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把握新航向——第九师中区联盟初中语文教师线上教研活动

康志华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施行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各基层学校也多次开展学习培训。11月9日,第九师中区联盟初中语文组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继续新课标研修之旅。 11月9日下午,中区联盟初中语文组全体成员在小白杨中学侯勇老师的组织下,再度解读学习新课标。本次研修活动,用科学比对的思维视角,聚焦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明确新课标的四个变化:落实德育为先;突出能力为重;反映时代精神;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把握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老师们分享了研读“新课标”之后的观点理解,大家专注聆听,积极思考,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汪高婧老师指出,在新课标引领下,要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概括能力,让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张玉田老师主张将课外阅读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分类推荐,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备考性。刘雪红、张潇老师建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化素养导向,因地制宜,在构建学习任务群上多思考,创设最适合学情的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李莉、苏晶晶、王瑜老师均从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表了个人的看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思维,获取参与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要注重对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指导,提高书写的“质”,减少“量”,做到真正的减负。强调个性化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介入,在关注、思索、质疑、解疑、创造等情感体验之后,才能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所以,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侯勇老师对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因考而教,不能忽略了语文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更不能忽略了语文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延伸。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才能够真正立足语文的核心素养。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的解析是我们教师需当深入学习研讨的,更当在每个人的教育教学中得以体现。新课标的探究之旅,中区联盟语文教师们以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的角色与新课标结伴同行,让新理念植根在每一个朴素而又生动的课堂之中,用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绽放出新的风采 。 编辑:康志华<div>初审:孙修建</div><div>终审:刘新玲</div>

新课标

语文

学习

老师

阅读

学生

素养

初中语文

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