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应是寒冷的11月,亦或是受到我们教研活动热情的熏陶,此时仍感觉暧意阵阵扑面而来。嘉积镇第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又如期而至了。</p> <p class="ql-block">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何巧芳副教导以及全体数学老师。本次活动分为四个流程:1.备课组汇报备课思路。2.研究课《口算除法》的展示。3.分年级组按四个维度观课,年级代表做汇报发言。4.沙龙式研讨。</p> 汇报备课思路 <p class="ql-block"> 由黄思花老师汇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备课——口算除法”的备课思路。</p> <p class="ql-block">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学习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研究: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口算除法》备课思路。</p> 研究课展示 <p class="ql-block"> 由陈滢风老师和四(2)班的孩子们一起展示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一课。</p> <p class="ql-block">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和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课时包括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运算,这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这对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的算理及算法已有认识,并能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本课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教学中,陈老师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借助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上课语言亲切,通过学生“说”来提升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学生“说”来培养数学表达能力。诠释了数学教学的魅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p> 按维度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维度的老师代表指出:“在进行除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感悟如何将未知转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还有估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估算的实际意义。陈老师这节课先设计了摆一摆小棒的活动,摆的时候没有问学生一捆有几根,应该是要让学生摆完,老师再帮他移。可以设计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第二维度的老师代表指出:“陈老师课前独立准备了教学设计和课件,学习单等工作,并经过几次试教,在备课组老师的指导下,和备课组老师合作,进一步改进了教学设计和上课课件,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很好,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整节课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用了28分钟,生生互动用了12分钟,生生互动时间较少。班上大多数同学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把口算思路完整表达出来,回答不完整的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补充完整。”</p><p class="ql-block"> 第三维度的老师代表指出:“在探究80除以20的口算方法时,老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口算的呢?学生独立想一想说一说,再汇报交流多样的口算方法,利用小棒图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最后整理归纳口算方法(想乘法算除法,表内除法算除法)。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度较高,在学生的回应话语中,可以听到能够把算理、算法说清楚。在完成学习单后,指名学生反馈中,可以看到口算结果也是正确度较高的,建议:1.展示发言学生的学习单,听者能看到学生原本的做法。2.小棒图要更充分的利用起来,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更直观的理解算理: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p><p class="ql-block"> 第四维度的老师代表指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探索者,使学生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展示有关资料,学生能直观感受学习内容。在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算法掌握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除数是整百整千数的算法,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问题的能力。”</p> 沙龙式研讨 <p class="ql-block"> 课后,陈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 1.借助了小棒图,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但是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操作的时间太少,在教学上处理的比较生硬,不利于学习的顺畅性,以后在计算教学上要加强这方面的设计。2. 由于前面小棒图没有渗透好导致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计算80÷20可以计算先8÷2=4,再算80÷20=4,学生理解就有难度。但是在听完老师们的观课评价后,觉得让学生利用小棒图圈一圈,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充分,在下次上课时会进行改善。3.本课对于学生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没有落实到关注全体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应当注意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设计教学。”</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同学们全情投入,思维活跃,一阵阵掌声,一次次笑声,将课堂不断地推向高潮,老师们在听课、议课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走进学生,争取每节课都给孩子们一个灵动的课堂,一个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