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防骗反诈•远离“陷阱”——千渭街道中心幼儿园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

陈仓区千渭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诈骗手段和形式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生活中被诈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防诈反诈知识与技能,时刻增强自己的防诈骗意识,增强辨识,谨防上当受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b></p><p class="ql-block">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1.电信诈骗—仿冒身份型</p><p class="ql-block"> 通过冒充伪装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p><p class="ql-block">2.电信诈骗—购物消费型</p><p class="ql-block"> 通过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实施欺诈。</p><p class="ql-block">3.电信诈骗—虚构险情型</p><p class="ql-block"> 通过捏造各种意外不测、让用户惊吓不安的消息实施欺诈。</p><p class="ql-block"> 在种类繁多的诈骗中,以上举例的三类诈骗都是最常见的的骗局,当对方收到转账后,立刻销声匿迹。 那么,除了这些“套路”,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还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反诈小知识:</b></p><p class="ql-block">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三、致家长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p><p class="ql-block"><b>3个“不要”</b></p><p class="ql-block">1.不要登陆陌生的不熟悉的场所提供的免密码验证的Wifi,以免个人手机信息泄露。</p><p class="ql-block">2.不要将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登陆密码和支付密码设为相同的数字或出生日期,一旦身份信息泄露,密码极易被破解。</p><p class="ql-block">3.不要使用网吧、宾馆等场所的公用电脑登陆个人网银、支付宝账户等界面,一旦该公用电脑被人植入木马病毒,极易发生盗刷银行卡案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8个“凡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防诈骗小口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惊喜</p><p class="ql-block">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p><p class="ql-block">网上汇款需警惕,电话核实莫大意;</p><p class="ql-block">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p><p class="ql-block">网络购物便利多,支付流程要仔细;</p><p class="ql-block">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p><p class="ql-block">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及时进行处置:记好骗子账号、账户姓名,保留通话、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线索;尽快拨打110,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损;到附近派出所报案,配合民警制作笔录。</p><p class="ql-block">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希望各位家长保护好幼儿与自身安全的同时,共同宣传反诈防骗,提高防范应对措施,共建平安校园。</p>

诈骗

电信

反诈

家长

网络

不要

电话

转账

骗子

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