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秘密

丽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科学区</span></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科学区进行了关于空气的小实验,了解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无处不,它还有很多“小脾气”。</p> <p class="ql-block">空气占据空间——打不湿的纸巾</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知道了:杯子里除了有纸还充满着空气,当杯口朝下进入水中后,水想进入杯子,但是杯子里已经被空气占满了,并且杯里空气会有向外的气压力量阻止水进入杯子,纸巾就不会湿。</p> <p class="ql-block">空气有力量——空气火箭</p> <p class="ql-block">用力挤压瓶身,小小简易的“火箭”也能飞出去。</p> <p class="ql-block">空气炮、空气小车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实验。</p><p class="ql-block">小实验大道理:当拉伸空气炮后面的气球🎈时,气球的弹力会给瓶子中的空气一个压力,这个压力会使瓶子中的空气分子都争先恐后的从瓶口中跑出来形成很大的气流,使弹力变成冲击力💨,从而空气巨大的冲击力将纸杯推倒,小车启动。</p> <p class="ql-block">空气阻力——降落伞。</p>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期的经验,空气小车、空气炮,孩子们总是觉得降落伞下面如果挂上一个吹起来的气球也会打开成功降落。</p><p class="ql-block">任梓洋: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下面挂一个气球吧,气球一撒气力量会更大。</p><p class="ql-block">老师:好想法,你们自己试试吧。</p> <p class="ql-block">  一起动手试一试,有吹气球的,有绑线的。</p> <p class="ql-block">  试了好几次,最后确实成功了。</p><p class="ql-block">刘长洋:老师太难了吧。</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是:气球不好控制,系的松会掉,系的紧没发撒气,就再现了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幼儿园阶段,动手操作是培养孩子们思维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孩子们亲自动手,开动大脑,把科学和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玩中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工区</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会把科学区的气球带到美工区,发现气球在美工区变得更可爱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把气球变成了各种造型:小兔子、小鸡、小猪……</p> <p class="ql-block">气球也能用纸折出来,也要给它吹气才能鼓起来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基于幼儿在科学区的探索,对于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空气太太去哪了》,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比较详细地讲述了空气的组成、变化、作用。它化身为一位太太,带领着皮诺和阿果开始了一段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阅读绘本后,王兆嵩小朋友还试着画了画绘本内容。</p> <p class="ql-block">馨语小朋友也在阅读区画画,画的植树种花。空气这么重要,多植树,空气太太说过,大树能净化空气。</p> <p class="ql-block">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绘本中讲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通过视频孩子们知道了空气的应用真的很广泛:空气可以供给呼吸,潜水、医疗方面作用很大;还可以助燃,在航天、炼钢方面作用很大。另外氮气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制作肥料,稀有气体也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闪光灯,霓虹灯,航标灯等。</p> <p class="ql-block">  幼儿发展:</p><p class="ql-block"> 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出发引出主题——空气,通过一系列的小实验,小发现,小制作,幼儿对于空气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现了“儿童”这一主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课程“以幼儿为本”的立足点,作为教师要走近幼儿,尊重幼儿,深入观察幼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呈现出真实生动、螺旋上升的精彩课程案例。</p><p class="ql-block"> 要以解决幼儿的问题为出发点,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从细节中去发现问题、追随儿童,支持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将课程故事与幼儿、课程连在一起,不断助推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p><p class="ql-block">供稿人:巩丽丽</p><p class="ql-block">编辑人:巩丽丽</p><p class="ql-block">审核人:李洪英 李辉</p>

空气

幼儿

气球

孩子

美工

杯子

课程

科学

实验

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