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大 栅 栏

红歌

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简称“大栅栏”,读作“dà shí lànr”, “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该街东起前门大街,西抵煤市街,全长近300米,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千米。街道狭窄,两侧店铺、商号麟次栉比,终日人流于此,热闹非凡。旧时曾有“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游”的美誉。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今天的大栅栏由于疫情原因,游客很少,显得比较冷清。 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劝业场旧址、谦祥益旧址门面、瑞蚨祥旧址门面、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多处历史遗迹,是中华老字号的聚集地、北京早期商业的发祥地、中国影视行业的诞生地,更是京味传统文化的集中承载地 。2015年4月3日,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 北京大栅栏西口进口处 北京大栅栏东口入口处 大栅栏的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br><br> 资料记载:光绪十九年(1893)在大栅栏开设了瑞蚨祥绸布店。迨庚子年(1900)庚子事变之时,大栅栏一条街成为一片灰烬。后孟觐俟以不足两万金,恢复重建瑞蚨祥。前门东、西月墙一带,因修建火车站,收归国用,各大商店均拆除或停业,或迁移。光绪二十九年(1903)火车通进北京城,西月墙的瑞林祥并入鲜鱼口东记,谦祥益迁至廊房头条,并将门市并入益和祥,其后谦祥益又在后门大街路东开设分店,谦祥益北号。规模宏大,因做生意不得法,损失重大,不久歇业。而光绪末年(约1911)后,瑞蚨祥却生意兴隆,在大栅栏大街连开五个分店,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绸布店。 大栅栏街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商店招牌<br><br> 曾有资料说:“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大栅栏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门首<br><br> 从新中国妇女儿童商店向东走不远,路南一侧就是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的同仁堂药店了。“同仁堂国药店”开业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经营自制的丸、散、膏、丹而闻名于全国。<br><br>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乐显扬。乐显扬,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明朝永乐年间迁居北京。祖辈三代行医。他自幼耳濡目染,广读方书典籍,致力于方药研究制作。他制作的丸药,都是取材纯正地道,制作精细严谨,患者用后疗效显著。他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养生济世效力于社会的最高追求事业,他说:“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乐显扬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创办同仁堂药室。 2022年10月18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