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 2021-2023 年度中学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资格培训集中研修活动纪实

陌上,曼陀罗

<p class="ql-block">  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1-2023 年度中小学幼儿园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及《海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 2022 年海南省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项目任务清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海南省 2021-2023 年度中学信息技术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及王和鹏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成员于2022 年11 月7日至 11月 9日在海口国兴中学参加了“‘双新’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教学风格的理解、实践与探索”主题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流程安排如下:</p> 第一项 讲座报告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立冬节气,海南盛景如春。</p> <p class="ql-block">  11 月7日下午14:30,我们相聚于海南国兴中学,在图书馆三楼的会议室开展研修活动。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和鹏老师首先对2021-2023 年度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作《基于名师成长的理解:走向教学主张》的讲座报告。</p><p class="ql-block"> 王和鹏老师从工作室建设目标、理念、具体规划、措施等出发,对工作室进行介绍,回顾历次活动:谈教师的个性与共性发展,并通过个性分析、课堂观察等寻找个人发展的增长点,做“四有老师”。其次从教学案例的设计,指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同时,对工作室成员开展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重构、项目式学习、逆向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基于课堂观察的观课议课等活动作了点评。最后,介绍了教学风格的特点和类型,谈成尚荣的“教学风格不是炫技和表演,它有自己的内核,这就是思想(主张)”。并提出:厚植基本功,立足教学技能提升,通过归纳和演绎路径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张)。并分享了工作室成员们的实践体会和教学主张,鼓励大家从教学主张的凝练中实现专业提升,拥有自塑之光,能感应发电也能自感发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场讲座是省级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徐强老师带来的《“双新”背景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教师成长》。</p> <p class="ql-block">  徐强老师首先谈育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调整。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不能抛开时代的宏观视角去研究教育的本质。提出一线教师要成长,不是看写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是在课堂上上好每一节课,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去获得成长的灵感和积累。并从小故事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认为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的,要辩证地看待成长途中的一些问题,学会多角度、多维度辩证的思考,相信聚沙成塔和厚积薄发的力量。接着,徐老师通过国家对新课标的修订、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历程、课程标准结构变化、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阐述,明确“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和“以德为先”的重要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四有好老师”培养“三有好学生“。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站在学习中心的角度,创建真实情境开展教学并落实核心素养。徐老师还谈了自己“简 悦”的教学主张:“简”是过程简化、明了,指向目标;“悦”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愉悦地学习知识。这样才是有趣有味有用有温度的新时代课堂。最后徐老师建议我们对待学习,要温故知新、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积土成山,鼓励我们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阵地,不断促进自我的成长和提升。</p> 第二项 课例分享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8日上午08:40在海南国兴中学综合楼计算机教室开展课例分享活动,由工作坊的王蔚芈老师主持。第一节展示课是海南中学岳水平老师带来的《认识高考标准分——电子表格数据计算》。岳水平老师通过创建真实情境,以海南高考单科原始分数是如何换算的进行导入,设计3个活动:体验数学计算——计算分数段人数——图表制作,层层推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到利用电子表格计算进行对比,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关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沉稳大方,对教材知识体系理解有深度和广度,在任务活动中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用活动牵拉学生思维,有效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海南华侨中学的邱秋霞老师带来的《进制之间的转换》。邱老师首先利用游戏“读心术”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思维状态,适时揭开课题。其次布置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观看微课学习并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的方法。然后制作猜生肖或星座编程游戏,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让学生完成网络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适时点评,查漏补缺。邱老师有意识地创造欢乐、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每个教学环节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p> 第三项 教学风格理解与实践分享 <p class="ql-block">  首先岳水平老师对自己的课例设计和教学风格进行分享。岳老师谈自己对课例的构思,通过一个项目把对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课堂,实现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算法与程序实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整个框架的构建,从而完成问题要解决、数据要处理、电子表格如何处理、程序如何处理、软件(系统)如何实现、软件(系统)运行安全如何保障的学习。把课堂中一个个知识重难点化解成一件件学生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岳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课要解决问题,技术当是为生活、学习服务的,要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其次邱秋霞老师也谈了自己对课例的打磨和对教学风格的理解。邱老师谈自己创建课堂情境时,都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对学生有所帮助的,再用创造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苦漫学海变为乐游学海。课例的设计思路是从基础技能,基础知识出发,通过问题的解决,用心灵魔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分散到教学环节当中,各个击破,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在学生学习层面,以学案和微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出观点:将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堂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从导入到课堂环节设计,有条有理,任务活动,过渡自然,组织有序,呈现独有的技术美,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设计有精炼,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下一步引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思维的培养,知识构建和体验构建到位。两位老师各自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非常精彩!</p> <p class="ql-block">  有魅力的教师,必定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地张扬自己的特长,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或幽默的谐趣型,或收放自如的潇洒型,或严谨踏实的治学型,或涉笔成趣的作家型,或学富五车的博学型。可以说,一百个成功的教师,就有一百种鲜明特色的个性魅力。在本次课例分享中,岳水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沉稳大方,是一名兼具理智型和技巧型风格的老师。邱秋霞老师课堂氛围活泼,是表演型、谐趣型、导演型等多种教学风格相融合的混融型老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而我们也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挖掘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不同的特色课堂。</p> 第四项 科技活动与个人学习分享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昌江中学的张朝华老师分享了《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趣味编程》。张朝华老师通过科技教育团队简介、什么是高阶思维、为什么要培养高阶思维、如何实施高阶思维的培养、课程体系等五个方面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高阶思维编程项目是如何精心设置课程体系的,如在小学一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设计里就有乐高机器人、Scratch编程、Python、树莓派、3D等学习内容。同时,分享了林风龙老师的许多课例,展现了昌江中学在科技活动方面的行动力以及技术老师对教育事业饱满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琼山华侨中学的吴菁老师带来的《APP lnventor教学分享》。吴菁老师从选择APP lnventor的原因、开设条件 、课程规划+个人学习等方面进行分享。在对APP lnventor进行长达一年的观察和不断地思考后,指出为什么要选择APP lnventor开设课程,并介绍了四个层面的课程规划:一、基本组件学习,温度转换器、计算成绩等级……二、编程实践,水果配对、打地鼠;三、App Inventor和Arduino;四、App Inventor和Web等。并对以此获得的成果进行分享,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计算思维、逻辑思维,还要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契合时代的创新课程教育,探索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p> 第五项 课例分享与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8日下午,我们继续在海南国兴中学图书馆的会议室开展课例分享与专题讲座活动。湖北省特级教师陆优君老师给我们作题为《互联网时代我们怎样当老师》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陆优君老师围绕互联网时代的背景、智能时代对教师的挑战、结合具体实践案例、阐述互联网思维推动信息科技教学融合创新、新时代呼唤教师的改变与觉醒等方面与我们进行分享。主要从极致思维、体验为王、用户至上、迭代升级、颠覆式创新、跨界混搭、整体思维等层面探讨互联网+教育下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建议我们可从公开课、专题讲座、论文、课题等方面开展研究,选好最适合自己的”赛道“,实现”弯道超车“,突破自己,从专业教师——专家型管理者——设计规划师实现晋级。并推荐书目《大数据时代》、《深度学习》、《未来学校》、《静悄悄的革命》等给大家阅读,倡导终身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自我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9日,受疫情的影响,活动调整为晚上19:30通过腾讯会议方式进行线上交流研讨。本次线上学习活动由徐强主任主持,邀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朱彩兰教授,作题为《“双减”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朱彩兰教授从教学情境、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育人价值、教学研究等七方面为我们做了清晰的阐述。《红绿灯》等真实问题教学情境案例,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和世界的联系,说明真实性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迁移和升华。《数据收集与处理》、《设计异形笔筒》等案例清晰的分析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定位与落实。项目式教学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任务、项目交流评价的形式开展学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培养。教学策略直接建构设计思维,循序渐进、把握规律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学会分析,从挫折中学习。多元化的评价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使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形成统一的整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数字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积累与方法创新,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和伦理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仅是教学者、学习者,同时还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最终将研究转化凝练为课题和论文。两个小时的分享,诸多的课例让我们回味无穷,朱教授在整个分享中传递的课程设计、教育理念则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学习反思不知倦,培训结束意犹酣。至此,本次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但学习并未止步。通过本次高规格的培训,我们对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更是为“双新”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探索开拓了新的思路,让我们对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个人教学风格的塑造,自身专业的提升,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 冬始万物藏,蓄力再出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凡成大家者,必经漫长自塑”,不啻微芒,方能造炬成阳。在成长的路上,唯有上下求索,迭代升级,步步坚实,行稳致远,才能学有所获。让我们用坚持与热爱,做技艺兼修的新时代教师,在海南的自贸港里,乘风破浪,在诗意的教育生涯中,轻舞飞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阅:全体成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全体成员</span></p>

教学

老师

学习

学生

课堂

教学风格

分享

课例

思维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