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中看雾,以研促教—记一二三年级语文组研课活动

十一

认真钻研砥砺前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灵玉老师选择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雾在哪里》。《雾在哪里》是一则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在个人备课时,周老师充分研读教材和教参,着重抓住字词和句子进行第一次备课。各位组内教师11月2日听了她的第一次试讲后,肯定了她理念的准确定位,设计想法的新颖,也指出教学内容中字词部分过多并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为周老师指明了修改方向。</p> 齐心协力共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8号周老师在本年级组进行第二次试讲。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雾的淘气、感受雾的顽皮。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来理解文章中雾把东西藏起来时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配合多媒体展示更加清晰直观。本次试讲出现内容较多上课时间稍有不足。课后二年级组的另外两位老师提出了各自的想法,让周老师有新的设计灵感。</p> 且思且评行深致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10号周老师在多媒体教室执教了《雾在哪里》。有了前两次试讲的经验,这次授课教学流程结构清晰,课堂流畅,结构成型。周老师教学时指导学生归类识字,利用归类识字、换词理解、联系生活、说文解字等方式渗透识字的方法,进行语言表达展示,帮助学生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次执教结束后,周灵玉老师在共同体教研会上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听课老师们也从氛围的营造、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提出各自的见解,进行了一次教学灵感的深度碰撞。磨课的过程就是一次集体智慧的激烈碰撞,老师们都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收获,让我们一二三语文组的教研在磨砺中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图文:一二三年级组</span></p>

老师

试讲

教学

学生

年级组

一二三

语文

执教

识字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