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绽放小提琴生命曲—抗战中保护前线新闻稿件的战地记者

傑爾文森

<h1>我从小深爱着小提琴,曾经梦想成为马思聪那样的小提琴音乐家,再谱一首《思乡曲》,让千千万万在海角天涯无法回到故乡的游子,能在小提琴的悠扬的乐曲中见到自己亲人。</h1><h1><br></h1><h1>但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没有实现,90年代各个层次的乐队机构改制,大型剧场也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我和很多包括我的同学们都在严峻的形势下,放弃了走向小提琴的音乐之路,开始根据市场规则“下海”。</h1> <h1>过去的琴弦在琴弓的“带领下”演奏出五线谱上的悲欢离合,今天我却在一条条划线的构思中重温曾经的每一首乐曲,不用音响共鸣,不用耳麦调节,心中对生命的所求和抗争好像比那根钢丝弦更具有悲壮与沧桑。</h1> <h1>但是小提琴仍然在脑海里无法挥去她的优雅精致和充满生命力乐感,给人带来思想的宁静和精神的昂奋......在我雕刻的生涯中,只能为自己雕刻一枚小提琴,几乎成了对往夕岁月被停止的理想祭奠。</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几年走在滇西大地上,寻找目睹中国远征军遗迹,让人产生无数遐思:是历史在生命中记载?还是生命在历史闪烁?当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的艺术一定会站在前沿的位置,为历史为生命更生动的留下人类最具有价值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人机满载我们对远征军先烈的追思飞向遥远的蓝天白云之中!</b></p> <p class="ql-block">那年,一家创意机构举办了一次关于“交叉艺术的展示”,就是不同艺术的类型进行共识的艺术展,期中一部分展位是《实用乐器与雕刻艺术》,因为这种交叉艺术的展示再引发的交流文化,会对人思维扩展化有形象的引领,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p><p class="ql-block">我的“翡翠小提琴”被选入参展,我一直认为一把“小提琴”只会与艺术有关,或者与情感有关,虽然在滇西每天几乎都与远征军历史有关的痕迹交织,但是我还没有设想一把“小提琴”又与战争仅仅相连。</p><p class="ql-block">这次艺术展,没有评奖,但是有交流会,参加的学生是传媒学院的即将毕业学生,我想艺术交流会上肯定就是如何在艺术历史文学层面上构建各自思想的表达,不一定达成共识,更多的是不同意见情怀的交流而已。</p><p class="ql-block">当轮到我的“雕刻小提琴”和真实小提琴的交叉讨论的时候,一个传媒女生站起来问到:“我更想知道雕刻者当初构思设计《翡翠小提琴》时候,是否有舍身处境的历史原因和情感因素?并且需要回答艺术雕刻和艺术音乐加之历史的三级对比融合性分析,”</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交流研讨会,面对这样复杂而又几乎锋芒毕露一样的提问,真的不知道从哪一个焦点回答。</p> <p class="ql-block">当我坦诚的表示自己来自滇西……还没有对三级构架思考有深刻准备,希望第二天的研讨会上回答的时候,那个传媒女生表现非常的激动:“雕刻家真的来自滇西?!那么组委会,我申请明天的主题现场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满屋都是抗战书籍的主题酒吧里,传媒女生的“小范围”研讨,还有她的两个学生,真是令人意外,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生”,在这一刻,我对她真的产生了敬佩,肯定是为了不起的学生。</p><p class="ql-block">传媒女生自我介绍说叫祺喻,若不是加了她的微信,我还怀疑是不是是“奇遇”。</p><p class="ql-block">原来传媒学生实习采访主题是“我们一起抗战”,当时有一位大学女教授愿意主动接受他们采访口述抗战历史。</p><p class="ql-block">按着年龄,我们应该叫她教授奶奶,1937年77卢沟桥事变之后,京津学生组成战地新闻采访团,她也报名了,但是因为是女生没有录取,因为战地记者太危险了,随时和士兵一样都有牺牲的可能。</p><p class="ql-block">当时她有个男朋友叫孟迪是燕京大学的大三中文学生,酷爱小提琴,是学校乐队小提琴首席,孟迪的理想有一天见到世界小提琴大师美妞因,并向他请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走在滇西的土地上,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每一寸都有烈士的鲜血化为曾经成长的生命,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脚踏实地,每一天无愧于英雄赋予的土地万古长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1938年春,孟迪所在的学生采访团去台儿庄,他被派在122师采访,在出发前他去自己的女朋友,就是那个教授奶奶告别。</p><p class="ql-block">“战场没有人听小提琴乐曲,我的小提琴就放在你那里,打完仗再拉琴也不晚,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我做好以后见美妞因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她紧紧拥抱着孟迪,因为她知道记者不是士兵,有一定的安全范围,但是天上的炸弹又能有多大的范围?她知道这一告别也许就是生离死别。</p><p class="ql-block">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枚白色微雕小提琴造型,把其中一枚放在孟迪的手心。</p><p class="ql-block">“战场上不能拉小提琴,但是这枚小提琴带着,就像你的小提琴一样,你的真小提琴在我这里,我的玉雕小提琴在你那里,等战争结束了,我还你的小提琴给你,你还我的玉雕小提琴和你自己。”</p> <p class="ql-block">在藤县保卫战中,孟迪所在的战地临时采访团帐篷几次被炸弹的气流掀翻,负责保护学生采访的官兵因为因为补充兵源上了主战区,临时派来的民夫随时把掀翻的帐篷再支起来。</p><p class="ql-block">在得到学生采访团为了安全起见临时撤离的消息,这是天上的飞机不停地盘旋,随时都会落下炸弹,民夫和学生一起把帐篷里的相机采访稿件打字机电报机等一切新闻采访编辑用品往外边的马车上搬。</p><p class="ql-block">这时有民夫喊:“不要再进进去,飞机来了。”这是孟迪还在帐篷里。</p><p class="ql-block">炸弹在震耳欲聋的瞬间把学生采访团帐篷淹没了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祺喻的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因为阅读一点抗战历史都知道藤县保卫战122师师长壮烈殉国,主战场一片焦土。我们都保持在沉默中,事先预定好的三级构架交流仿佛烟消云散,在这个沉重的抗战故事里,一切所谓理论词语都已经无足轻重。</p><p class="ql-block">我更多的亟待想知道的就是孟迪的女友那位教授奶奶现在怎么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个送给孟迪微雕小提琴的女孩在八十多年的岁月里等待他带着“小提琴”归来,她不愿意相信自己心中的梅纽因在那场战役中和齐鲁大地同在。</b></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里见到了等待孟迪回来的当年的女孩,她用自己合身的旗袍和金丝眼镜表达了岁月流逝中的优雅,因为她相信孟迪回来,愿意站在爱的前沿接受时光的印证。</p><p class="ql-block">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手里的微雕小提琴,然后仰起头,一双充满希望的双眼完全是带着卓信的泪光中对我说:</p><p class="ql-block">“孩子,你认识孟迪吗?你的眼镜和孟迪一模一样,是他委托你送回来的?”</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位奶奶,我回答认识孟迪,是不是需要回答在什么地方认识的;我回答是孟迪委托我送回来的,那孟迪为什么不自己回来;我如果回答不是孟迪委托我送来的,那就要回答为什么雕刻这枚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在和祺喻告别的时候,我还是认真地问:“是否需要回答雕刻音乐历史的三级构架论题。”</p><p class="ql-block">她沉默了一会说:“不需要了,你和孟迪的故事已经诠释了这个主题,你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土地上奏响了雕刻的音乐主题,用你的执着与爱绽放艺术的光辉,我们的讨论交流结束了。艺术源于岁月的沉积;历史需要不停的追索;雕刻与音乐就是终极结果。”</p><p class="ql-block">在消失的岁月里,我总是叹息自己因为困顿的无奈放弃小提琴,但是我在孟迪的故事里又读懂了生命在战争中书写的悲壮,从此我不会再为曾经的放弃而思索,更不为无数丢失而缱绻,因为每一次选择就是今天的天赋人愿——我相信孟迪的两把小提琴永远给我们在灵魂里演奏着挚爱与家国情怀乐章,完全平息安慰了我们人生一切无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滇西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处让你止步的地方,都有无数抗战故事,我们一起听清风慢说;看白云精讲;观绿树倾诉……让昨天成为故事!</b></p> <p class="ql-block">仅以此文献给无数辛苦走在滇西大地上的关注远征军历史的志愿者</p><p class="ql-block">本文根据滇西追寻远征军历史遗迹的志愿者陈和民口述完成</p><p class="ql-block">执笔:</p><p class="ql-block">傑爾文森</p><p class="ql-block">2022/11/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