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二小•心理】共抗疫情 守护“心”健康(二)

吴姝燕

<p class="ql-block">  学生已经居家生活一个月了,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如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家也能情绪稳定,乐于学习?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积极成立疫情居家心理调试领导小组,由组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心理教师接受电话来访,开展暖心服务,进行心理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观察和随访。每周一由班主任主持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给孩子们如何认识疫情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度过居家在线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p> <p class="ql-block">  (一)我校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宣传教育为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研组,利用宁教云和班主任群发布防护宣传视频、心理健康辅导视频、居家锻炼动作及饮食计划等权威宣传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及时将资源转发至家长群,通知家长了解最新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方法,宣传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情绪,保持和谐友好的亲子关系等科普知识,列如定期推送银川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微课,主题涵盖家长关注的典型话题,如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如何安抚恐慌情绪?如何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帮助广大家长理性面对并解决现实的心理困扰及问题,科学、适度安排学习、生活和锻炼,以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p> <p class="ql-block">  (二)加强家校沟通,做好早期预防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师生心理干预工作。班主任作为学生信息第一收集人,德育处要求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实行“一对一”服务制度,通过暖心服务、宁云班级群、电话、视频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保持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一旦察觉学生心理出现高危症状,及时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主动进行心理干预,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提供心理援助,进行危机干预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适时推送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开放心理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如果发现仍然无法调整对方的情绪,学校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转介专业机构,以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当前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四)以学促教,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心理疏导能力。同时全体师生还参加了由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心理健康线上师生讲座,学习学校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举措和学校应对封控时期学生心理问题的举措。我校心理辅导团队也针对各班主任摸排出来名单,,实现一人一议,一人一策,点对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现实心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突然到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但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很好的成长时机。开学后,根据疫情变化趋势,我校继续面向师生开放心理咨询室,联合心理教师、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微课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减轻疫情对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和教学有序开展,兴庆二小的全体师生将继续共筑心灵防线,顺利度过此次疫情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吴姝燕</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海燕</p><p class="ql-block">签发:孙庆玲</p>

心理

学生

疫情

心理健康

班主任

教师

学校

教研组

家长

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