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网课期间家长与孩子亲子关系的处理是门学问,处理的好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更好的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处理的不好容易导致冲突摩擦出现,轻则情绪状态不佳影响学习效果,重则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网课期间究竟应该如何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呢?“家长时间”来为您支招。</p> 调节情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确认识情绪</b></p><p class="ql-block"> 这孩子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我该怎么办?当亲子相处中出现焦虑、愤怒等情绪时,家长不要回避,而应去正视并接纳这些情绪。只有对自己的情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判断或决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反省自我情绪</b></p><p class="ql-block"> 需要谨记,骂孩子甚至打孩子都不能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脾气来的时候,要学会“慢处理”。比如说话和做出行动之前先等待3秒钟。可以尝试先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我想要什么?我现在是什么感受?”理清自己的思路,弄清问题本质,这是迈向成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自我情绪控制</b></p><p class="ql-block"> 相比认识和反省自身情绪,积极妥善地调控情绪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家长对情绪的良好控制,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孩子也能够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并鼓励孩子实现目标。一旦孩子有进步或达到既定目标,也要及时给予鼓励等正向反馈。家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识别孩子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 通过孩子细微的表情、动作,敏锐地感受到孩子的需求与欲望,能分享其喜怒哀乐。不同个性特征、年龄阶段、成长经历等也会影响孩子情绪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家长,特别是孩子直接的照顾者对孩子很熟悉,一般能够识别出孩子情绪的变化。建议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客观分析、理解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处境感同身受,而不是简单说教。认识到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是迈向成功的第三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疏导孩子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后,家长要及时反馈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让孩子明白父母此刻的情绪感受。</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的孩子有可能情绪比较冲动,或者不愿意交流。家长帮助孩子平息情绪的时候要将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跟孩子共情,切身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能做到以上五点,亲子之间的矛盾将会减少发生!</p> 与孩子有效沟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换位思考</b></p><p class="ql-block"> 理解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明白每个阶段都有阶段性发展特点,尤其是青春期阶段,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心情,有时候语言呈现的只是表面,背后往往蕴藏着很多的需求和期待,孩子的行为也可能在表达某种需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会亲子沟通技巧</b></p><p class="ql-block">①<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观察</span>:基于客观环境内发生的事实进行观察,了解事情全貌,不带有评价的讲述观察到的事实。</p><p class="ql-block">②<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受</span>:家长将观察事实后自己内心的感受也随之表达出来,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p><p class="ql-block">③<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需要</span>:家长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希望),不带有指责意味。</p><p class="ql-block">④<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请求</span>:家长需要注意表达需要时的态度,是请求的语气态度而非命令。</p> <p class="ql-block"><b>示例:当你推开房门看见孩子在玩手机时,该怎么办?</b></p> <p class="ql-block">1.进孩子房间,先敲门,尊重孩子的空间。</p><p class="ql-block">2.先不急于生气,而是了解孩子具体在干什么。</p><p class="ql-block">3.有效沟通。比如:“你玩了多长时间手机了呢,马上要期中考试了,我很担心你的学习成绩,同时我也担心你的视力下降,对于玩手机的事,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个既能玩的好,又不耽误学习的方法吗?”</p><p class="ql-block">(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怎么这么贪玩,不是评论孩子,怎么不务正业,用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共同协商玩手机的策略,而不是强制性的威胁,再玩手机给你把手机摔了,或者命令孩子立刻马上手机交出来。)</p> <p class="ql-block"><b>示例:孩子在家上网课不认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该怎么办?</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良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你是怎么在读书?太让我失望了。你这一天天的还怎么考好学校,天天混日子,这么不争气,别人都可以完成作业,你怎么不如别人,你这学习态度,趁早去打工,读书浪费钱……”</p><p class="ql-block">(充满了指责、夸大、评判、打击、比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建议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1.了解孩子上课不认真,不做作业的真实原因,是没听清,网络不好,还是没有学懂等。</p><p class="ql-block">2.只针对此事进行讨论,不泛化到其他事情。</p><p class="ql-block">3.少与其他孩子比较,每个孩子情况不同。</p><p class="ql-block">4.批评事情和行为而不是人格。</p><p class="ql-block">5.表达你的感受和需要,以及期待而不是指责他。</p><p class="ql-block">比如:“你今天没完成作业是什么原因?可以跟我聊聊吗?我有点担心你在网课期间的学习状态,担心你会因为上课不认直而落下功课。有没有我可以帮你的?妈妈希望你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妈妈也相信你有这个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活动空间有限,尤其是当我们家长自己也有工作要完成,也有身体劳累、压力大、沮丧、筋疲力尽的时候,与孩子相处起来并不太容易。我们希望与您一起努力,应对这项很有挑战,也很重要的工作。陪伴是最贴心的教育,是最长情的关爱,是手把手的传递,是心贴心的交融。愿“家长时间”能帮助每一个家庭营造温馨有爱的氛围,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滋养孩子心灵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高珊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审核:周俊</span></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