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皇本纪》《五帝本纪》《夏本纪》</span></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0px;">一、起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文形态。它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文献角度看,早在夏朝,王室就有了记录自已世系的谱牒,商、周王室也有自已的家谱。汉代著名史学大师司马迁根据前人编辑的有关史料,通过实地考察所得,写成《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完整、系统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啻喾、尧、舜等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以及楚王室由始祖而下的本支历代世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同时,司马迁还根据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谱,编成《十二诸侯年表》。遗憾的是,那些原始的家谱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早已失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我们只能见到后人辑佚、整理的部分残本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令人欣慰的是,在传世的甲骨文中,却还保留有世界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和释读,其中关于黄帝十一世系和《史记》记载基本吻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董作宾编著《殷墟文字乙编》中,一件“库1506”的牛肩胛骨,1903年为美国人方法敛收藏,今藏大英博物馆,所载文字是一极为完整的、典型的商代人家族世系。这件家谱一共记录了儿氏家族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也就是说,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有了以表形式记录的家族世系的家谱了。</b></p><p class="ql-block"><b> 需指出的是,殷商以前的家谱世系,只能帝王才有,而诸侯是无谱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夏王朝世系图</span></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0px;">二、发展与演变</b></p><p class="ql-block"><b> 殷商以来,不仅王室有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谱。春秋时期,各国王室的家族事务由政府设置的“宗正”来管理,这其中当然包括王室的家谱编纂。秦代由于时间较短,秦代家谱一般没见记载。汉朝建立后,设置宗正和专门机构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亲贵族谱牒。这些皇亲贵族的谱系现均已亡佚,有关内容只保存在后世的《汉书》和《后汉书》的某些表和列传之中。汉代家谱,见于文献纪载的有《帝王诸侯世谱》20卷,以及《杨雄家牒》、《邓氏官谱》、应劭《风俗通义•氏族篇》和颖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姓谱》等。此外,还有一些碑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东汉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途经之一是“察举”,即根据社会议论来判别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然后决定任用。东汉末年,魏王曹丕在尚书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九品中正制”,分九个等级从士人中选官,它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主要标准。这种选士方法,当时被称为“门选”。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都沿袭这一制度。这种选官制度,保证了门第等级的尊严,以及官僚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也就推动了中国谱牒史上公私修谱的第一个高潮。</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太宗修《氏族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谱牒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隋唐两代的统治者均出身于豪门贵族,因此,门阀制度也很盛行。但与南北朝时期有所不同。一是隋唐开始以科举取士,与门第关系不大;二是经过隋末农民起义,一些士族衰落了,另一批军功贵族崛起,产生了一批新的贵族,构成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家谱的修撰权为官府所垄断。唐代《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元和姓纂》、《皇室永泰谱》、《唐皇玉牒》等,特别是唐显庆四年(659年)修成的《姓氏录》,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入谱。因此,唐代谱牒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即所谓“衣冠谱”。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欧阳修族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代时期,征战不己,权贵大多靠战争升迁,没有什么显赫家世夸耀,加上贵贱变化无常,更替很快,权贵既不愿意,也没有时间来摆家世,排门第,所以,魏晋以来的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了。</b></p><p class="ql-block"><b> 宋朝建立以后,取士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婚姻也很少注重门阀,于是,政府除编修皇室玉牒外,已没有必要再设谱局来编修或收藏其他家谱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仁宗皇佑、至和年间方才得到改变。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苏洵不约而同地编写了各自的家谱,并提出了新的编修原则和具体的方法、体例,使家谱以另一种面目逐步走向繁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苏洵修族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欧、苏体例摒弃了以前不太清楚的祖源,采用史书体例和图表方式,以五世祖为基祖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享年、墓葬等形式的新型家谱,时称“小宗之法”。在欧、苏体例的指导和规范下,宋代民间兴修家谱之风极盛,很多士大夫,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曾肇、许元、黄庭坚、文天祥等,亲自主持了自己家族的家谱纂修。可惜时代久远,宋代所修之谱如今传世的很少,只能从宋人文集和相关论述中了解一些情况。</b></p><p class="ql-block"><b> 辽、金、元三代家谱已基本失传,见之目录记载的也很少。</b></p><p class="ql-block"><b> 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明洪武初,由于政府鼓励家谱的民修,所以,家谱的编修基本普及。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古本”,大多是明清两朝纂修的。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的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必定以古帝王或名人为先祖,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祖源造假现象,清乾隆年间,政府专门为此颁布规定,禁止这种乱攀帝王贵胄的编纂(见笔者《也谈清代谱禁》一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明皇帝世系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明、清时期,特别元末,由于蒙、汉大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加之连年灾荒,造成了大量的流民,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大起义持续了十八年,元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残酷镇压,以及农民起义军之间的厮杀,使大片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明初,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由开始阶段的政府强制性移民发展到尔后的自发移民。</b></p><p class="ql-block"><b> 这次移民一直到清代中叶,前后延续了四百余年。大移民对家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频繁的迁徙忙于安家立命,根本无法顾及家谱的编修。因此,这段时期也是历史上家谱衰落和断档时间最长的时期。</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红楼梦》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几点小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通过上面探讨家谱的起源与家谱的发展演变,我们巳经掌握和了解了家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这些状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b></p><p class="ql-block"><b> 1.上古时期的家谱是帝王世系,夏以前没有诸侯列表和世系。</b></p><p class="ql-block"><b> 2.在殷墟甲骨文以前,还没有发现其他系统性文字,因此,家谱的世系和人名最早只能追溯至殷商甲骨文的记载,或以《史记》记载的世系列表为依据。故除此以外的世系、列表、人名、配氏及文字叙述,是不存在的。</b></p><p class="ql-block"><b> 3.由于年代久远,连年战乱不断,改朝换代,宋以前所修的家谱或由官府保存的家谱几乎遗失殆尽,能流传到今天的古本家谱可以说基本没有,但也不排除民间有极少藏本。</b></p><p class="ql-block"><b> 4.明清时期为家谱的普及期,由于移民潮的影响,也是家谱断档时间最长的时期。这也是移民后裔长期找不到可靠祖源的主要原因。</b></p><p class="ql-block"><b> 以上四点,笔者认为,这是广大家谱爱好者、研究者必须认真对待的原则性意见,也是广大读者用以甄别各家文章的标准性意见,所以,任何考谱都不能脱离中国历史和家谱演变的历史去考谱或撰写家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 执笔:涂纪林</b></p><p class="ql-block"><b> 编辑:涂 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