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是和学生一起等待绽放的花儿,冰心曾说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未来。因为教师不仅得装满一桶水,更需要点亮一盏灯!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将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更好地反思提高、整合资源,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科创团队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在芦溪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芦溪县综合实践科创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10月13日上午在上埠镇中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芦溪县综合实践科创教育经验分享交流会”。线下参与人员有名师工作室和未来已来团队部分成员。同时通过分享线上直播链接同步到“2020芦溪县创新创客骨干教师群”“萍聚京城”等微信群,在芦溪教育系统及全市教育同仁面前大力推广。</p> <p class="ql-block">一、承办单位领导致词</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承办单位上埠镇中学章金龙副校长致欢迎词,他希望老师们起始于辛勤耕耘,收结于桃李芬芳,最后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二、工作室负责人作启动性发言</p><p class="ql-block"> 接着由芦溪县综合实践科创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未来已来团队负责人周元桃老师发表活动启动讲话。他先简单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和未来已来科创团队结构,接着介绍了各位分享专家,最后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形式。他表示:我们一群兴趣相投、志同道合、有情怀的科技创新人一定会共同提高,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三、经验分享</p><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项:经验分享。今天出席分享的成员来自于名师工作室成员、萍聚京城“未来已来”团队成员及本县中小学副校长和老师,是芦溪县教育局和学校共同培养成长起来的本土综合实践科创专家雏形。分享活动分为两部分,上半场分享人工智能教学经验,下半场分享创新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专利申请经验。</p> <p class="ql-block">1.《创新、人工智能、无人机编程》分享</p><p class="ql-block"> 上埠镇中学周元桃老师以“风车”为主题进行案例展示。他从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意的生成和主题的选取、课堂控制创意场的建立、创意的物化、无人机编程及注意事项几个维度进行分享,通过人工智能教学教会学生加入人工智能元素、各种积木和代码编程界面方式来进行创新制作,最终将整个创新过程转化为创意实现。</p> <p class="ql-block">2.《掌控板编程》分享</p><p class="ql-block"> 芦溪小学徐海荣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落实人工智能课程经验。她从学校人工智能编程团队创建、课堂教学方法、辅导学生作品、学生作品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呈现了她两年多来开展掌控班编程教学的经验,为我们今后人工智能编程教学提供了满满的干货。</p> <p class="ql-block">3.《创意编程》分享</p><p class="ql-block"> 芦溪二小沈运君老师介绍了小学创意编程教学与参赛经验。第一,了解芦溪创客拉力赛和江西省学生信息素养赛事;第二,如何组织学生参赛;第三,创意编程的教学过程。以《抢答器》这节课为例,从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编程兴趣、提出学习任务把编程过程化繁为简、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编程思维、分享评价改进突破教学重难点、借助微课和盛思AI课程突破教学重难点、举一反三拓展练习学以致用、总结画龙点睛几个方面完成教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培养,教学生会编程,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己创新创编的能力,让学生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p> <p class="ql-block">4.《Python、电脑绘画》分享</p><p class="ql-block"> 芦溪外国语学校贺建秒老师从参赛项目解读、以《冬奥》《疫情》为主题的两幅绘画作品和猜拳游戏为例介绍电脑绘画软件及Python、培养学生的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p> <p class="ql-block">5.《玩转智慧编程 成就天才梦想——能力风暴机器人编程》分享</p><p class="ql-block"> 当今正是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时代,芦溪县源南学校这所农村学校的孩子在刘星斌老师的带领下与机器人携手进步,获得了各级各类竞赛奖励。特别是宋海洋、易仁杰这对“未来伙伴组”,先后被评为芦溪县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充分见证了孩子们在机器人赛事中引领成长。刘老师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今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和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中的各类机器人竞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和竞赛方式,他重点谈到了源南学校多年来组织学生参加WER能力风暴项目比赛的历程和今年即将参赛的准备,并且播放了该校孩子们机器人训练的视频,让大家耳目一新,加深了对机器人赛事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6.《综合实践、创新小制作》分享</p><p class="ql-block"> 宣风中心小学李学战老师交流的话题是《“激趣”与“授法”——小制作与科技创新挂接》,谈了自己切身的体会。他认为,只有师生动起来,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给予学生创新方法,才能给学生创新的潜能。因此,老师必须有扎实的设计和创作基本功,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交流中,他生动地展示了孩子们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始终以“诱学做玩思创”为主线,从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引领孩子们制作玩具和学具,在玩中悟出科学道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方法,让孩子们做出各式各样的新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交流中,他还介绍了两种别具一格的方法。一是“一物多材”的方法,即用不同的材料,做出同一主题的作品,使发散思维训练落到实处;二是分层推进的创新方法,即做一件物品从简单开始,然后通过学生的改进,将制作的物品逐渐“升级”,从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创新。</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竞赛活动时,他强调要开展创新发明活动,他用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不光是要让学生制作自主、新颖的作品,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写出有价值的论文。</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交流会,芦溪县教育局迈出了打造一支涵盖综合实践、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专家团队的扎实步伐,促使专家团队全体成员成长为芦溪县综合实践科创教育界的领头羊。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芦溪县综合实践、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在教学教研的路上,我们综合实践科创教师将继续在综合实践活动科创领域里不断探索、创新、前行,切实推动芦溪县综合实践科创课程向深处发展。相信在默默耕耘中不断历练,我们终将破茧成蝶!</p> <p class="ql-block">省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编程实践研究》供稿。图片:邹琦 编辑:徐海荣 审核:王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