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建筑阅读 第六辑 张慕贤

张慕贤

<h3>德国城堡式住宅,建于1926年,淮海中路1311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使用。</h3> <h3>德国式城堡侧面拍摄</h3> <h3>都城饭店,1934年建成,江西中路180号,装饰艺术派风格。</h3> <h3>汉弥尔登大楼,1933年建成,江西中路170号。装修艺术派风格。</h3> <h3>建设大楼,1936年建成,江西中路181号,现代派风格。</h3> <h3>西本愿寺,1931年建造,乍浦路455号,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建筑外观设计和装饰样式仿印度阿旃陀石窟修建,系日本佛教寺院,上海最早的日侨民间组织所在地,除了供佛传教外,还开设学堂。建筑顶部原有的一具狮子雕像及其他部位的浮雕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到彻底破坏。</h3> <h3>虹口救火会,1917年竣工,吴淞路560号,工部局设计,砖木结构,文艺复兴风格,高耸瞭望塔楼是当年附近地区的制高点。</h3> <h3>息焉堂,1929年建成,可乐路17号,邬达克设计,地处上海西郊的天主教堂和外国侨民墓地。</h3> <h3>黄兴旧居,1915年建成,武康路393号,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挚友黄兴的住宅,20世纪初仿古典式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建筑,1916年黄兴在此病逝。</h3> <h3>美国花旗总会,1925年建成,福州路209号,邬达克设计,美洲殖民时期乔治式风格。现为上海金融法院使用。</h3> <h3>金城银行大楼,1926年建成,江西中路200号,新古典主义风格,曾被改为上海市青年宫、福州饭店,现为中国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和上海分行办公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