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市河与平门河上的桥</p> <p class="ql-block">中市河:河道西自阊门外城河起,东至平门河。全长1.2公里,宽 4~5 米。南北向依次跨河老桥 有:聚龙桥、探桥、外水关桥、宝源桥、泰伯庙桥、张广桥、虹桥、中市桥、崇真宫桥至过军桥。</p> <p class="ql-block">一、聚龙桥位于阊门水城门外的探桥西,跨中市河。聚龙桥处于五龙聚汇处,五条水系:一条是从古运河上塘河过来,一条是山塘河,一条是入城的中市河,南北两条是护城河。五龙汇阊,故名聚龙桥。1978年,桥被拆建成水泵站。现桥是2006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二、探桥 俗名坍桥。位于北童梓门,即水城门西,跨中市河。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 筑阊门月城时建。为守城驻军在此侦探敌人军事行动,同时放哨瞭望,故名“探桥”。《姑苏志》 载:“探桥,北童梓门。”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整修加固, 为石级拱桥。1966 年, 将原石级拱桥改建为单孔石板平桥, 雕花石栏杆,栏板中间书写桥名。</p><p class="ql-block">阊门位于城西北。传说天门中有阊阖,取“通阊阖风”之意而名。阖闾率大军由此出门,表示一定要打败楚国的决心,故把阊门又叫为“破楚门”。元重建后名金昌门,建金昌亭于门内,而“吴人呼阊门已久,不能遽改,名之如故”。清初修建门楼,题以“气通阊阖”额。</p> <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的探桥</p> <p class="ql-block">三、外水关桥跨中市河,南连西中市,北接阊门内横街。始建于清前期,桥西旧有水城门,以木栅开启,此桥在木栅外,故名“外水关桥”。清同治《苏州府志》《姑苏城图》 均有记载。原为石板平桥,1965 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 石雕桥栏,东西望柱上各有 2 对石狮。2006 年,整修阊门水城门时又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的要求,将桥面由钢筋混凝土改为石板桥的结构,长度与宽度、跨径未变。</p> <p class="ql-block">四、宝源桥跨中市河,又名新造桥,位于阊门饭店南,南连西中市,北接阊门下塘街。始建于清后期。1956 年改建,1970年重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桥。</p><p class="ql-block">宝源桥北侧阊门饭店, 旧称大园里,20世纪40年代末,居有王、蔡、陆、谢四户人家,其中谢宅(今阊门饭店1号楼)为典型西班牙风格的三层式花园大洋房,1936 年起造,1938 年落成,占地面积 4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100 平方米,花园绿地 3000 余平方米)。20 世纪 50 年代初为妇幼保健站购得,后统归阊门饭店。曾作为市政府招待所,现已改制为社会饭店。</p> <p class="ql-block">五、泰伯庙桥跨中市河,南连西中市,北接阊门内下塘,直对泰伯庙。始建不迟于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宋《平江图》标注“庙桥 ”。因桥北堍有至德庙(又名泰伯庙)而得名。泰伯庙,奉祀古吴国始祖泰伯。东汉永兴二年(154年)郡守麋豹建庙于阊门外,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吴越王钱镠为避兵乱徙于今所。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诏号至德庙,《吴郡图经续记》载:“至德桥,在泰伯庙前,以庙名桥也。” 民国29年(1940年)《吴县图》上已改名为 “泰伯庙桥” 。 </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曾翻修,为石板拱桥。民国 13年(1924年)改建,由石板拱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新中国建立后,曾修建加固,现桥长 24.8 米,宽 5.3 米,跨径 6.8 米,水泥立柱空腹桥栏,桥梁阳刻“至德桥”三字。</p><p class="ql-block">泰伯庙,东汉永兴二年(154年)郡守糜豹建于阊门外。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吴越王为避兵乱徙于今所。1092年诏号至德庙。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庙毁。乾道元年(1165年)知府沈度鸠工重建,又于庙前建至德桥。后历经1252年,明宣德五年(1430年),成化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四十六年,崇祯二年(162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十九年先后葺治,主其事者有知府况钟、巡抚汤斌等名臣。咸丰十年(1860年)又毁,同治六年(1875年)增修。民国时期亦曾修缮。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2014年泰伯庙翻修扩建,增设陈列展览,展现泰伯历史文化,成为桃花坞片区重要的文化景观和祭祀吴地始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六、张广桥跨中市河,南连东中市,北与阊门西街相直。始建于唐朝,唐《吴地记》,宋《吴郡志》《平江图》均标注“张广桥”。明《姑苏志》,清康熙《苏州府志》、乾隆《苏州府志》有著录,相传唐代张广将军墓在桥侧,故以得名。 宋绍定二年(1229) 重建,清嘉庆十五年(1810) 重修,民国 14 年(1925)重建。1982 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桥,长 7.1 米,宽 5.15 米,跨径 6 米。张广桥北堍,阊门西街 59、61号,为清末名医曹沧洲故居。</p><p class="ql-block">曹沧洲(1849—1931),名元恒,字智涵,晚号兰雪老人,又号兰叟。他出身医业世家,幼秉庭训,宗法岐黄灵素,既专内科,又治外伤。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青浦名医陈莲舫同时被征入京,为光绪皇帝治病。现存光绪三十四年的《御医请脉详志》,即是曹、陈两医为光绪皇帝治病的脉案。有《曹沧洲医案》《霍乱救急便览》《戒烟有效无弊法》等医学著作。</p> <p class="ql-block">七、虹桥跨中市河,南接东中市,北连阊门内下塘。始建于春秋时期, 宋《平江图》 标注“虹桥”。 宋《吴郡志》、明《姑苏志》均有著录,据清康熙《苏州府志》载:“因桥下无柱,若飞虹直跨两岸而得名。” 清道光二年(1822) 重修, 为拱式石板桥,桥西南河面上建有桥亭,类似过街楼的建筑,亭内供关帝像。旧时,此桥为桥盘头,佣工聚集之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由地方人士邀请戏班在桥亭唱戏。1957年因桥亭圮危而拆除, 虹桥亦由石拱板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拱桥,花岗石栏杆,高0.4米。现为方便行人交通,桥拱顶已改成平桥,原水泥立柱空格栏杆,一侧已改实腹桥栏。 </p> <p class="ql-block">八、中市桥 近年新建,连通北延中街路。</p> <p class="ql-block">九、崇真宫桥跨中市河,南连东中市,北接阊门内下塘。始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宋《平江图》著录,名“宫桥”。《吴郡志》载: “崇真宫,在能仁寺西。宣和中,为神霄宫。毁于兵。门有青石桥,扶栏雕刻之工,细如丝发,为吴中桥栏之最。”《姑苏志》载:“崇祯宫,在承天寺西,宋政和七年(1117年),道士项举之开山。郡人黄悟微舍宅建,敕赐额‘崇真9寿宫’。”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修建后,清乾隆《苏州府志》载:“后圮,重建尽失旧制。”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又重建。1982 年重建,为石板平桥,两端为石砌桥台,石柱上留有系缆孔2个,桥南首有真泽泉古井 2 口。据清《 吴门表隐》 卷十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道士叶凤梧重建。”叶凤梧为崇真宫住持,因桥南堍宫路皆被侵占盖屋,湫隘堵塞,不便行走,逐矢志重建。经劝导,侵占桥址者自愿清除房屋,让出原址。叶出资建桥,二月开工,当年闰四月十四日落成,往观者摩肩接踵。有一道人在桥上徘徊,并告众人云:“石性烈,不加托木,石且断。” 言毕南去,桥上众人蜂拥尾随。近午时,西侧一桥面石断裂,巨声震耳,故石虽断而无一人伤亡。传说,道人乃吕洞宾,而吴中遂以四月十四日为吕仙诞辰,在东中市阊门内下塘举办庙会, 形成“轧神仙” 的风俗。这则神话传说,引起苏州造桥匠师深思。悟其要领,为预防石梁酥断,在石梁下加托木以保险,既可以防止石梁断裂时不砸毁桥下行船,又增强了桥架结构的稳定性。以木托石,是我国古代苏州建桥工匠的创造。故《 中国名桥》《 中华名桥大观》 著作中,对崇真宫桥建桥特色均专门著录。</p> <p class="ql-block">十、过军桥跨中市河与平门河交接处,南连东中市,北接河沿街。始建于宋朝,宋《平江图》《宋平江城坊考》载“南过军桥”,清康熙《苏州府志》载:“桥二:一在崇真宫东,名南过军;一在崇真宫后,名北过军。”自崇真宫西北方向,原是兵营,军士往返两桥,故名 “过军桥”,实为方便军士往返通行之桥。《吴县城厢图》称作“戈军桥”。1980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桥,水泥栏杆。明清时期,东中市河沿街下塘地区居民密集,富有苏州过军桥水城风貌,范广宪《吴门坊巷待 吟》有诗云:“河沿下岸水湾湾,左右居人颇爱闲。每到夕阳初月候,许多鬓影倚门间。”可见当时水城风情。</p> <p class="ql-block">中市河流经过军桥后就是平门河。</p><p class="ql-block">平门河原属古城第二直河。因第二直河在上世纪50年代,中市河以南河道被填,仅存中市河以北至平门外城河一段,长1100米,宽4~4.5米。平门河与中市河在过军桥处汇合成一条河了。古城三横四直水系成了目前的三横三直。</p><p class="ql-block">过军桥往北是单家桥和校场桥,往南原有一座都亭桥已经消失。都亭桥跨平门河,东西连接东中市。东堍南侧为唐府军河沿;西堍南侧为王天井巷,北侧与过军桥构成双桥。唐《吴地记》载:“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桥因此得名,或是苏州最早的桥梁之一。明《姑苏志》载:“都亭桥,承天寺西,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道光《苏州府志》在津梁中称:“都亭桥,旧传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故名。则此桥春秋时已有之也。”都亭桥或可谓苏州最古之桥。民国《吴县志》载:“都亭桥,在承天寺西。</p><p class="ql-block">民国24年(1935),拓宽东、西中市,桥同时扩建,改为钢筋混凝土桥。1949年在桥两侧增建人行道。1950年后随着该河道南侧部分被填,桥的作用日渐消失;随着路面多次扩建,桥遂不存,但该处地名仍存留在百姓口中,人以方言谐称为“都林桥”,称其地为都亭桥头。都亭桥成为标志性地名,仍有其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十一、单家桥跨平门河,东西连接桃花坞大街。始建于宋朝,宋《平江图》《吴郡志》,明《姑苏志》著录。《平江图》标注“单家桥”。此桥之得名,是由于宋人单锷、单邦显曾住在桥堍。原系石板桥,今为钢筋混凝土平桥,石雕镂空桥栏,中间书写桥名。宋代时,有画家单邦显住在桥边,他师从赵伯驹,虽不及乃师,但所画花卉蜂蝶,极为逼真。</p> <p class="ql-block">十二、校场桥</p><p class="ql-block">校场桥跨平门河,东西连接校场桥路。始建年代不详,王謇《宋平江城坊考》载:“此桥即为宋《平江图》中之鸿桥。” 清代因其地处教场西,原名西教场桥,后讹为高长桥,又称高尚桥。2005年版《江苏省苏州市地名录》仍名高长桥,近年恢复旧称,正式定名“校场桥”。民国16年(1927)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桥,长7米,宽5.5米,跨径3.8米。现维持原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