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黑短脚鹎</b>是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又叫黑鹎、红嘴黑鹎、山白头、白头公、白头黑布鲁布鲁。全长约20cm。头颈黑色或白色(因亚种而异,白色型又叫白头黑鹎),其余体羽黑色,嘴和脚红色。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以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冬季于中国南方可陪你见到数百只的大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达加斯加,故又被称为马岛短脚鹎、马岛黑鹎。</p> <p class="ql-block">黑短脚鹎的体型特征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色鹎。尾略分叉,嘴、脚及眼亮红色。部分亚种头部白色(又叫白头黑鹎),西部亚种的前半部分偏灰。与红嘴椋鸟、丝光椋鸟的区别在胸及背部色深、尾长且略分叉。</p><p class="ql-block">亚成鸟:偏灰,略具平羽冠。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叫声:叫声甚多变,包括响亮的尖叫、吱吱声及刺耳哨音。常有带鼻音的咪叫声。</p> <p class="ql-block"><b>黑短脚鹎的生活习性</b>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特别是冬季,集群有时达100只以上,偶尔也见和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常在树冠上来回不停地飞翔,有时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站于枝头。偶尔也见栖立于电线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善鸣叫,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单调而多变,显得较为嘈杂。</p><p class="ql-block">迁徙: 主要为留鸟,部分在长江以北地区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冬季迁到南方越冬。</p> <p class="ql-block"><b>3</b>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属杂食性。动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虫、蝗虫、蚂蚁、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浆果、榕树果、乌桕种子等。性杂食,但主要吃野果、而这些野果对人类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也吃农林害虫,给人类带来一定好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