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应琴友赖平禄先生之邀参加了清流县龙津京剧同乐会活动。看到八、九十岁的陈书耕、蓝永清等老人仍在一板一眼大展歌喉过戏瘾。剧团乐队的开场锣鼓、武打的锣鼓,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有让人穿越到古战场冷兵器激烈战斗的场面和气氛。 这是一个扎根于清流县城关,有着80余年历史的民间同乐团体,能延续至今实属不易。我想起我的叔公邓福照,叔叔邓启荣、邓启和等这些当时风流倜傥的进步青年,当年他们创建了这个民间娱乐平台,从青年唱到中年,再唱到晚年。也听上辈人巫南根先生讲述过京剧同乐会的前世今生。他们虽然早已离世,但我从小就耳闻目睹过同乐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的场面。见证了京剧同乐会的辉煌历程。 清流原无地方戏种,旧时城乡民间庙会均请外地戏班演戏。民国三十年(1941)在各地戏班影响下,清流城厢常集聚一些进步青年,这批青年崇尚气氛浓郁的京剧场面,经过邓福照、谢存青、王传三等人发起,就有江映星、裴广仁、裴学诚、曾承勋、雷瑞吉、汤圣明、范必应、邹学富、刘汉增、吴佛仙、曾广珠、张玉棠、高瑞源等20余位青年参加京剧社,公推邓福照为理事。取名:清流县城关青年京剧社。 成立剧社后,延师教戏。教戏多在晚上,偶尔也白天排练。曾借用城关阳氏家庙等地为学戏场所。每到掌灯时分,戏友前前后后地来,有的练身段,有的吊嗓子,有的操琴。师傅教一个剧目,唤角色上场,复式教学。从念、唱、做、打按人物出场次序,师傅口唱京胡过门,哼击鼓捶锣,双手比划,传身段,教步法,授台词,教剧目,场面很是热闹。 演戏登场要有戏装。剧社采取新置和借用办法,大家凑钱在缝衣店加工青、黑颜色长袍戏装,用纸剪上四方图案的“黼子”,贴在戏袍的前胸后背,便是朝廷“官服”。扮老生要带须,把铁丝扭成“U”形,系上苎麻,本色或染成黑色,挂带起来俨然象个须生。舞台道具刀枪剑戟,都是自己动手,用竹木加工削制而成。 首演地点在县城隍庙(今文化街)。人夜,观众熙熙攘攘进场。戏台没有帷幕也没有布景,后台有化装间,前后台交接处左右有门,供演员出场、进场,戏台中央摆一小条桌,两张靠背椅。露天看戏,有的自己带凳来坐。台前挂起煤油汽灯。演出了《红銮禧》《武家坡》《三娘教子》《玉堂春》等折子戏。散场了几个戏迷还不舍离去,似乎还没有看过瘾,一直翘首后台看演员卸装。有段时间,学生、职员和店员中的戏迷,上街或在家总爱嘴边哼哼:“一马离了西凉界”“苏三离了洪洞县……”可见,京剧为广大群众喜闻乐道。 青年京剧社成立以来,戏装无法满足演出需要。时有嫁到永安安砂的雷梅素女士回来清流探亲,在观看青年京剧社演出后叹息道:“戏唱得好,可惜没有戏装”。事后,雷梅素女士为剧社提供一则消息:浙江某戏班因种种原因戏团在安砂散伙,整台戏装有出卖。条件要以物易物,讨价还价最后敲定55担谷,换给全部戏装。剧社动员赖鸿基、王载福、张璞、陈才生、邱富旺、曾任忠等地方绅士解囊捐助。一个月后55担谷有了眉目,大家急盼着早日换回戏箱。<br>从清流至安砂120华里,要爬山越岭。于是安排人沿九龙溪村庄收买稻谷 就地砻成糙米,经九龙十八滩水运到安砂,双方交货顺利办妥互换手续。戏箱是一站一站接回,沙芜到安砂接,梓材坑到沙芜接,嵩口到梓材坑接,最后戏友抬回县城。在沙芜、梓材坑、嵩口各公演一场,表示对当地援助劳力的酬谢,戏友也受到当地村民热情款待。 剧社有了戏装,好似如虎添翼,宛若锦上添花。众说:这才像个剧社演出的样子。经开箱清点,盔、袍、裤、甲珠光宝气,靴、帽、衫、裙琳琅满目,有七、八成新色,从头到脚行当,计15只箱一应俱全。每只箱白铁皮做成,四周有木框,底部有垫架,可防雨便搬运。另有一只长形靶子箱,内有棍、棒、刀、剑、弓、箭等道具,连孙悟空使的金箍棒也是锃亮锃亮的小铜棍,舞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br>民国34-38年(1945-1949)剧社进入全盛时期。县城各界戏迷达70余人之众,戏目学会不少,折子戏60余出,传本戏近20种。自从购置了戏箱,青年京剧社名气日盛,邻县宁化、明溪相继邀请赴演。民国34年(1945)宁化庙会期间曾与当地同行比试过戏艺,赢得观众爆满掌声不绝。到过宁化的乡村安乐、陈坊、谢坊、坑口、黄地桥演出,本县的嵩口、嵩溪、沙芜、梓材坑、林畲也有剧社的足迹。<br>剧社最小的戏友苏云红、裴慎行,登台演《小放牛》时才十二、三岁,满身童真和稚气,演出很生动博得台下阵阵掌声。早年学生时代就爱好京剧的邓启和去宁化赴会期演出,在《狸猫换太子》剧中饰“寇珠”崭露头角,博得台下阵阵彩声,观众评说扮寇珠演的第一名。裴学诚正当青年,英俊潇洒,面貌肤色,身材俱具旦角优点,且有天赋嗓子好,表演出典型的正派女性。被戏迷赞誉为“清流的梅兰芳”。戏友邓启荣扮相好,戏路广,嗓音清纯、甜美,能演旦角生角,还是操琴能手。净角裴广仁唱腔清亮,韵味淳厚。他操琴能聚精会神注目演员,姿态抑扬挫顿,能稳定地衬托角色的运腔换气,可以听出拉跟唱那种水乳交融的紧密合作神态来,是演出者理想的伙伴。余汉以扮老生著称,行腔善用高亢之音,音量奔放,舞台动作准确熟练,一出场就在雍容大雅之中给人以肃穆,沉稳之感觉,堪称剧社主角。旦角江映星是剧社受人尊重的人物,早年嗓子深沉、悦耳,余音绕梁。他接了谢存青的打击乐器的班,改司鼓指挥若定,能操纵舞台角色,与演员同呼吸。彩旦邓福照,汤圣明戏路广,汤圣明还是剧社唯一的锁呐伴奏师。可谓“55担谷”成就了清流京剧的辉煌。剧社也由“清流县城关青年京剧社”改名为“清流县城关业余京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城关京剧团经常受邀演出。县里召开扩干会议、庆功会议,有安排文娱节目时都在人民会议厅演出。1956年县成立有线广播站后,剧团演员、乐师常受广播站邀请录音,于每周“农村文化生活”节目清唱(伴奏)广播,知名度不减当年。是年,清流县举办第一届戏曲会演,城关京剧团作为全县七个剧团之一参加了会演。剧团受命派出江映星、邓启荣、汤圣明、范必应、伍海水(女)、邹学富等人组成清流代表队参加龙岩地区民间戏曲汇演,清流代表队演出的《花鼓)获奖,邓启荣获第一名演员奖。<br>“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演出。剧团财产也在劫难逃,戏箱大部分散失,损失价值不下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京剧团好似枯木逢春焕发生机。各级领导鼓励剧团恢复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1980年重新整理剧团添置戏装继续演出传统剧目。恢复演出活动去了嵩溪、大横溪、廖武、田源巡回演出。1981年首次出省赴江西石城县以及石城的乡、村公演一个多月。<br>1992年社会团体登记时更名为“清流县龙津京剧同乐会”。推选民间歌手杨维仁同志为理事会长。会员有35人。近年来,活动进一步规范,每周一、三、六日上午在活动室开展唱京戏活动。由翠园社区、城东村委会、城关老人协会提供活动场所,排练演唱,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兄弟县市进行弘扬国粹艺术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br>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韶华不负,未来可期。清流县龙津京剧同乐会成立80余年来,将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广大群众之中,演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戏曲作品,在清流赢得了广泛赞誉。祝愿京剧同乐会的戏迷票友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劲,越唱越开心,越来越年轻。<br><br><b>文:邓煌生 </b><div><b>图:吴传义</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