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11月10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横塘田园圣树</p><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四5班全体师生</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使小学生通过养蚕实践活动,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对蚕的特点作详细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说到养蚕,肯定大部分小朋友都很陌生,但是提到蚕丝被、蚕丝衣服等大家就熟知多了,好的蚕丝离不开蚕农们的辛勤养育,每当太阳升起,桑叶上的露珠被太阳晒干蒸发后,养蚕人就要开始采桑叶了,最辛苦的就是采摘桑叶了,蚕宝宝对于食物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在采摘的时候需要选取良桑,桑叶色泽黄中带绿,没有害虫,不老不嫩的为最佳,太嫩的水分太多,蚕宝宝吃了之后会拉肚子,桑叶太老蚕宝宝不爱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蚕食”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蚕宝宝非常非常能吃,短短几天的时间身体就可以以几何倍数生长,像这样满满两袋的桑叶只够一张蚕吃一顿的,一般情况下采摘一袋优良的桑叶需要半小时左右,蚕宝宝一天需要喂三顿以上,时间必须严格把控,不然会影响蚕宝宝的发育,导致成茧失败,所以不管是刮风下雨每天采桑叶是不可落下的。</p> <p class="ql-block">蚕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即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蚁蚕是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多细毛,极细小,样子有点像蚂蚁;熟蚕是幼虫发育到最后一龄的末期,逐渐停止食桑,蚕体收缩而稍显透明;蚕茧是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蚕蛾是在蚕茧中形成的,形状像蝴蝶。</p> <p class="ql-block">与养蚕有关的一个活计,叫做“打草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吐丝成茧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草龙”了,今天小朋友们跟着蚕农们学习制作草龙,</span>蚕老了,要寻地方做茧子,蚕农们就得给蚕宝宝提供一个“归宿”—由草绳与稻草杆编织成的草龙。“蚕上山”,说的就是蚕儿爬到草龙上就近找个地方安心做茧子,打草龙的技艺,一直在实践中传承。</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分组制作“草龙”,哪一组最优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蚕具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消毒用具喷雾器、皮管、消毒锅、扫帚等。(2)收蚁用具摊卵的蚕座纸、蚕匾、鹅毛、收蚁棉纸、小红网等。(3)饲育用具蚕架、蚕匾、竹竿、塑料薄膜、防干纸、族具、干湿温度计等。(4)给桑用具切桑刀、切桑板、秤、给桑架、盛桑叶的塑料盒、踏脚発、踏脚板等。(5)除沙及其他用具蚕网、沙筐。(6)采桑、贮桑用具采桑萝、桑剪、贮桑缸、气笼、盖桑布等。(7)上蔟用具、芦帘、蔟架等。小朋友带着好奇的眼神参观着蚕具博物馆,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下午小朋友们在认真听关于养蚕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动手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把彩色的蚕茧剪出各种花🌸的造型,然后用热熔胶固定在树枝上,再把它们插在花瓶里,一盘盘创意十足的“腊梅花”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天的实践让孩子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收集数据并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用语言或图片描述特征,学会长期观察和记录生物的生长和变化,并学会通过语言、图片和文字来描述和比较生物生长期的变化,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实践收货满满,培养了合作精神,感受了中华文化,学会了观察,还体验动手能力,激发小朋友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他们的的责任感,培养孩子们珍惜小生命的美好情感,圆满快乐充实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