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水库与太行高速交界处 蛟龙洞洞口 在风和日丽、秋末冬初之日,与好友相携游览了莲花谷。<br>莲花谷位于涉县古台水库与太行高速公路交界东北方向,绵延数十里。谷内两岸峭壁嶙峋、连绵起伏,谷随山势,或东北进入,或折西行进。此时树叶泛黄渐红,草枯伏地,失却了春夏时节的姹紫嫣红、草长莺飞。<br>谷底经长年累月雨水冲刷,尽显山根山底。一眼望去,平整光滑,如砥如地,活像人工铺砌而又不是人工所为。两旁高山滚落的巨石,或东或西、或南或北,不拘一格,不讲规矩。有的如黄牛卧坡,有的像猛虎啸林;更有甚者,不顾行人喜好,或坐或立,挡住去路,朝你嬉皮。久经冲刷的谷底,处处呈现对臼模样,或高或低,排列在谷底、崖壁。沿着人工修筑人行小道,一会穿行在谷岸,一会行走在谷底。一处似小峡谷状,两相山石被雨水冲成了一条深不见底的缝隙,溪流直泄谷底。沿途坑洼处,集满清澈见底清水,掬一捧润喉,甘甜清爽。两岸绝壁有书家的手笔,真草隶篆,如龙飞凤舞、兔走鹰飞,平添了莲花谷神秘。有的地方腿脚难以站立,景区的开发者们,就随弯就势,巧设钢精栈道,任你来去。<br>听来过者讲,前方有一溶洞,深不可测,只是远望,并未涉足。好奇心促使我们不顾疲劳,忍着饥饿,继续前往。哪知走了一程又一程,饶了一弯又一弯,完全忘记了欣赏沿谷美景、远山近水景致。行走着、盼望着,蓦然抬头望去,远处阴面绝壁山体上,有一三角形的洞口轮廓。望见了,瞧见了,看见了。有了盼头就有了希望,我们一行三人立马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就到了洞口下,顾不上歇息,顺着之字形山道,来到了洞口朱红漆写就的“前李甲蛟龙洞”洞口。<br>三角形洞口高十余米,底宽九余米。稍进,抬头望去,洞顶呈半圆形,由一圈一圈布满倒置的对臼组成,对臼有大有小,有圆有扁,有深有浅,想必冰臼因此而得名吧。沿着有些水汽的、不大平整的洞底道路前行。越往里进,洞顶越来越低,两壁越来越窄,湿气越来越浓,光线越来越暗,路面越来越高低不平,并伴有碎石。打开手机电筒,再进,先右拐,又左进,后右折,再直行。越深入越难进,逐渐身不能直立,需弯腰弓背,稍不留意,则碰头挂衣。又见洞壁、洞顶,怪石狰狞可怖,不敢直视,只得屏声息气、唏嘘喘息。老陈在前,我居中间,陈妻殿后,前呼后应,摸索前进。我几次催问老陈,前方怎样,离顶头几何?并含退却返回之意。然则老陈则一往无前,非探深浅、非究彻底,不肯收兵。我只好被动跟进,路越来越不好走,空间越来越小,湿气也越来越大,几处需贴着洞底,手脚并用前行,头不知碰了几回顶,衣服不知挂了几次壁。就在觉得离洞底遥不可期时,老陈在前方传来讯息:已到洞底。在电筒昏暗灯光的照射下,我磕磕绊绊走到洞的尽头,和老陈回合。<br>洞底上下左右的岩石湿漉漉的,整个洞底如同束紧的口袋才放开一样,周围布满褶皱,有前有后,有深有浅,尽头和顶上滴落着水滴。看来大雨施行季节,洞顶上、洞周围,不易从山体表面排出的雨水,渗透到山体之内的雨水,千丝万缕似毛细血管般,汇聚于此,形成溪流、河流,流出山洞,冲向谷底。我让老陈用电筒照着最里头,拍了一张似清非清、模糊不纯的照片。这时,随着我和老陈的说话声和微弱的光亮,老陈的老伴儿也随即赶了上来。<br>出洞返回时,比进洞快了许多。我们根据进出往返的时间、速度,粗略估算了一下,洞深大约六十米左右。<br>在洞口下方有一对臼,远近山坡有条条废弃梯田,想必此洞曾有人居住,休养生息,随着时代的久远,朝代的更替,而渐行渐远,逐渐销声匿迹,或搬离别处,不得而知。<div>站在洞口,目视远方,巧夺天工的蛟龙洞,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彰显了大自然的魔力和时代的变迁,镌刻了岁月久远的印迹。然而与来时看到的凌空飞架的高速公路高架桥相比,更增加了人定胜天的意志——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得出来。<br>沿着返回的路线,我还在想,如若不是老陈的坚持和鼓励,我就会与蛟龙洞奇观失之交臂。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需坚持,不坚持半途而废,则无所收获。欲探得奇观,看得美景,需具冒险精神,需有探究心理。向前看,莫后退,彩虹就在风雨后。<br><br></div> 连绵群山 莲花谷冰臼奇观 一望无际的谷底如巨石铺就 极目远眺 隔河牵手 夫唱妇随 小峡谷两岸奇峰壁立,谷底溪水潺潺 绝壁奇书 水滴石穿,自成冰臼 行走钢质栈道 潭水深不可测 站在洞口,若有所思 洞口朱红大字 站立洞里,目视前方 洞顶冰臼 冰臼排列 洞头情景,如若放开束口的口袋,山石褶皱 洞头魔影 洞口下方对臼 上山滚落的巨石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