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和教育过程就会像房子一样塌下来。”可见家校联动在学生的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p> 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是这个世界不可复制的孤本。入班之初,作为班主任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学生的家庭成员、家长职业、收入来源、父母婚姻状况、家庭住址等。只有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走近学生,对症下药。只有走进学生心里,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教学和管理才能水到渠成。</p> 平等与合作 <p class="ql-block"> 我们提倡教师走近家长,增进了解,但不是走得越近越好,当然也不是越远越好。</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在与家长交往时,要摆正自己的姿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又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方面能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学会拒绝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学会引导家长理解并支持您的治班理念和措施,学会沟通和协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走近家长,赢得信任。</p> 实事求是,坦诚相待 <p class="ql-block">1. 严格自律,不丧失底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本着一颗无私的心,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实际行动表现出自己的责任与公正,我们就可以让家长放下心来,主动与我们建立健康的家校关系,真正为教育助力。</p><p class="ql-block">2. 坦诚相待,不盛气凌人</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喜。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亲可近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p><p class="ql-block">3. 实事求是,不以偏概全</p><p class="ql-block">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要客观公正。</p><p class="ql-block">4. 乐做桥梁,不冷眼旁观</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要心细如发、明察秋毫,我们既需要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其敞开心扉,打开心结,了解其对老师和家长的合理诉求。从而做好家长、学生沟通的桥梁,不仅要做“消防员”,更要做“调解员”。既要让家长信任,也要让学生爱戴。</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良好的家校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老师要与家长换位、换心、换互助,共情、共理、共成长,成为相互尊重,通力协作的朋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理想的彼岸,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家校沟通这条路很长,但只要我们慢慢地走,以“爱”经营,用“心”沟通,我们兴国的每一朵花儿一定能够在家校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