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暮色伴随着我们从伦敦飞往苏格兰第三大城市阿伯丁 (Aberdeen)。阿伯丁位于苏格兰东北部的北海之滨,是阿伯丁郡的首府和英国北方重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东北锁钥</b></p><p class="ql-block">阿伯丁原为北方古老的渔业,造船,造纸和贸易中心。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影响,促使英国下决心在风高浪急的北海开发油气田。此后阿伯丁迅速发展成为 “欧洲能源之都”,并拥有欧洲最大的直升机机场。</p><p class="ql-block">飞机降落时,已是华灯初上。出机场后,经路边巡警指点,得知行前预订的旅馆居然近在咫尺。欣然入住,一夜无话。</p><p class="ql-block">清晨即起,但见艳阳高照。从旅馆旁的车行取出预定的租车入城。</p><p class="ql-block">漫步街头,只听见路边 pub 里传出时低时高的阵阵欢笑声。这几天恰好是欧洲足球冠军联赛的小组比赛。随便走进一家,但见满屋都是兴奋不已的苏格兰小伙子们在饮酒观球,气氛热烈非常。</p><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北海岸边的骄阳晒得人有些慵懒。这里盛产花岗岩,是久负盛名的 Granite City。晴空下抬眼望去,城市建筑中富含云母的浅灰色石墙折射日晖,闪烁着细微的银色光芒。</p><p class="ql-block">此地所产的优质石料被广泛用于建造当地民宅和公共建筑。同时它还被运去英格兰,建造了那名扬天下的伦敦议会大厦,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和海德公园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 阿伯丁街头银色的大厦 - City Council Building</p> <p class="ql-block">图2. 海边街头小馆</p> <p class="ql-block">阿伯丁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自中世纪以来,这里就是英伦诸岛北方的文化中心。英国最古老的六所大学,除牛津剑桥在英格兰外,其他四所都在苏格兰;其中的阿伯丁大学,就在阿伯丁城内。该校在其校友和教授中孕育出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阿伯丁与苏格兰的独立、英国内战、光荣革命,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以前对此仅仅略知一二,如断线珍珠,未能成串。这次趁此良机,将其一一穿连起来,让历史的踪迹变得更加清晰可寻。融吃喝玩乐于学习与记忆之中。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勇敢的心</b></p><p class="ql-block">苏格兰王国初创于九世纪 (843年)。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国王由于子嗣断续,王位一时空缺。诸侯蜂起相争,内乱频生。群雄在相持不下之际,转而请求南方邻国英格兰调解。</p><p class="ql-block">“Scotland is my land!” 此举正中英王<b>爱德华一世</b> (Edward I of England)下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早已垂涎于苏格兰土地和财富的爱德华一世趁机率兵入侵,并强迫苏格兰贵族们效忠臣服于他。此举引起苏格兰各大氏族的强烈反对,<b>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b> (1296-1328) 因此而爆发。</p><p class="ql-block">战端初起。训练有素的英军倚仗兵力和装备优势,一路烧杀,攻城掠地。势单力薄的苏格兰民军接连败退。</p><p class="ql-block">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骑士<b>威廉·华莱士 </b>(William Wallace, 1270-1305) 拔剑挺身而起,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游说并联合苏格兰各氏族兵力,在南部斯特灵桥 (Stirling Bridge) 与英军对峙,并利用地形优势,以弱胜强,大败骄横的英军。</p><p class="ql-block">但英军毕竟强悍。在爱德华一世的统帅下已经具有步兵、轻重装骑兵、长弓手、和水兵等多兵种/军种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英王还兼以头衔、封地和金钱为诱饵,用扣留的人质相威胁,分化瓦解收买苏格兰各路贵族。华莱士独木难支, 陷入逆境。独立战争一时落入低潮。</p><p class="ql-block">1305年,华莱士被一位苏格兰贵族出卖,被俘后被押往伦敦。酷爱自由的华莱士拒绝认罪忏悔,被处以极刑后肢解斩首。他的头颅被刺在长矛锋尖,示众于伦敦桥上,残肢则被送往四方,恐嚇苏格兰民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3. 威廉· 华莱士 (Sir. William Wallace)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但大出英王预料。华莱士的惨死不仅未能震慑苏格兰人,反而激励起他们更加强烈的反抗。战争初期曾左右摇摆,还被迫对英王俯首称臣的苏格兰王位争夺者之一,<b>罗伯特·布鲁斯</b>伯爵 (Robert the Bruce, 1274-1329) 再次揭竿而起,重新点燃争取独立的火炬。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率军攻克了</span>英军重兵把守的阿伯丁城堡和多处其它要塞,并将其付之一炬。</p><p class="ql-block">艰苦卓绝的苏格兰独立战争持续了三十二年!其间布鲁斯伯爵也曾经历过像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抗联领袖杨靖宇将军那样,独身一人在冰天雪地里被叛徒追杀的极端困境。</p><p class="ql-block">置死地而后生。苏格兰军在布鲁斯率领下从绝地奋起,愈战愈勇。焦头烂额的英军接连失利。</p><p class="ql-block">苦尽甘来。1328年,英王被迫签约承认苏格兰为主权独立国家。Robert the Bruce 最终获得了苏格兰王位,被部众们赞誉为 “勇敢的心“。</p><p class="ql-block">还值得一提的是,布鲁斯伯爵虽然统领苏格兰大军转战南北,赢得王国独立,却始终没有替自己留下一处私人城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4. 勇敢的心 - Robert the Bruce, 苏格兰独立战争胜利后的国王罗伯特一世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华莱士和布鲁斯二人遭遇不同,故事令人唏嘘。但是在苏格兰人的心目中,无论失败或成功、争取独立的战斗或长或短、个人和家族身份或低或高、所选择的救国道路或直或曲,他们都同样受人敬仰,被视为苏格兰伟大的民族英雄,被世代传颂。</p><p class="ql-block">车轮缓缓碾过石块砌成的中世纪小街。路旁林间的欧洲山雀唧唧啾啾地鸣唱着晨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圣·玛查教堂</b></p><p class="ql-block">我们寻访了老城区内的圣·玛查教堂 (St. Marcha’s cathedral)。虽经历过战火焚烧,教堂里仍然幸存着十五世纪的橡木天花板,上面镶嵌着八百年来苏格兰各古老氏族的族徽。华莱士那只被英人砍下的左臂,在阿伯丁被示众后,就埋葬在这所教堂的高墙之下。我们走到墙边,向为了苏格兰的独立自由而献出生命的威廉·华莱士默默地致以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5. 圣·玛查教堂墓地</p> <p class="ql-block">图6. 经历了八百年岁月的橡木天花板上还保留着着苏格兰各古老氏族的族徽</p> <p class="ql-block">图7. 晨光透过教堂的花窗,照在古老的神龛上。</p> <p class="ql-block">图8. 五角星标记处的墙下埋葬着威廉·华莱士的遗骸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b>高地士兵</b></p><p class="ql-block">车头转向新城区。从联合大街向东,我们来到城堡之门 (Castlegate) 广场。广场东面矗立着用花岗岩重建的阿伯丁城堡大门,俯瞰着广场中两位威风凛凛的苏格兰高地兵士纪念碑。碑座上矗立着两位古时和现代战士的铜像。他们穿越时空,相互辉映,象征着捍卫家园的钢铁意志与世长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9. 苏格兰高地战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图10. 古今战友并肩穿越时空。纪念碑红色花岗岩底座上镌刻着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对该团的溢美之辞:“……此乃世上最优秀之步兵团“。</p> <p class="ql-block">图11. 城堡之门广场上的遊客</p> <p class="ql-block">苏格兰高地人自古以来就以勇猛善战著称于世。他们不仅在一战二战中战绩彪炳,而且早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期间就已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当时英军兵力不足,要求高地人支援。苏格兰的亚历山大·戈登公爵立即组织了 Gordon Highlanders (戈登高地人) 步兵团,投于威灵顿公爵麾下对法作战。该团一入列即成英军精锐,参加了滑铁卢战役。此战击败拿破仑,免除了欧洲帝王们的心头大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2. 行进中的高地人风笛手吹奏《Scotland the Brave》 </p> <p class="ql-block">绿叶红花。英国国王<b>查尔斯三世</b>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担任过该团上校团长。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对当年的王储而言,是一个颇为恰当的军职。因为他的老家<b>巴尔莫勒尔城堡</b> (Balmoral Castle) 就位于苏格兰高地。从阿伯丁开车向西走公路A93,一个小时就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3. 年轻时的英国王子查尔斯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图14. 戈登高地人步兵团两杠三花的王子团长查尔斯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Chinese” Gordon</b></p><p class="ql-block">看着镌刻在花岗岩里高地人步兵团的冠名 Gorden,我的脑海中随即浮起一个疑问:这位步兵团创立者戈登和那位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恶名的英国人 “Chinese Gordon” 是否有亲属关系?</p><p class="ql-block">答案是否定的。后者名叫 Charles G. Gordon (1833-1885),并非苏格兰人。他在太平天国时期 (1851-1864) 去过中国,纠集了一帮雇佣兵自诩 “常胜军“,替清廷镇压太平军。他不仅率军攻占了常州和苏州等要地,而且还参与过火烧圆明园。</p><p class="ql-block">因为李鸿章在攻克苏州后违约杀死了太平军诸降将,戈登与其翻脸,差点要毙了李中堂。同时他还婉拒了同治皇帝赏赐的金银,但留下了黄马褂,认为它可与英国最高荣誉的嘉德勋章媲美。戈登随后解散 “常胜军”,离开了中国。</p><p class="ql-block">此人由于这段经历被西方人称为 “Chinese” 戈登。他后来又去喀土穆担任过苏丹总督,被起义的苏丹人所杀。这个故事有点偏题了。且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5. 穿着同治皇帝钦赐黄马褂的常州提督戈登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图16. 后人所绘戈登在喀土穆被苏丹人杀死的场面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b>古堡邓诺塔</b></p><p class="ql-block">离阿伯丁城南不远的北海边有一个幽静的小村 Stonehaven。村外有座邓诺塔城堡 (<b>Dunnottar Castle</b>) 遗址。此古堡似半岛一般孤悬于海岸线边,耸立于数十公尺高的悬崖绝壁之上。它三面临海,仅有一条连接陆地的小路可攀援而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7.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p> <p class="ql-block">图18. 阴云笼罩下的邓诺塔古堡遗址</p> <p class="ql-block">图19. 山路蜿蜒向天边</p> <p class="ql-block">该堡建于中世纪初期,原用以抵御北欧海盗丹麦人的入侵。在苏格兰独立战争和英国内战中,这里是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威廉·华莱士和罗伯特·布鲁斯都在此与英军激战过。据说华莱士还在此处烧死过两千被关押在教堂里的英军。</p><p class="ql-block">对于苏格兰人而言,让邓诺塔城堡名扬天下的并非仅仅是这些战事,更还有它捍卫 “苏格兰的荣耀” (The Honours of Scotland) 之宝贵经历。在战争岁月里,这里曾经藏匿过缀满珠宝的苏格兰王冠,宝剑和权杖,免其落入英军之手。</p><p class="ql-block">如今这是大不列颠诸岛历经数百年烽火战乱后幸存下来的唯一古老王权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0. “苏格兰的荣耀” (The Honours of Scotland), 苏格兰的王权标志。现存于爱丁堡城堡中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图21. 2011年苏格兰议会皇家开幕式。女王参加皇冠迎请仪式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此事关系到十七世纪的<b>英国内战</b> (English Civil War) 。这是指 1642至1651年发生在英格兰王国 “议会派” 与“ 保王派” 之间,聚焦于国家管理体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和武装冲突。</p><p class="ql-block">长话短说。此时的<b>英王查理一世</b> (Charles I, 1600-1649) 拒绝遵守《<b>1215年大宪章</b>,the Great Charter》中有关限制王权的条款,鼓吹 “君权神授“ (Divine right of kings),独断专行,反对国会,还派军队进攻国会。国会军随即反击,击败了保皇军,并俘虏了查理一世。经国会审判后以叛国罪论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王被斩首,</span>王冠被砸碎,天下大惊!</p><p class="ql-block">国会军领袖<b>奥利弗·克伦威尔</b>率众推翻王权专制,以 “护国公” (Lord Protector) 自诩施行统治 (1653-1658),建立了共和制的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邦联“。大权独揽,一时间他成了无冕之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2. 伦敦英国议会院内奥利弗· 克伦威尔 (1599-1658)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此时有人密报,苏格兰王冠还藏匿于邓诺塔堡中!克伦威尔闻讯后立即派兵包围城堡,试图夺取王冠。但守城军民拒绝交出,并且在英军破城之前将王冠秘密运走。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它被藏在附近一个小村庄内达11年之久。苏格兰人很是以此为自豪。</p><p class="ql-block">国会与专制王权的争斗没有因为查理一世被斩首而消停……</p><p class="ql-block">1688年英国发生了 “<b>光荣革命</b>”。此时的国王<b>詹姆士七世及二世</b> (James VII and II) 因为厉行君主专制、尊崇天主教,采取残酷打压<b>基督新教</b> (Protestant) 的宗教政策,遭到英国臣民的强烈反对。拥护国会的人们于是废黜了反对国会的国王。</p><p class="ql-block">为何这位詹姆士国王被称为 “七世及二世”?因为他身兼二职:既是苏格兰王国的国王詹七世,又是英格兰和爱尔兰王国的国王詹二世。此时的英国,爱尔兰和苏格兰三王国虽然已经组成了 “共主邦联“,但还未正式成立联合王国 (the United Kingdom)。</p><p class="ql-block">这次革命迫使英王退位流亡海外。国会既没流血,君主也未断头。大家都感到非常之 “光荣”!革命由此得名。这位倒霉的詹姆士七世和二世成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国王。</p><p class="ql-block">但是在苏格兰,废王和他儿子还有着众多天主教支持者 (<b>雅各布派,</b> the Jacobites; 也称<b>詹姆士党</b>)。他们一直试图复辟,在1689 至1745 年的半个多世纪里多次起兵反叛,与反复辟的国会军实行拉锯战。邓诺塔城堡再次上演了若干场战争大戏。 </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城堡最终的衰落迎来了英国的和平。参与保王党叛乱的最后一位伯爵自觉大势已去,放弃了自己的头衔和领地。邓诺塔城堡从此失去了它存在的军事意义,摇身一变成为了历史的遗迹和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3. 东临古堡,以观沧海</p> <p class="ql-block">至此,以断头流血开始的英国内战,却以光荣革命的议会胜利而告终。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b>1689年权利法案</b> 】(Bill of Rights 1689),从而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石。国王被废黜终结了在英国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政治动乱和宗教冲突,确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准则:国家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p><p class="ql-block">高屋建瓴。新生的立宪政体对于腐朽专制的优势,使得后来崛起的联合王国早于大多数欧洲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率先<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span>。让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在十八至十九世纪走上了 “日不落” 的大道。</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依靠战争和杀戮来获取王位和扩张领土的时代已经过去。日出日落。昔日的大英帝国如今已是流水落花。但它拥有的这段历史,以及它对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依然可以让后人有不尽的思索和回味……</p><p class="ql-block">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夕阳西下。我站在邓诺塔古堡旁,耳闻阵阵海涛声传来。迎着海风,我们静静地遥望远处北海海面上那隐约可见的白色发电风车群和深色的油井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4. 临岸听涛</p> <p class="ql-block">悬崖边一位素不相识的英国旅行者不无好奇地询问我们自何处来?欲往何处去?为何要来苏格兰,尤其是阿伯丁郡中的 Stonehaven 这一隅偏远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5. 芝加哥遊人</p> <p class="ql-block">我告诉那位孤独的伦敦遊客,我们来自芝加哥,因喜欢了解历史,尤其是像联合王国这样有趣的历史 (这里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而来遊访。这些历史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残酷的圈地运动和殖民主义,还有自由大宪章、光荣革命、议会民主制度、工业革命和现代社会的黎明。</p><p class="ql-block">友好的陌生人微笑点头与我们道别。天色渐晚,暮色携着丝丝细雨从东方缓缓袭来。我们漫步走回海岸高处的停车场。那里已经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此时西边的夕阳正慢慢坠落于天际处的一朵朵彩云之后,给它们镶嵌了道道金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26. 夕阳斜照下的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离去。回望那余晖斜照的古堡断壁残垣,我在心中默默祝愿:望人类之间的残暴杀戮早日终止,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以及科技文化的发展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b>1689年权利法案】主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英国人民拥有不可被剥夺的民事与政治权利,包括:</p><p class="ql-block">* 国王不得干涉法律;</p><p class="ql-block">* 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維持常备军;</p><p class="ql-block">* 非經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p><p class="ql-block">* 人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人民有配帶武器以用于自卫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p><p class="ql-block">* 人民有不遭受残酷与非常惩罚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人民有在未经审判的情況下不被課以罚金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国王必須定期召开议会;</p><p class="ql-block">* 国王的一些行为已经违反上述约定,因此被认为是非法的;</p><p class="ql-block">* 因 “光荣革命” 而逃离英國的詹姆士七世/二世被宣布退位;</p><p class="ql-block">* 罗马天主教徒不具有继承王位的资格;</p><p class="ql-block">* 威廉与玛丽是国王的继承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信息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The E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11/8,后记于芝加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