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福海街,位于老市区国平路大观园戏院的后面,南北走向,与国平路平行,整条街仅有百余米,南与亦平里、雨伞街相接,北与镇平路交叉,穿过福合沟旁,便是全市有名的福合埕。“群众”和“新观”两家电影院距离都不远,小公园也近在咫尺,入夜整条国平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福海街又与大观园戏院相挨,戏院侧面两个后门及戏台旁门、电房都朝着福海街,每逢剧团转换道具进出、演出谢幕退场,观众就可以从这条街分散流向各个路口。因此,可以说这条街的兴衰与大观园戏院的起落,有着共同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都在这条老街度过,因此对福海街的每一栋楼房都了如指掌,印象十分深刻。由于,这条街左侧是大观园戏院,右侧是住房建筑,所以,只有单边住房,门牌依次顺序排列1至12号。1号住的是一位叫“阿姑”老妇人;2号住着一对加工粿面制品的夫妻和一双儿女;3至6号是瓦屋结构,直到1959年才由区房管局改建为二层楼,住着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有草药医生、小商小贩、修理单车的店铺职员、工人等;7号是业主“四舍”,3至6号都是他的租户。“四舍”为人善良,自解放前至房屋改建期间,一直都没给住户收过租金;8号至11号基本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的洋楼,三层连天台,四座楼的晒台联通,在当时这样的建筑,可算得上“富人厝”;12号是独立庭院,后门可与福合沟旁相通,12号的左侧是市自来水供应站,整条街和附近居民,都得到这里来排队挑水;水站隔壁便是镇平路药材商店的后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条街有二十几户住着近百人,各阶层人士都有,大家和睦相处,和谐而居,相互照顾,极少发生口角,一片温馨的氛围。不仅如此,就连大观园戏院的员工,也与这条街的居民关系处理得相当好,尽量给予方便照顾。比如,戏院的潮剧开演,街里的戏迷就会搬上竹梯靠在戏院的窗边,免费观看演出;有时小孩还经常跑到戏院的后花园去玩耍,或者在戏院里的楼上楼下追逐、捉迷藏,如遇上小孩爱看的杂技、马戏团和好看的戏,都会悄悄溜进去当免费观众。而戏院的员工也睁一眼,闭一眼。在我童年阶段,这样的事情经常有之,而且我的文化启蒙,还是得益于大观园戏院的演出海报和潮剧台词字幕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我家于1958年就搬离了福海街,但内外祖母两人依旧住在这条街6号的公租房。我每天三餐还得给她们送饭,晚上还得在老屋睡觉,照顾两位老人家。而且在国平路小学读书也方便。一直到我下乡海南回城之后,1975年祖母离世,原居住的房屋被房管局收回,就很少到这条老街来了。然而,我对福海街的老厝边有深厚的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潮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1988年大观园戏院就彻底关门倒闭了,再加上后来台风又把戏院的屋顶掀掉,使之坍塌成为废墟,福海街开始趋向冷落平静。近日,怀旧的情愫使我又想起到童年的旧地。只见整条街人去楼空,破旧不堪,萧条苍凉,满目沧桑,静静地等待着城市改建的到来。不久的将来,这条老街也许被其它名字所代替,这条曾经人来人往的福海街将淹没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城市的记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1-9-16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文刊登于2011年10月6日《汕头特区晚报》第6版“城市记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