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要一个人尝遍所有的孤独

汉上一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汉上一人 </p><p class="ql-block"> 年青的时候无人陪,总觉得形影孤单。现在了生活在圈子里,热闹后反而觉得孤单。直到渐渐明白:热闹后反而是心灵的孤单,孤单后反而是灵魂的充实。</p><p class="ql-block"> 林语堂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为,孤独的最高境界无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试想,一枯藤,一老树,一乌鸦发出凄厉的哀鸣。一小桥,一流水,一庄户人家。古道上走来一匹瘦马,太阳落山了,还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是何等的孤独。</p><p class="ql-block"> 孤独是天涯游子。无过于马背上漂泊的孤独。</p><p class="ql-block"> 金庸老先生《神雕侠侣》中描述: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的形销骨立,了无生趣。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他由此深思,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他将这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p><p class="ql-block"> 世上人千千万,可都与杨过无关,这才是真的孤独,心灵的孤独。</p> <p class="ql-block">  孤独是最好的人生常态,更是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胡适大师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也坦言:史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最孤立的人。</p><p class="ql-block"> 唯有孤独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无论外界如何嘈杂,心情和思想仍能置之度外。</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闹市,执卷耕读,往来穿梭的人群,丝毫不影响毛泽东读书思考。居闹市而能心静,受嘈杂而能思考,正是这样的心态,能让他在后来遇危险而不乱,化险境于无形,视敌人于笑谈,化被动为主动。而多年来,毛泽东总是能孜孜不倦地读书,严谨缜密地思考,在书籍中汲取力量,在思考中成就伟大。</p><p class="ql-block">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于是,我们看到:</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世上也许少了一个好县官,但从此多了一个五柳先生。</p><p class="ql-block"> 路遥日子过得并不自在,无生趣中将自已困于小屋,没有了应酬,没有世间的烟火,却写下百万字《平凡的世界》,在黑暗的绝望的时候,给予了更多人不一样的烟火。</p><p class="ql-block"> 作家梭罗,隐于瓦尔登湖畔两年,日出作,日落息,自耕自食,看那山,望那水,光亮在思索中萌生,才有了《瓦尔登湖》。</p><p class="ql-block"> 香港著名词作人林夕,在无数孤独的月夜,用一支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歌手才唱出了痴男怨女们的万般深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要尝遍所有的孤独,使我们能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面对现在、面对未来,同时也面对生命。</p> <p class="ql-block">  专栏作家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如果不受宫刑,就算继承父亲遗愿,估计也只能完成一部史书。怎能够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初入官场时,春风得意马蹄轻,整日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终于有一日,他幡然醒悟,深秋的月夜,他极其平静地砸掉了自己的烟具、焚烧了烟叶,回到书房,郑重地写下了恪守一生的“日课十二条”。并订下“夜不出门”的规矩,知晓的人从此不再去叨扰,晚清才多了一个名臣。</p><p class="ql-block"> 陈道明也看够了灯火酒绿,麻木了杯觥交错,终于在某个酒后清醒,于是推掉了酒局应酬,浸润在书籍和艺术中,褪去了一身浮华,才活出了娱乐圈铮铮风骨。</p><p class="ql-block"> 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庸俗了,你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沙漠;高尚了,你的世界才会是一片绿洲。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与孤独相伴,接受孤独,不乱其心,不畏前行,你就不会因无聊而庸人自扰,因寂寞而顾影自怜,人生从此富足向上。</p><p class="ql-block"> 《百年孤独》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一个人来到这个尘世,又一个离开这个尘世,来也孤独,去也孤独,又何尝耐不住孤独呢?</p><p class="ql-block"> 赵高精通法律,能力出众。任职期间,为满足私欲,霸占良田,操纵赋税,掌控国库,弄虚作假,贪得无厌,玩弄权术,巅弄朝堂,指鹿为马。滑稽的是,竟然死于自己精心安排的秦三世子婴手上。</p><p class="ql-block"> 刘青山,家境贫寒,凭借着一腔热血,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巨大的贡献。建国后,先后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石家庄市委第一副书记,本应有大作为的,却被私欲蒙蔽双眼,成为建国第一大贪官,没把名字写在丰碑上,而是刻在了耻辱柱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往往守得住寂寞,却迷失在了繁华。</p><p class="ql-block"> 正如白落梅所说:“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p><p class="ql-block"> 很认同哲学家帕斯卡尔的一句话: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独处。</p><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早年从英国学成归来,受邀担任母校校长,仅半年后,她就辞去了校长一职,别人都羡慕的职业,但杨绛解释说:“我知道自己不是管理的材料,校长之位虽好,长久做下去,却只能误人误己。”她辞了校长一职,随后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路,给心有了安处。</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惟有稳步前行,翻过一座又座的高山,才能看到大海。</p><p class="ql-block"> 一个真正孤独的人,往往是精神富有的人,往往会追求孤独中的宁静和闲暇,最终体会到真正的自由人生。</p><p class="ql-block"> 一个真正孤独的人,往往能在孤独中崛起,往往会在孤独中淬炼智慧和能力,最终形成向上生长的动能力。</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尝遍孤独的滋味,留一份安静,饮一杯茗茶,享一份孤独,看一世沉浮,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以世俗是非乱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