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对微型诗的一点看法<br> ──《滴水藏海》读后感<br> 非马<br> <br>寒山石先生几天前寄来他的《滴水藏海》文集稿件,要我写点评论。看到他旁征博引,为那么短小的微型诗竟写出了那么宏大的篇幅来,可见他对这一诗型的钟情与用心。感佩之余,本该好好为他写写评论,但近来实在太忙,而且他的书已在排版中,时间不允许我做详尽深入的阅读与探讨。我想与其写些浮泛的评论及赞语,不如说说我对微型诗的一点看法吧。<br> <br>听到微型诗这个名词是最近几年的事,还听说重庆有一个专门出版微型诗的刊物。但身在海外,而且我一向不喜欢写固定类型的诗,所以也没太去注意接触,直到最近偶然在一个叫<澳洲长风论坛>的网站上看到了<微型诗>的栏目,一时好玩,便进去张贴了一首多年前写的题目叫<枫叶>的短诗:<br> <br>從一大片綠裡 <br>現身說法 <br>這——才——是—— <br>紅——<br><br>不料却听到有人在大叫:“违规了!”赶紧跑去看规则,原来是不许超过三行。幸好有一位见义勇为的诗友跑过来替我解围,把我的诗改动了一下,变成:<br> <br>從一大片綠裡 <br>現身說法 <br>這——才——是—— 紅——<br><br>说:“这样就不违规了,行吗?” 后来我又陆续去贴了几首,其中的〈砖〉:<br> <br>疊羅漢 <br>看牆外面 <br>是什麼<br><br>与〈钟表店〉:<br> <br>什么时候了?<br>还各走<br>各<br> <br>还有〈鸡〉:<br> <br>聞鬧鐘起舞 <br>一隻早起的雞 <br><br>在雞欄裡<br> <br> <br>算是保持了它们的原来面目 (虽然我不太敢确定,行数包不包括空行),而另一首叫 〈喜〉 的诗:<br> <br>氣泡<br> 追吻<br> 氣泡 <br><br>百事可樂<br><br><br>却不得不“委曲求全”地改成了:<br> <br> <br>氣泡 追吻 氣泡 <br><br>百事可樂<br><br>失掉了不少立体的动感。我举这些例主要是想说明,我觉得用行数来界定微型诗(或任何诗)不是个好办法。许多年前台湾诗人向阳热衷于写作并提倡“十行诗”,我便提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九行便能表達詩思,是否要湊成十行?反之,如果非十一行不可,是否要削足適履去遷就?」對于我,詩是藝術,多餘或不足都是缺陷,都會損害到藝術的完整。我们只要看看那些为了不违反行数的限制而把诗行拖得像缠脚布那样长的所谓微型诗便明白了。在这方面,我想我较同意白灵提出的小诗规格与行数无关而与字数有关,并以100字(当然这数目可商榷)为限的建议。用字数来界定还有一个好处,是不必为散文微型诗或微型散文诗另起炉灶。<br> <br>现代诗的一个特征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寒山石先生在书中探讨诗的形式时,对诗句排列的方式以及断句的运用便有相当精辟的见解,像下面这首〈云〉:<br> <br>流浪的<br>鸟<br>何处是归巢<br> <br>把“鸟”单列一行,不但突出了“鸟”的存在,更显出了它的孤独无依。而下面这首〈绿叶〉里的“堕落”,更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眼看叶子冉冉飘坠的情景:<br> <br>起飞 就是<br>堕<br>落<br> <br>许多人也许读过我的一首叫〈鸟笼〉的诗:<br> <br>打开<br>鸟笼的<br>门<br>让鸟飞<br> <br>走<br> <br>把自由<br>还给<br>鸟<br>笼<br> <br> <br>老诗人纪弦先生曾针对这首诗说过下面这段有关诗句排列的话:<br> <br>我認為,此詩之排列法,其本身就是“詩的”而非“散文的”。如果把它排列成﹕<br> <br> 打开鸟笼的门,<br> 让鸟飞走,<br> 把自由还给<br> 鸟,笼。<br> <br>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來,就“诗味”全失了。一定要把“鸟”和“笼”二字分开來,各佔一行,这才是“诗”。这才是新诗!这才是现代诗!(纪弦:读非马的〈鸟笼〉)<br> <br>我常说现代诗是演出的诗。诗人提供的是一座舞台,一個場景,让读者的想象随着诗中的人物及事件去发展,去飞翔。警句或名词的诠释不是诗,修饰语及形容词一大堆也很难成其为诗,因为它们只是些软弱无力令人郁闷的气团,无法承载读者的想象力,更不要说鼓动了。<br> <br>我最近為了編一本選集,檢視了自己所有的詩作,竟發現越是短小的詩,越能激盪我自己的心靈。這其中的道理,我猜是由于文字空間的減少,相對地增加了想像的空間,因而增加了詩的多種可能性。我因此相信,短之又短、小之又小的微型诗,它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br> <br>2006年4月1日,愚人节,于芝加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