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颗“红心”,抓好“教学”“防疫” ------践行二十大,岗位大比拼

飞燕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面旗帜,一件件红马甲都是逆行者的战服,她们坚定信念,与广大群众一起共同抗击疫情,构建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成为抗疫一线最坚实的力量。这力量中就有来自河子西中心小学的教师志愿者队伍。 面对这场疫情阻击战,河子西中心小学校长李明龙带领着学校的领导、教师第一时间加入到疫情值守志愿者的行列。他们坚决服从教体局安排,协同社区管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疫情防控一线亮身份、见行动、做奉献。迄今为止,河小志愿者已值守了8个值守点,皇城桥路61号院、钟楼大街65号院、钟楼大街83号、支家桥北口、东城墙北路2号院、东城墙北路2号院2号楼3单元、皇苑小区6号楼、桥南3号楼,都是他们坚守过的地方。 值守任务中,校长李明龙始终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他总是坚持值守最早的或最晚的一班岗;24小时值守时,最冷最难的夜班他总是坚持承担,有几天更是从晚8:30到第二天凌晨5点连续到两个值守点进行值守,保证了24小时值守不空岗的要求。提前到值守点确认位置,准备防疫物资,和社区沟通协调必备物品,提醒同志们防疫要求、加衣防寒冷,耐心做好来往车辆人员的信息登记和扫场所码,为封控小区居民解决困难……他就像一盏明灯,用自己的付出与温暖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位志愿者,践行着一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河小的教师志愿者们,从上岗第一天起,克服困难,无悔无怨,凝聚在一起共克时坚,携手筑起防疫的坚强“堡垒”。除居家上网课的班主任和被封控的教师外,其他所有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值守任务中来。科任老师们完成各自的值守任务后,还要协调时间完成线上教学;副校长陈文龙前期协调学校抗疫值守,后被抽调到赤城小雕鹗隔离点服务半个月,居家隔离期满后立即投入到宣化宾馆隔离点的工作中,他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勇于直面新冠危险;王继平和李淑萍两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心疼早班的老师冷,从来都是提前到岗;程艳华主任、雷超主任在分别做好流调和疫情信息上报工作外,和冯雪英副校长主动承担值夜班的任务;乔向辉主任和杨子越老师,家里都有一岁左右的二宝,她们克服种种困难,奔忙在值守与家的路上;孟子娟老师参与流调工作,把爱人喊来参与学校值守;考虑学校人员紧张,高永慧书记、程艳华主任、华伟、张丽丽、吉慧平、刘雅文、王金秀老师都发动家属,温馨助力学校工作;李钢和李学刚老师,每天带药坚持值守,与李校长、靳秀博副主任四人共同完成了八个昼夜的坚守任务;靳主任不管是前期参加流调,参与小区的24小时值守,还是辛苦运送物资,为大家想办法解决取暖、如厕问题,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裴燕菲副主任一直封在河子西村,在线上教学的同时,兼校园值班、到村口为师生递送物品、准备防疫物资、完成临时性加班任务,做好相关保障;杨柳老师网课之余,热心地为大家准备发热鞋垫,主动承担起打印各种值守工作需要的资料工作,在上完网课后积极参与值守……在困难面前,河子西志愿团队尽显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勇担当的河小精神! 接到上级通知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起了有效的网上教学,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在完成值守任务同时,教师们全心全意投入到网络教学之中。<br>  学校提倡直播教学,教师们熟练地化身主播,每天忙碌在新的教学一线。坚持晨读,日积月累;直播上课,把握课堂;倾听发言,引导评价;批改作业,监督改正;提醒学习,鼓励坚持;及时反馈,奖励优秀;“五自好少年”美篇报道,学习榜样;提醒核酸,汇总上报;线上教研,交流成长;防疫课堂,心理疏导;体育锻炼,眼保健操;读书打卡,亲子共读;爱国爱家,劳动实践……居家办公,教师们的时间都给了学生,有值守任务的教师,往往上完课、批改完作业已经很晚了。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让学生的成长记忆中多一些别样的充实和意义。<br> 秉承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河小教师值守、网课两不误。抗病毒战疫情,园丁责无旁贷;保学习促成长,他们尽职尽责!每个“河小人”都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定会早日疫去云开,早日重逢在校园! <b>  河子西小学党支部出品</b>

值守

教师

防疫

河子

疫情

志愿者

教学

号院

任务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