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记忆 ——再游雨花台烈士陵园

赵Lh

南京雨花台,历史悠久,景点众多,承载着太多的过往记忆,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甚至早在三千年前的江南文明,都能在这里唤起。<br> 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敌人在攻打我国时,必会想到攻占首都,南京城变成了被攻击的重点对象,因此而牺牲英烈有很多。在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建成了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纪念先烈的场所,中外很多人到此祭奠英烈、缅怀英雄。我作为南京人,多次去过雨花台烈士陵园,有跟随学校去祭奠英灵的,也有自己去参观学习的,但跟随何老师去寻访雨花台的记忆还是第一次。<br> 本周,跟随何老师,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div><div><br></div></div> 我们先来到了烈士群雕像前,大家集体向烈士致敬。群雕有九个人。而在古代,九代表的是最多的意思。有一千五百多人在此被杀害,这些人都是有名有姓的。而在那个时期,不知道姓名的人,无论是战斗在战场上的烈士,还是地下秘密工作地下党员,前前后后被杀害的有十万余人,这些被杀害的人都是在烈士群雕处被枪决的,之所以选择这里为刑场,是因为这里是国民党的首都,所有犯人只要不肯透露出共产党的信息,都会被从各个地方押送到南京,而这里没有人围住,还背面靠山,因而被作为了最大的刑场。 <br> 离开雕像后,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丁香树前。在这里,何老师给我们讲了丁香树的由来。<div> 1908年,南京有一个姓陆的人家。这户人家生有一子,名叫陆于泓。他的爷爷在学校任教,受爷爷的影响,陆于泓从小好读书。但是随着清朝的灭亡,爷爷没了工作,断了收入,全家人于是只能搬到老家去住了。但是陆于泓仍旧努力读书学习。在他十几岁的时候,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br> 另一边,在一九一零年的四月四号,一位美国女传教士来到苏州,看到了一个女弃婴,便抱回了家,取名为白丁香。这孩子刻苦勤奋,长大后考上了东吴大学。<br> 由于五杀运动,陆于泓与白丁香相遇。二人一起学习文化,讨论时事,一同投身革命,白丁香也加入了共产党。相爱的二人,没几年结婚了。但是就在白丁香怀胎三个月后,被党组织派去北京做了地下党。又因种种原因,被杀害了。陆于泓悲痛万分,却又无可奈何。直到1950年10月,他遇到了一个酷似丁香,名叫时钟曼的姑娘,二人走在了一起,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乐丁香。1982年,陆于泓来到雨花台,种下了这颗丁香树。1992年,他去世后,时钟曼又领着她的女儿从沈阳来到了南京,将陆于泓的骨灰静静的安放在丁香树下。就在前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给雨花台社区捐赠了一本老旧的笔记本,这个老奶奶正是乐丁香。<br> 南京雨花台历史悠久,景点众多,更有不少感人的烈士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追忆,更等待着我们去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祖国的和平与繁荣。<br></div>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