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的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个体出生后,最先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便是通过感觉器官,在摸、尝、做的过程中渐渐清晰明了。 <p data-md5="1cada">(一)自我保护能力的激发</h3></br> <h3>一位任职于幼儿园的“90后”分享者在访谈中提及:“安全很重要,安全有什么问题,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如今,“安全”在育儿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将幼儿时刻放在由成人搭建的保护圈里,看似保障了幼儿的安全,实则错失了许多让幼儿得到锻炼的机会,更会致使幼儿在无形中丧失很多游戏的机会。一位“80后”妈妈就表达出内心的矛盾:“其实我也想让她玩,但是担心万一有危险怎么办呢?于是还是别玩了。”</h3></br><h3>陈鹤琴先生认为,若父母不了解“受一次损伤就有一次经验,弄一次血出即长一次智识”[1]这个道理而禁止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实为“爱之而适足以害之”[2]。就分享者自己的童年游戏经历而言,玩得都相当“泼辣”。对话中,不少分享者都有过不同程度受伤的经历。“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经常摔到胳膊或者腿,这很正常,摔得多了,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都有。”“60后”分享者L说道。与此相似,“70后”分享者P提到,小时候学骑车正是在不停的摔跤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但自己的女儿并没有这种经历,从来没摔过。“90后”分享者T在回忆童年跟小伙伴一起爬山时,根据山上空旷无人的特点想出了确保伙伴没有走丢的方法是“大喊一声,然后一个一个地回应”。这都是在游戏中才会被激发出的自我保护能力。</h3></br><h3>儿童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尚浅,但人的本能却不容忽视。对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不在于父母防患于未然,让儿童避免进行有安全隐患的活动,而是应该适当放手让儿童尝试,甚至摔跤,让儿童真正意识到受伤时身体的不适,从而由内而外地激发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就像“70后”分享者P所说:“不经历磕磕碰碰,没有遭受伤痛,下次怎么会知道呢?”</h3></br><p data-md5="b2fdd">(二)思维能力的锻炼</h3></br> <h3>对于童年生活物质条件充裕,无处购买或没有太多零钱购买成品玩具的分享者来说,自己兼具着游戏者与玩具制作者的双重身份。废旧的自行车链条、木板、路边的石子、泥巴等都能作为原材料,经过一番制作和打磨后变成玩具。这一过程不仅促成分享者动手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发展。</h3></br><h3>“60后”分享者L在回忆中提到,小时候用木头刻军舰,从形状到高度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刻出来的。这一过程需要儿童将眼前的客体根据脑海中另一客体的样子进行制作,同时需要调动起儿童对另一客体不同细节的记忆,甚至进行发散性的创造活动。制作完成后可能还需要根据制作成品进行修改、改良。“刻出来要找到它的重心,有的一下水就歪了,观察哪边沉下去哪边是浮起来的,就再把底下修一修,找到重心就可以了。”研究表明,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质上都有相应的代表区域,精细灵巧的动作能激发大脑中某些富有创造性的区域,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60后”分享者W对此深有感受,在提及童年时期用泥巴做枪时,既要考虑哪里的土更适用,也要考虑修饰时是采用阴干、风干还是烤干。这些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使他获益匪浅,因为小时候什么都自己动手做,所以长大后遇到需要动手的,只要看看就知道怎么做。他认为,反复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试验实践的过程,如果小时候只看不动,动手能力就得不到提升,思维能力亦是如此。当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时,反之又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以此螺旋循环上升。</h3></br><p data-md5="ae0fc">(三)游戏经验的迁移</h3></br> <h3>认知发展学派将活动看作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认为当儿童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时便能建构知识、形成假设。游戏中,儿童不仅是游戏者,也是经验的组织者。通过不同的游戏,儿童将现有经验整合入已有经验而构建新的认知。</h3></br><h3>水与儿童有着不解之缘,大多数分享者的童年都有与水为伴的时光。有分享者回忆,冬天河上溜冰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若不了解冰面的厚薄程度,则很容易掉进湖里。溜冰前应观察别人,学着在边上先跺跺脚,若站着不行就趴在冰上爬过去。“这就是物理知识中的增大面积减少压强,实际上这对学习物理很有帮助,所以我初中学物理时比较轻松,有部分原因是</h3></br><h3>这些知识在小的时候都接触过。”同样感到对学习物理有帮助的还有“80后”分享者Y。分享者在小时候自己把杯子压在水里、用纸片盖住盛满水的杯子翻过来,这个游戏让分享者很容易就理解物理中的“浮力”。虽然当时还并不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但是因为在童年中确切地经历过,已有的游戏经历在此已然成为了一种参照物,因此可以借助曾经的直观感受促进对知识的理解。</h3></br><p data-md5="9783a">(四)对待朋友的影响</h3></br> <h3>游戏使游戏者形成了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受拥戴的、统领全局的“孩子王”,也有厚积薄发的“小跟班”。无论是“孩子王”还是“小跟班”,想要在群体中长久待下去就需要平衡自己个人意义的实现以及同伴群体的接纳。“60后”分享者S提到,小时候与同伴一起玩时都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及协作意识。“我们在游戏中会主动礼让,不是为了自己争抢,而是大家共同协作。在一起玩的时候,都使劲去玩游戏,像助人为乐、团队精神等,实际上就是从游戏当中培养起来的。”</h3></br><h3>既然儿童是在以游戏为目的的社会群体之中,也必然会彼此间产生分歧而引发冲突。起因或是因为角色的分配不公,或是因为玩具的争抢,或是因为对同伴的维护。轻则“冷战”、拌嘴,重则拳脚相对。但在分享者的口中,与朋友间的冲突并不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过了一天便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一起游戏。冲突不只是一种破坏的力量,它具有群体凝聚、敌意释放、权力制衡与安全阀的功能。[3]</h3></br><h3>在与成人相处时,儿童因为年龄小而受到礼让,但在与同伴相处时,儿童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交往时也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总是用蛮力将得不到同伴的真心认可,甚至可能被同伴排挤出群体;而一味地唯唯诺诺也可能找不到自我价值,并因此郁郁寡欢。若想要成为群体中的“孩子王”,除了有令同伴认可的游戏能力,还需要是同伴所喜爱、信任的。这都是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必经之路。</h3></br><h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持续在个体的整个生命旅程中。儿童间的同伴交往看似稚嫩,却也足以让儿童感受到平等与强势、尊重与不屑、接纳与排斥,甚至信任与背叛等众多人际交往关系。“60后”分享者L感叹道:“如果小时候一直处于‘你骗我我骗你’或‘你耍我我耍你’的状态,往后绝对对人心里存有心眼。”在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中,儿童也会尝试让自己被接纳、受欢迎,逐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