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记忆》老照片之十四●旅游开发

木子丰

<p class="ql-block">柞水县位于西安正南方向的秦岭南麓,县城距西安绕城高速曲江收费站69公里,是陕南28个县区距离西安最近的县,区位优势独特。境内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溪流密布,峭壁奇洞,古镇老街,秦楚交融,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2003年以来,生态旅游一直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获得全域旅游示范县等多项殊荣。</p> <p class="ql-block">柞水县的旅游开发起始于1984年石瓮溶洞的开发。而石瓮溶洞的开发,又得益于时任石瓮乡党委书记李高义的独具慧眼和果敢作为。也得益于时任商洛地委副书记王殿文现场视察后的肯定与支持、县长张优军召开现场办公会的决策协调和县建行行长张新胜的放贷支持。他们是柞水旅游事业的开路先锋和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5年4月溶洞最初开发时上天洞的简易道路</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5年9月3日西安王勇等3人来溶洞内考察</p> <p class="ql-block">图为最初的柞水溶洞天佛洞洞口</p> <p class="ql-block">图为2000年修建的佛爷洞洞口</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6年建成的通往溶洞天洞的崖上通道。照片中右为时任石瓮乡党委书记李高义,堪称柞水旅游开发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1990年代初溶洞景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溶洞初开发时景区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溶洞景区现在的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柞水溶洞,洞以县为名,县以洞出名。“西北一绝”、“北国奇观”是柞水县一张响亮的名片,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图为如今的天洞、佛爷洞入口处,上天洞有电梯,与溶洞国家地质博物馆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溶洞景区的石瓮东甘沟,在村支书张庆平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由于乡村旅游对两株连体的千年银杏树资源的开发,现在叫银杏谷。银杏谷入口处便是古道岭玻璃天桥、时光隧道、崖幕电影、十八盘等景点设施。</p> <p class="ql-block">从这幅老照片可以看出,未开发前的古银杏树周围是一片破旧的石板房。</p> <p class="ql-block">图为2006年开发建成的银杏园</p> <p class="ql-block">在银杏谷左侧的云台山上,有远近闻名的祖师庙,是人们为纪念清代辞官行医、悬壶济世的名医罗时义而修建。图为2003年整修后的祖师庙。</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银杏谷沟口</p> <p class="ql-block">九天山是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另一处景区。图为2010年前后正在建设中的九天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九天山国际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图为九天山旅游文化的发掘者、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章登畅先生(左)与九天山景区创业者肖青泉先生(右)在九天瀑布下</p> <p class="ql-block">图为九天山景区部分景点</p> <p class="ql-block">牛背梁,秦岭东段最高峰,海拔2802米,称为”秦岭主脊、终南之冠”,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是柞水旅游最响亮的金字招牌,在所有旅游景区景点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图为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牛背梁时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牛背梁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1976年,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杨新合带领考察队登上牛背梁主峰,这是由政府组织对牛背梁资源进行的第一次考察。</p> <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16—17日,县人大副主任刘鹏、县政府副县长盛卫带领县科技局组织的考察组再次登上牛背梁主峰,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开发牛背梁提供科学依据。</p> <p class="ql-block">为了启动牛背梁森林公园建设,2007年5月4日,时任县长刘荣贤(前左三)带队前往太平峪森林公园考察学习建设经验。</p> <p class="ql-block">牛背梁森林公园于2007年秋组建筹建处,配备班子,勘察设计,2008年4月开工建设。图为修建六尺岭步道台阶时驮运材料的骡子队。</p> <p class="ql-block">过去猿猴无法攀越的地方,在建设中架上钢索桥。</p> <p class="ql-block">攀登牛背梁主峰必经的南天门,因景区部分区域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重叠,现已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修建包茂高速公路秦岭长隧通风竖井的道路,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竖井成为羚牛谷尽头的另一景观,也是游客休憩乘车的服务区。图为竖井服务区及通往骆驼峰的空中索道。</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牛背梁森林公园入口</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牛背梁森林公园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于2010年5月1日试运行,8月19日举行盛大开园典礼。</p> <p class="ql-block">景俊海、陈再生、赵德全、刘新文、魏增军、杨冠军等省市领导出席开园盛典。</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镇,120余座明清微派民居,雕窗画檐,前店后宅,天井小院马头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是柞水的商贸重镇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柞水县重要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二十一世纪,凤凰古镇的旅游开发及小城镇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图为古镇上街头的牌楼,由康名仕先生出上联、章登畅先生对下联,肖云儒先生书写的“千年古镇一幅画,百里田舍几重烟”楹联,是对古镇文化底蕴、景区特征品位的生动描绘。</p> <p class="ql-block">2002年7月27日,李开仕、张新有、杨吉元、李邦华等县级领导到老林红庙河考察旅游资源。图为考察人员在西沟峡。</p> <p class="ql-block">红庙河现在已经被惠达集团开发成终南山寨旅游景区。终南山寨以秦岭老屋、祖代家园、山居遗产的独特创意获得业界高度赞赏,游客如织,成为省内外闻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终南山寨景区入口处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从营盘太河翻越秦岭到翠华山,有一条古道,历史上是关中通往安康、湖北的主要通道,有“秦楚咽喉”之称,旧时叫“义谷道”。2005年,北京商人王丽华来柞水投资,将其开发成旅游景区“秦楚古道”。</p> <p class="ql-block">图为秦楚古道景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图为秦楚古道部分路段</p> <p class="ql-block">图为秦楚古道秦岭主脊上的部分地质景观</p> <p class="ql-block">图为秦楚古道服务区的翠微宫酒店</p> <p class="ql-block">四方山,位于县城以北,主峰海拔2341米,秦岭南麓柞水境内第一高峰,生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奇特,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2010年6月12日,县政协组织考察组对四方山进行了首次综合考察。</p> <p class="ql-block">图为登上四方山顶峰的考察组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2005年7月16日柞水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省高校后勤集团签订在营盘镇安沟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协议。后因多种原因,项目推进艰难,于2017年转让给西安荣禾集团,开发建设”云山湖度假山庄”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营盘镇安沟云山湖度假山庄项目区远眺</p> <p class="ql-block">图为云山湖度假山庄项目实施征迁后所建的移民新村</p> <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在红岩寺建立中共五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红岩寺区工委、区苏维埃政府,在今柞水境内建立13个乡31个村苏维埃组织,开展抗捐反霸斗争,扩充红军队伍,进行反围剿战斗。图为位于红岩寺镇本地湾村堡子沟的五星县苏维埃政府遗址。</p> <p class="ql-block">红岩寺镇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生态优势方面积极作为,确立以“红色引人,绿色留人”的开发理念,在发展”红+绿”旅游板块上做文章,努力把红岩寺建设成为柞水县红色教育基地。在本地湾村支书张贻选同志的积极努力下,初步建成了红色教育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图为商洛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到本地湾村开展采风暨红色基地授牌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西川木耳小镇是柞水乡村旅游的又一去处。</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川老庵寺一瞥</p> <p class="ql-block">老庵寺村的湖光山色和新村新貌是木耳小镇里乡村旅游的一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盛夏时节,柞水游客爆满,一床难求,带动酒店服务业、农家乐蓬勃发展。图为位于盘龙生态产业园区的麓苑国际大酒店,现更名为斯瑞特国际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图为2008年建成的盘谷山庄酒店,下部别墅区已拆除另建。</p> <p class="ql-block">1998年春,住在柞水溶洞景区的王永太、李先荣夫妻办起了柞水第一家农家乐。图为搬迁新建后的“永太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图为位于牛背梁景区入口处的三道井民宿——春花院子</p> <p class="ql-block">图为位于老林朱家湾村的民宿——阳坡院子</p> <p class="ql-block">旅游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而且还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就业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图为营盘镇朱家湾村红庙河河口的拆迁移民点成为农家乐民宿集群。</p> <p class="ql-block">说明:旅游开发的老照片很少,是因为主要的开发建设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所以本辑收录多是朋友们提供的近一二十年里的彩色照片。所有照片均未注明提供人姓名,敬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