琴。有了老师的教授、有了钢琴的练习,她如获至宝,拼了命的苦练。学校钢琴少,学生分时间段排号去琴房练习。丽君就起早贪晚或利用吃午饭时间、睡觉时间去琴房练习。由于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钢琴对于她基本只是手指的练习了,两三年她又是钢琴能手了。1985年大学毕业时学校本想把她留在母校任教,但她经高人指点,说大庆是我国新兴的工业化城市,职工待遇非常高,在多人的帮助下,最终如愿以偿,分配到大庆市师范学校当了音乐教师。</p><p class="ql-block">   在大庆师范学校(后升级为大庆师范学院)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其中1991-1993年她又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她曾多次代表大庆市、大庆油田,参加全国的声乐比赛、或演出。获得过很多的一等奖、二等奖。2010年贺丽君光荣退休,但她还经常被学校返聘任课,还兼职到老年大学教声乐和钢琴课。三十多年间,她培养万余名音乐学生和学员。为国家和世界各类艺术院校、文艺团体,输送了大批音乐人才。被评为大庆市教育能手,优秀学科带头人,大庆师范学院专家组成员,编入《中国音乐家词典》。实现了为音乐奋斗一生的崇高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贺文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h3><h5><font color="#167efb">1973年贺丽君去福利屯文工团赴职途中,和陪同前往的贺文佩、王春堂在佳木斯火车站合影。</font></h5><br><div><br></div><div><br></div> 奋勇向前<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多次参加国家级重大活动及演出,演唱的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font></h5><h3><br></h3><h3><br><br><br><br></h3> <h3></h3><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为机关干部义务讲授唱歌方法,这是讲课间与主席副主席合影。</font></h5><br><br><br> <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在义务为机关干部讲授音乐课</font></h5><h3><br><br><br></h3> <h5><font color="#167efb">2018年 贺丽君</font></h5><h3><br><br><br></h3> <h3></h3><h5><font color="#167efb">2018年贺丽君</font></h5><br><br> <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在《教育探索》杂志 发表的论文截图</font></h5><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5><font color="#167efb">贺丽君曾驰骋国内外的各类舞台,但她始终心系故乡小兴安岭,感恩家乡对她的哺育。并于2016年和2019年两次回到伊春,在伊春林业艺术剧院及伊春区、友好区的多个舞台上,多次为家乡人民献歌、表达感激之情。</font></h5><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春天的芭蕾》<br><br><br><br></h3> <h3>《玛依拉变奏曲》</h3><h3><br><br><br></h3> <h3>原创歌曲《油田夜色美》<br><br><br><br></h3> <h3>原创歌曲《萨尔图月光曲》<br><br><br><br><br></h3> <h3>《把爱织进国旗里》<br><br><br><br><br></h3> <h3>原创歌曲《青春大爱》</h3><h3><br></h3><h3><br><br></h3> <h3>原创歌曲《啊,党旗》<br><br><br><br><br></h3> <h3>在全国老年春节联欢会上演唱《为爱干杯》<br><br><br><br><br></h3> <h3>《节日欢歌》<br><br><br><br></h3><div><br></div> <h3>《一杯美酒》<br><br><br><br></h3> <h3>原创歌曲《挺拔的红松》<br><br><br><br><br></h3> <h3>《在银色月光下》<br><br><br><br><br></h3> <h3>在《祖国颂》大合唱中领唱<br><br><br><br></h3><div><br></div> <h3>在云南参加《阿诗玛》活动 演出<br><br><br><br></h3> <h3>《紫罗兰》(意大利语)<br><br><br><br><br></h3> <h3>《共和国之恋》<br><br><br><br></h3><div><br></div> <h3>《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br><br><br><br><br><br></h3> <h3>2016年在友好籍老文艺人联欢会上贺丽君 贺文龙及参会人员即兴表演《节日欢歌》<br><br><br><br><br></h3> <h3>2016年友好籍老文艺人“省亲文艺晚会”上演唱《我和我的祖国》<br><br><br><br></h3> <h3>2021年友好籍老文艺人“家乡那条河”活动中,在伊春林业艺术剧院演唱《春天的芭蕾》《玛依拉变奏曲》两首歌间的致辞。<br><br></h3><div><br></div><div><br></div> <h3>《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出实况<br><br><br><br><br><br><br></h3> <div>意大利歌曲《妮娜》 意大利语 演唱</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壮丽航程》 贺丽君 吴文雄 领唱<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看望恩师<h5><font color="#167efb">2021年6月贺丽君由北京回到大庆,她的学生们闻讯到家“登门看望恩师”,情景很感人。</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本篇作者贺文佩简介<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font color="#167ef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获得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席全国“光彩之星"(200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编《中国摄影家大辞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编《世界名人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版图书多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2000余幅作品发表各类报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杂志、出版物、展览及各类媒体</div></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