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田径突飞猛进 省运赛场一飞冲天”——金牌背后的故事

薪火

<p class="ql-block">“滁州田径突飞猛进 省运赛场一飞冲天”——金牌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11月8日在滁州市奥体中心圆满落幕。运动健儿的激烈角逐历历在目,幕后人员的真情奉献铭记于心。本届省运会,滁州田径以19金首次荣登省运青少部田径比赛金牌榜榜首,创造了省运史上的典范。从历届省运会上金牌总数从未进入前八的无名小卒,一举荣登榜首。他们成功的秘诀可能出乎众人的想象,从袅袅炊烟的平淡到锦斓袈裟的盛况,看似仅用了三五年的时间,其实经历多年锤炼和磨难。滁州田径队坚韧不拔的毅力,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最终创造了滁州田径史上惊涛骇浪的成绩!金牌背后有着非同寻常的成功因素,以及隐藏着许多催人奋进的故事,值得我们当代体育人学习和传颂。</p><p class="ql-block"> 一、“砖混结构”教练团队 造就一番田坛神话</p><p class="ql-block">田径队教练团队仅为三人组成,其中两人为聘用教练。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两位聘用教练书写了我们滁州田坛的佳话,武海燕教练原属省田径队运动员,退役后回到家乡滁州成为市体校一名田径教练员;邱玉兵教练为市业余体校退役田径运动员;他们在本届省运会中分别取得13枚金牌和6枚金牌,其中一人打破省青少年田径纪录。一个是带着专业的精神来到家乡梦想成就一番事业;一个是对田径的热爱和情怀来到体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圆梦了人生最为光辉灿烂的时刻。</p><p class="ql-block">二、注重科学选材质量,梯队建设初见雏形</p><p class="ql-block">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化,滁州市教体局十分重视基础项目的发展,尤其是田径项目的开展,本周期已举办了首届滁州市小学生田径锦标赛、滁州市少儿田径趣味运动会、阳光体育大会等一系列促进田径发展的体育活动,为我市田径后备人才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为市体校输送了一批田径可树人才,经过几年的磨练,我市备战省运会田径人才明显优越于过去。选材的人数和规模明显提高,由过去的田径队三四十人,演变成今天的甲乙丙丁四个组别的100多人规模的田径队,田径梯队建设初见雏形,本周期田径队人数规模是历届备战省运会人数最多的一次。</p><p class="ql-block">三、克服训练场地简陋 训练始终坚持不懈</p><p class="ql-block">田径队两位聘用教练,每天基本上训练的人数在七八十人,在没有助教的情况下,有时一堂课要转换几个田径项目的训练指导,一天下来已是精疲力尽。训练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训练场地,从2008年老体校拆迁,这十几年中,为了配合滁城区改造,我们田径队经常周游在多地训练。2019年新周期开始的前二年,田径队有个比较稳定的训练场地,体校租借废弃的厂房当作训练场馆过渡,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训练,速度训练课则安排在厂房外的水泥地上进行,就在这二年的时间,田径队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人数情况,合理安排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练习。2020年初,田径队陆续在城区有塑胶场地的学校进行训练。那段时间,田径队全体师生非常珍惜每一节课的训练时间。后期因疫情影响,训练场地受到限制,体校领导多次为训练场地多方协调,由于疫情期间学校封控规定,不再接待外单位入校训练,田径队训练再次被拒之门外。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市体校领导一直为寻找合适的场地奔波,努力为田径队保障训练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在省运会前夕的三月份,田径队被安排在滁州高教科创城体育中心训练,虽然离市区30多公里,但是全体师生非常开心,感谢组织上为田径队稳定的训练场地和食宿做好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四、训练主体依靠自身 队伍流失现象甚少</p><p class="ql-block">正由于省体院和省专业队的受训名额受训练条件限制,激发了滁州田径队更多要靠自力更生,田径队大部分学生都留在滁州本地训练。本次省运现场,武海燕教练所带队员取得的13枚金牌中,有9枚是在滁州本土训练的成果,2枚产生于输送到省体院一年的队员,另外1枚输送到省体院3年后队员获得。邱玉兵教练所带的队员取得的6枚金牌中,也有3枚是在滁州本土训练获得。由此可见,如果能够保障训练的系统性,基层训练同样可以达到专业的训练效果。两位聘用教练经常是一人身兼数职,既当教练又当父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管理是一项需要有耐心和爱心的长期工作,要想把那一帮孩子留在业余体校训练四年,实属一项不容易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和特点,需要因人而异的管理和对待。同时,还需做好家长和孩子的思想工作,本周期队员流失现象甚少。</p><p class="ql-block">五、“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p><p class="ql-block">“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备战省运会的过程中,市体校田径队许多重点队员带伤坚持训练,队员们谁都不愿放弃训练回家休养,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由于伤痛,队员葛富豪有次跑下来,嚎啕大哭,脚肿痛的路都不能走。这个身高只有1.72米的运动员,在省运会预赛中400米栏跑出了51.86的好成绩(健将是51.50)。在决赛中,110米栏跑了14.17,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而对于他的身高,跨越0.99米的栏高,是那么的难以置信,但他做到了,2个项目都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为了这届省运会,葛富豪放弃高校求学的机会。不过,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省运会结束后,葛富豪已被省队选调集训,而他这么多年一直梦想着就是能进省专业队深造。</p><p class="ql-block">很多队员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省运会上要为家乡滁州添金,要为家乡父老争光。为了够能保证训练的系统性,教练团队带领他们的队伍转辗多个训练场地,节假日经常失去和家人团聚的时光。身为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海燕最愧疚的一句话:“今生最亏欠没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女儿”。邱玉兵教练的豪言壮语是“誓把赛场当战场,不破楼兰终不还”,“跑倒了,为赛事保障的120救护车等着你们!”邱教练省运赛场为队员们壮行的场面让人热泪盈眶。田径训练经常是暴露在烈日之下,今年的夏天赶上最长的高温和疫情防控,一直处于封闭的训练状态。家长来看孩子,走到眼前,一个个被晒黑的孩子连自己父母都没认出来的场景,让人潸然泪下。女子丁组小队员葛美雪是一名湖心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孩子很有运动天赋,而且非常能吃苦,2021年10月份才进入体校训练,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习,邱教练经常到她的学校,利用她的体育课和音乐课的时间训练。每天下午放学后她的父母轮流接送葛美雪来体校训练,有时她就自己打车过来,每天训练到天黑才回家。葛美雪有次训练大腿肌肉拉伤,冰敷两天后就来体校进行康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省运会中,葛美雪不负众望取得了100米和200米双料冠军。近年来,滁州市田径竞技水平突飞猛进,2022年省田径锦标赛,滁州市田径队取得了十五块金牌,创滁州田径历史之最。“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让我们终于看到了滁州田径队在家乡省运会上十九枚金牌的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六、“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一位体育专业人士说过一句话,田径项目是最典型的基础项目。故有“田径是运动之母”之说,很多项目的体能训练都离不开田径训练,而真正的田径训练是挑战一个人的极限,是改变一个人的生化的过程,其中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过程。本届省运会,滁州田径队共五人在六个项目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有两人运动成绩接近国家健将标准。田径的达级标准的含金量相对要高于其他运动项目,所以某种意义上达到田径一级运动员标准可能和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冠军相媲美。</p><p class="ql-block">滁州作为这届省运会的承办地,又是东道主,为了在家乡人民面前比出好成绩,不辜负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对滁州的重视,市体校领导和教练员团结一心,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拼搏,勇夺金牌,为家乡父老争得荣誉。近年来,滁州田径事业的突破,是滁州市委、市政府投入的收获。今天的成功,无愧于滁州几代田径人努力,是滁州小岗敢为人先、不屈自强的精神展现,相信本届省运会的成功会成为滁州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志性案例,为促进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建社会风尚助力。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奋进。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从省十五运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市委教体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体校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更加昂扬的体育精神努力拼搏,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体育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