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南京明城墙——标营门至中山门段

苏苏

<p class="ql-block">对南京人来说,“城墙”这个建筑大物件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城市不分东南西北都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城墙陪伴着我们。也许是因为太熟悉了,闲着就会去溜达溜达。2009年,南京当时的白下区后标营路的月牙湖西侧,新建了一座新的城门:标营门,这里的城墙历史上是没有城门的,1996年左右,为了开通后标营路建月牙湖大桥才把城墙破出一个口子,城门使用了简化字这在南京新建和复建城门中是没有此先例的。</p> <p class="ql-block">将镜头范围扩大,湖畔的林木,远处的白墙红瓦的屋舍,一副城林山水。水上建有平台,曲桥及临水亭廊,湖面小船摇曳,细长型的湖心生态岛点缀在月牙湖中。围绕着月牙湖建有公园,公园内四方立有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古方位神雕塑各一,寓意吉祥。这里是一只展翅的朱雀,造型生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月牙湖作为古护城河的遗存,北承钟山之水,东纳童子仓沟、卫桥沟来水,南由七桥翁泵站抽引运粮河河水入湖,西经铜芯管闸对明御河进行补水,与西北护城河遥相呼应,是南京城墙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中山门</b></p><p class="ql-block">朝阳门是南京明城墙唯一的东门,民国时改筑为中山门。朝阳门为单孔券门,城下有水关,在明代是连接皇城和明孝陵的通道,平日不开放。朝阳门的原址在现在的中山门稍南的地方,与皇城的东华门、西华门以及玄津桥处于同一条东西轴线上。1865年时增设外瓮城。1928年8月,为了迎接孙中山灵榇奉安中山陵,南京市政府修建了一条从中山码头直到朝阳门出城的迎榇大道(即现在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1929年,将朝阳门和瓮城拆除,在门址以北不远处新建三券拱门,在奉安大典前命名为中山门。此后,中山门取代了朝阳门,成为南京城新的东门,是沟通南京城与东郊最重要的出城通道。中山门正中的券门宽10米、高10.5米,两侧的券门宽8米,高9.5米,门券墩厚3米,城门进深15米。1929年中山门建成后门额由谭延闿题写,1943年9月改为汪精卫的隶书石额。1946年,汪精卫的落款被凿去,但他的“中山门”三个字一直沿用了50年。1996年,中山门门券被改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为方便城内外交通,在城门下方两侧另开全长1600米的双线行车隧道。在工程的同时,原汪精卫的题字被换成了王献之的集字。</p> <p class="ql-block">从标营门上,到中山门下,今天走路步数已超标了。常态化今天继续做核酸,巧了,还是别人跟我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