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后街行

乡村思语

<p class="ql-block">  霜降终,立冬前,有幸到山河老区后街村逛山访友,特小记以留念。</p><p class="ql-block"> 后街村因村落位于东土河大庙后边,旧时葛万至土河的道路从村中通过,而得名,是抗日时期的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清朝末年后街属泽州府凤台县南乡土河里管辖,1914(民国3年),凤台县更名为晋城县,实行清朝以来的里甲制度,后街与东土河是土河里第一甲。</p> 抗日时期后街村很早就有了党的组织,有著名的抗战时期十姐妹,纺织合作社等。也是当时晋沁县工商局的所在地,地点设在南谷联。<div>  那时的后街村有志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到解放战争结束,共有30多人前后参军报国,涌现出了都付创、 陈铁柱、 陈满建、王水柱、 都安柱、赵小二、陈续文、都群堂8位烈士。<br></div><div> 解放后,后街村在村互助组的基础上带头成立晋城县第一个十户农业合作社:署光农业合作社,后又修建新式舞台。涌现出全国女子劳动模范王志英的先进事迹。</div><div>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的今天,后街村人又修建饮水,道路,街道硬化,修缮古建等工程,为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div><div> 在后街村北有三教佛殿,坐北朝南。据正殿梁架题记,该殿创修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有正殿与东西耳殿,清代建筑风格,现建筑于2018年重新返修。<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后街村北部村界内的山峰高岗上有奶奶庙,该寺三面临水,地理位置十分奇峻,后毁于抗战时期。旧时传每到朝霞初起,云雾缭绕,隐隐约约似一条白龙骤然飞翔。经常引来远近八方乡亲前来虔诚拜佛,一时香火旺盛,因此也叫蟠龙寺。</p><p class="ql-block"> 后寺河位于后街村北部,实为犁川河的下游部分。因在河南部的蟠龙寺后面,故名后寺河。</p><p class="ql-block"> 传说本地一老者在朝为官,想在后寺河上修建连通后街与葛万的桥梁,被一老翁讥讽而作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01年有祖籍南岭乡葛万村的台商郭台铭先生,投资修建了后街至葛万的“万芳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