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的变迁

纪旭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一名与国同龄的中老年人,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七十三年的光辉路程,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幸福感。不说别的,单单就说我亲身经过先后五次居屋的变迁,足够证明这个论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国初期,我与双亲、祖辈一家五口人,居住在老市区福海街的廉租公屋,面积仅有十几平方米,直到妹妹的到来,显得拥挤,就到小公园附近的打石街,租赁侨房居住,约有三十多平方米,每个月的租金九元,占去父亲每月工资的五分之一;回城后,单位分配了一套五十多平方的新宿舍,过了几年又按职务,在金砂路新办公楼后面,调整了一套七十多平方的新宿舍。到了2005年期间,儿子准备结婚,就在东区的阳光海岸小区购买了一套110平方的新宅,使一家四世同堂在和谐宁静的社区中,享受着经过自己努力奋斗建家立业的成果,共度美好的生活。到了2014年欣逢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又增添了第二个孙子,孩子通过公积金按揭了一套140平方高层建筑的居室,其乐融融,安居乐业,努力工作共同为维护特区的稳定和社会治安的良好环境,做出年青一代应有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一个作家,喜欢动笔写文章,每次搬迁都用文字记下自己的体会感受,近十几年了写下了《童年的福海街》《打石街的往事》《我与乌桥岛》《腾飞的金砂路》《中山路的今与昔》《居屋三十年的变化》《阳光晨曲》等文章,刊登在《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和杂志,有的还获征文的一等奖和三等奖。目的在于记录时代变迁的痕迹,回顾走过的路程,让下一代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紧跟共产党,迈向新时代,走上新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4日写于浪琴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