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文德堂

子虚

<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人生巨变。</p><p class="ql-block"> 苏南故乡情结,特别亲和温馨。苏州尤甚,东山似乎比故乡走得还勤。</p><p class="ql-block"> 庾总与潘总是老朋友,潘总与吾亦是老朋友,老朋友的老朋友,格外投缘,侃起红木,又添亲和。原先结伴去中南半岛游历,因事未成行,这次老朋友们相约专程东山,缘分情由,分外爽心。</p><p class="ql-block"> 苏州人与红木家具特有心灵感应。大户人家藏龙卧虎,中户人家亦然,小户人家略有,合者洋洋,生存了多少年代?沉淀为一堂色彩内蕴的红木家俬。</p><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幻化为一壶碧螺春茶,一张清雅古琴,一把手折纸扇,穿堂款款,迷离恍惚。大环境弘扬气场,小环境生溢氛围。妙在苏州之人,妙在苏式红木。</p><p class="ql-block"> 苏州吳中区东山“文德堂”明清家俱陈列馆共有1200多平方米,前后有三个展厅,馆主庾如林,红木家具厂厂长,当年出资50万买下洞庭商人叶翰甫的私宅,再化200万修旧如旧,前为陈列馆,后为其住家。</p><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人生巨变。庾总1978年当木工,1984年办起旧家具收购商店,借得改革时代浩荡春风,十八年风雨奔波,终成如今气象。</p><p class="ql-block"> 白话说之,收购时乃“卖”的不如“买”的精;办厂时“买”的不如“卖”的精,人精顺势而为,何愁不兴旺发达?</p><p class="ql-block"> 可千流归海,孙悟空再精明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实质上已归社会所有了。庾总对此还是笑眯眯的,恭喜呀恭喜,这是发达者的绝妙归宿呀。</p> <p class="ql-block"> 汉之正脉·明式为宝</p><p class="ql-block"> 明清家具,明代则简洁高雅,汉人之积淀后化繁为简,简中呈美,非品位高绝者,难识其玄妙。清代则繁哨华贵,旗人之政治暴发后极度嚣张,繁中呈美,非虚荣贪恋者,真不识人性扭曲也。</p><p class="ql-block"> 苏州人的文化底蕴,汉之正脉,明式为宝,故称“苏式家具”,或称“苏做”。何谓品相?挑选红木家具有三高招。一是“货卖一張皮”。表皮要干净光滑,透着琥珀样的润泽,还要原装,未经修补,卯榫沒有松动,用料厚实却看似细巧。全品相的,最值收藏。二是“远看形象,近看工艺”,类似品人高矮比例,五官肤色等。三是“一见钟情,久久难忘”,心中铬记,思之浓烈。</p><p class="ql-block"> 二、三是展侃乃一篇人性物性论文。总之,年代久远的红木家具,犹如健康之老人,无老态龙钟之相,显得还是那么红润光泽,活力四射。妙绝之品也。</p> <p class="ql-block">  文德堂工艺传承于苏作,苏作工艺起源自宋以后,历经元、明初,至明代中晚期,苏、吴之地雅俗合流的文化特征逐渐成熟,它是文人意识世俗化的产物,是江南文化、江南手工技艺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经过明清两个时代的洗礼,在明式古典红木家具,清式古典红木家具,更具代表性,根据当下时间潮流底蕴,在苏作工艺更上一层楼,独立创建出了新中式红木家具的特点,既有苏作古典家具,又有明清家具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当代的“苏作工艺”在继承明清古典家具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有很大变化,除了技艺层面上的“精、细、雅、巧”,更注重文化审美的精神层面表达及题材内容所展露的气韵,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p><p class="ql-block"> 二、“苏作工艺”特征:创意新颖、注重立意。秉承明清古典家具,以江南文人画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风格,追求高雅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内涵及挺健雅秀。</p><p class="ql-block"> 三、“苏作工艺”赋予高雅的艺术品位与趣味和追求,彰显出“苏作工艺”明清古典家具 雅、洁、细、巧高度融合的文化特征,传达给观赏者的是回味无穷的意蕴。</p><p class="ql-block"> 四、“苏作工艺”自从明代中叶以后,苏州作为东南沿海大都市,号称“江南首都”,苏州工艺制作的明清古典家具,不但生活奢华,而且引领时尚潮流。</p><p class="ql-block"> 五、“苏作工艺”精于造材,材料考究(主要采用小叶紫檀,老挝红酸枝等优质硬木)</p><p class="ql-block"> 苏州红木家具亦称“苏式家具”,主要以苏州、无锡、常熟等江南为中心的地区制作的红木家具。</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积年积攒,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