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处理,同时也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2022年11月10日下午,由马塘镇十里桥移民小学和喜古乡五家寨小学利用两校资源,开展了小学五年级语文和六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各位老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给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魅力课堂。</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师生承载,又会是怎样的课堂情景呢</p> <p class="ql-block"> 语文篇《古人谈读书》</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五家寨的徐进赛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清晰、扎实的语文课。课堂导入环节,徐老师由两个《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小故事引出课文内容。导入环节紧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抓住了听课老师的心。</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目标清晰,注重带领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侧重语义分析,令学生有所收获。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对学生朗读的培养,教师对重点字音进行了强调,对重点句子,进行了范读,学生能做到读得文从字顺。</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讲课的是十里桥移民小学的黄昌钦老师,黄老师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切入点进而揭示本课古人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从而导入本课《古人谈读书》。黄老师仪态自然大方,语言简洁凝练,整节课活力四射,学生参与积极、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每一环节结束后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赞美鼓励,无不显示她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教师范读,出示节奏,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师生共读,书声琅琅,有节奏,有韵律,课堂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最后,黄老师利用《两小儿辩日》、《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两个关于古人学习的小故事检验并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掌握。</p> <p class="ql-block"> 数学篇《圆的周长》</p><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五家寨卢艳梅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圆的周长》。卢老师讲课富有激情,能够调动学生。同时卢老师注重问题的引导,通过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教材,课堂中以学生活动为主,讲练结合,注重引发学生思维。课上学生认真听讲、主动交流、积极发言。</p> <p class="ql-block"> 卢老师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丰富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了学生思考质疑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教师为十里桥移民小学李瑞老师进行授课讲学,李老师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解题方法,以学生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瑞老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穿插部分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既达到了讲练结合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整堂课师生互动默契,充满了思考碰撞的氛围,具有浓浓的数学味。</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同学们闪动的双眸,专注的神情,细致的操作,积极的参与,无不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过后,全体听课教师聚集在一起,展开了评课活动。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纬度深入交流。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评课,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几位从上海远道而来的专家教师们根据新课程标准从不同角度中肯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从研读文本、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学情关注方面来建设。同时,也指出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共同拼搏,用心浇灌,我们一定能够培育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p> <p class="ql-block">审核:袁兴勇</p><p class="ql-block">编辑:阮玉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