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想起红楼梦中的句子,“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渺小如蝼蚁的我们,面对现实,无以言表。于这首《般若圆通》的琴音,抚慰躁动的心,静守清凉。我每日都在祈祷,为善良、可爱的人祝福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说 点 什 么 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梧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孩儿来电话说“妈妈,难得这么好的休息机会,你就安心在家好好休息,备好吃的用的,在家好好吃饭,吃上水果,我再给你买”。“妈妈买下不少蔬菜,吃的用的都有,我一定在家养胖自己,你放心吧”。这是刚刚开始封控,孩儿来电,我们母子的对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国庆节过后,青城全城封闭,每日沉浸在防疫工作人员的核酸声声与院子里消毒的噪音声中,听得脑袋要炸了。小区的大门上了锁,因一期有阳与二期的楼群铁板隔离。城市静默,所有人静默,停止流动。那就全当一个浪漫的长假吧,在家烹茶读诗,与我的花草为伴,与猫猫游戏,我也做了一些社区养老工作上的事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个多月的居家,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触,思绪纷飞。想念父母,梦到至亲至爱,昨日黎明时分,梦中又探望,我笑着醒来,却被核酸声声扰了心情,一阵恶心袭上心头,生气和厌恶都会影响身心,导致身体上的反应。所以,保持乐观,有益健康,在如此纷乱中找到安心和趣味。此刻,又收到了亲友的微信,“我这里解封了,看看你那里缺啥,我去超市给你备货”,如此问候,如一杯热茶,沁润心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望着窗外,脑海里秋景成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花翠色独盈枝,偶泛欢心作古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窗外流云任意阔,借来秋色弄情诗。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拾趣的同时,尽管我躲着不去翻阅疫情相关的信息,不见不听不烦吧。可各种消息还是接踵而来,从封城到封单元,封家,有的人家封条都贴了。《肖申克的救赎》中说,“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 而我们目前的各种禁锢,如此举措,给人心灵上了枷锁,特别沉重,还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一种无形的伤害日益加重,挑战人们强大的内心,这需要来一场心灵的斗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封闭的一个月中,跳楼的消息频频传来,我没有震惊,悲哀又苍凉。长时间的封闭,给太多人带来了心里的负担和焦虑,让一些本身被忙碌生活操磨的人们更雪上加霜,新城区北垣街兴光 A9 小区有一女子跳楼,因为阳性被隔离回家后发现被消杀的家里一切荡然无存。如此的疫情管控伤害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和尊严,是谁给了这些工作人员如此的权利无度暴行,让一个女人以跳楼来抗议?这是谁之罪? 英国诗人乔叟说“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接着,光华街城建小区也跳楼一个,一个又一个跳楼的信息充斥着心脏,愤然不平,惋惜生命的同时也读懂了他们的绝望。三年疫情,公司、企业、门店倒闭,大量人员失业,生活的重重压力,让人们身处劫难之中,看不到疫情结束,看不到一束希望的光,他们怎么能以最平和的心态坚持下去?除了煎熬压抑无奈,还能有什么,呼天唤地何人应啊!各个城市的防疫模式几乎一样,封封封、锁锁锁,不出不入,很多管控人员骄横跋扈,有阳封没有也封,一人阳多人牵连,仿佛古时王朝,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然后无止境核酸,没有人告诉我们核酸做多少轮回是尽头。全城封闭在家坐吃山空,还提心吊胆地不知哪天自己突然变阳,莫非魔毒要吃光掏空所有人才肯罢休吗?郑渊洁说,“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的,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这纷纷乱的状态,病毒日益加重繁多没有休战的意思,何时清零成了最大的悬念,事实上,有些病毒与人类共存是必然的,为什么要让我们没完没了地绕圈子走路?随它去吧!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孩子刚大学毕业就去了某处锻炼自己,也不能回家,又发微信,“妈妈,你没工资,我给你发”,心里掠过一阵春风。孩子接着说“快点收了,疫情安慰金”,又催促我,我也问问孩子自己的情况。“哦,那妈妈收了,谢谢亲爱的孩儿”。“妈妈有你,无比荣幸”。孩子又玩笑着说“ 哈呀,妈妈,就一千块,高兴的”。是的,孩儿一月也就是一千五百的补助而已。“不是在于多少,在于你做事有计划,还惦记妈妈,这份用心是何等珍贵呀”!拥抱的表情隔屏飞了过去,表示了我的爱意。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是封控的冰冷岁月中,最温馨的感动,从各种沉重的信息和疼痛中抽离出来,来点沾沾自喜,欢心散发,轻松一点。而我还在想,那么多没有金饭碗铁饭碗的人如何应对房贷和生活的开支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又有谁为他们提供了应有的必要的帮助和支撑?如此不停歇地疫苗和核酸一做就是三年,后来还加了一项抗原,成了主旋律,反复又反复。像中了亿亿万大奖狂欢一般,肆无忌惮,如此特色,太罕见啊!这个世界没有了慈悲与精神,只剩下什么了呢……自疫情封控以来,在这样经济瘫痪的状态下,市民们生活物资接受的是统一配送,蔬菜包不是平价,而是高价,看到群里人们发的蔬菜包价格,一高再高。各种狂言恨语我们在网络上也都看到,好像我们欠了几世的债务此时来抵还一样,让很多人憋屈又惊恐万状。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某些重大事件与疫情泛滥,把我的热爱彻底粉碎。几次想提笔写写疫情时代,可我想了又想,不知该从何入手,从哪里写起,又歌颂什么,不知自己该如何去言语,有愁肠百结,愤懑不安。一天天看着被拉走的“阴阳”人,替他们无奈又无奈。高科技网络的发达与大数据,不光是控制了所有人的防疫行程,也同样将现实发生的事分秒之间传遍世界,我们看到了很多视频,关于疫情关于社会的动态,居然把大中院校的学生们都送回家了,包括所有学校放假回家网课,除了核酸工作人员和志愿都停工,核酸检测状况离奇,阴阳颠倒,啼笑皆非可憎可恶的事情屡屡撞击着人们不能安静。可我,还是平静地活着,也可怜着无奈的人们被摆布。我最是在艰难的现实面前明白一点,在一棵几千年的大树下,一棵小草的生长,多么微不足道,小草不与大树比较根深蒂固,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保全自己,我的认识里,这不是小草的卑微它也并不卑微。事实上,我觉得它是更倔强的生命力,这是我无数次看过小草成长的一生,心中留下的感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两天,又有各种版本出来,说兴光A9小区的女子有焦虑障碍,是否属实,不敢妄言,等待最后的通告和她家人的发声。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猜想一下总是可以的吧?我们的想象不能全部被扼杀掉吧?她为什么在封控一个月后选择了跳楼?诱因与其没有关系了吗?跳楼,这样伟大的壮举,是何等的勇气呢?笔者又想,若没有如此非人之待遇她何以崩溃?她会轻易选择跳楼吗?至少她不该不关注父母儿女吧?若父母健在,他们该如何悲恸?若父母不在,对她的孩子就能如此不顾而放弃生命?人生匆匆百年,就如此不值得珍重吗?我唏嘘不已,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找不出更合适的方式或词语来表达这种惨不忍睹。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轻视和放弃生命?人生于世,哪来的一帆风顺,谁不是在风风雨雨里挣扎坚韧才迎来彩虹。既然挺过了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又何必不忍耐此时的无力现状,任其疯魔。是不是现实的摧残让她的坚持和忍耐瞬间天塌地陷,无望到了不可收拾?也许,选择站在泥泞和漩涡里仰望星空,才能有活下来的感动吧?!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这样超负荷的气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十月有一首诗记录了我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萧萧窗外叶渐黄,淡淡忧思最凝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欲将春天诗里种,一任魔毒更疯狂。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也曾惆怅,徘徊再徘徊,孩子又来电话了“妈妈,疫情还是很严重,解封也不要出去,不要跑出去,千万注意防护”。听得出来,怕他的妈妈一不小心被免费公车请到方舱。其实,我也有胆战心惊,害怕核酸做着做着阴变阳,可我连连答应着孩子“妈妈不出去,不出去,你放心,我等着黎明的曙光”。孩子给我以及他爱的亲人都要轮番问候,让我联系送货人给他奶奶送东西,因为他有很多不方便,就会把他的心意安顿我来做,这也是孩儿从小到大养成的关爱别人的习惯,可能情商多一点。孩儿的微信留言和电话一次次打来,都是关切和挂念。我就又不自觉想起那跳楼的女子,她的孩儿该如何疼痛和恨意难平!我深深地呼一口气,随后望着窗外的天空,有了些许开朗,思想渐渐从窗口飘到了遥远,飘到了想要去的地方,那里是草木繁盛,星空蓝海,没有狰狞扭曲的人类,只有我和几个可爱的小动物,草坪里起舞,时光在叮咚的流水声中曼妙,听得几声鸟儿啁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刻,我想吟一首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居家之日任悠闲,相遇书中见华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茂陵秋风今又是,前度公子话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偶尔的的灵感,平添几分雅趣。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我犯错没有,心里有点忐忑,还算坦然,这些文字能够呈现,你说它豪情也好,愤怒也罢,总归说了一些想说的话。这段时间,夜里总是不停地醒来,此时又有点倦了,我闭着眼睛在想啊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盼望疫情结束,恢复生产,人们穿梭在城市的每个地方,还可以看到阳光下的笑脸。我想,活成甜美和快乐,仍然保存良知和纯洁,活成自己的童话吧,你说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写于2022.11.10清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梧桐,原名刘姝文(刘润萍),呼和浩特作协会员,自由职业者,极简主义,崇尚自由,喜欢用随心的文字温润美丽的人生。携一泓清音,与山水一程相依,与人和蔼,与世界相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傻瓜可能变聪明,邪恶的人可能变成善良的人,反之亦然。</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