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视角看线上数学课—杨彩玉《角的初步认识》

姗·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有幸受邀参加第四小学和亚吐尔乡联盟组织开展的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活动,第四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杨彩玉的一节线上数学展示课,为目前困惑于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的一些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线上教学能否实现与线下教学一致的教学效果?</span></p> 关于课的设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想要上好一节课,无一例外,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杨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花了很多心思,主线很清晰,“从角的认识到角的画法,再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之间的关系”,三个教学重点很突出。整节课,以绘本《线兄弟手拉手》贯穿始终,在课的伊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3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了三角形,只有2条线段时组成一个角,以有趣的线兄弟的引入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借助现有的钟表、剪刀、三角尺等实物来认识角,设计了“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角在哪里”的活动,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由谁组成?什么叫做角?”等问题,不断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经历了抽象到直观的过程后,更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用现有资源“吸管”摆一摆角、说一说角,感受角的顶点、角的边,建立了“角”的表象。从找一找身边的角,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在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画角,充分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又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让学生说一说角是怎么画的?通过学生展示,教师及时小结画法,又带着学生巩固画角的方法,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用角吃樱桃、李子、苹果的有趣的设计,让学生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利用“活动角”直观演示,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让学生经历猜想,再通过教师采用“重叠法、移动法”去验证,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教学难点。整节课环节完整、思路清晰、活动丰富,足以可见,杨老师对本节课深度的思考。</span></p> 关于课的活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线上教学能不能有学生活动?怎样创设活动?应该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杨老师就教学活动的设计,做了很好的一个示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学生摸一摸角、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画一画角、说一说角,一系列的操作和表达的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尽管是线上教学,但依然重点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瞧,学生不仅能够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剪刀上的角、小盒子上的角、书本上的角,还能通过教师的引导画出角,用两只手、吸管摆出角,并能探索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之间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这不也正是数学课应有的模样吗?哪怕是线上,只要肯动脑筋,也一样能够利用身边的实物为我们的每一节课服务。</span></p> 一点建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是线上课无法实现与线下教学课一样的效果,而是大多教师没有将线上课与线下课同等对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反思一下:是否认真备了课?课件是否是静心设计?今天课堂上的问题是否设置合理,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能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过“学生家长不支持、无法与学生互动、开了语音杂音频频”的借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凡事用其心、尽其力,应该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至少问心无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借此,给小学数学教师线上课一点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是备课要充分。教师一定要明确一节课的重难点在哪儿,课前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难点。千万不能让课件牵制我们,以“与学生无法互动”为借口,去读课件、演课件,导致一节课上下来没有效果且无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提问要准确。教师一定要问好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无效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影响整节课的节奏,课前就应想好问什么、怎么问?抓住学生的生成,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有效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是活动要丰富。教师一定要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数学表达”的活动中有参与感、成就感;教师不要以“一言堂”来剥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是学生要鼓励。教师一定要多激励学生,不要在课堂中多以“训斥”为主,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自信受挫。尝试将“训斥”变“表扬”为主,“坐姿端正、发言积极、表达完整、操作准确、方法到位、思路清晰”等均能成为课堂中最美丽的语言,让学生在鼓励和表扬中建立起自信,培养一个学习努力、积极向上的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借杨彩玉老师的话:“线上教学只是一种课堂形式,若有教学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便都不再是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言几句题外话,本节课的感动源自于杨老师千里迢迢从老家背回来的几箱教具,不断向骨干教师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索线上教学技术手段的精神…感动同样来自于课后各位老师发自肺腑的思考和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谢所有认真、努力的一线教学工作者,致敬!</span></p>

学生

教学

教师

线上

活动

思考

设计

课件

学习

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