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面两张老照片拍摄于民国初期的1928年。照片中年轻的母亲仪态端庄,目光炯炯有神,透射出坚毅正直的性格。其发型保留了传统的低后髻,又在前额留一绺短发,时称“前刘海”,尽显淑女娴静气质。所穿服装为当时流行的上衣下裤,造型宽大平直,古朴大方。脚下穿一双袖珍小鞋,内藏中国传统美女标准的“三寸金莲”。</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小男孩刚出生三个多月,得益于父母的优秀基因,因此长得眉清目秀,白胖结实。其手腕佩带一对银铃手镯,传说为辟邪护身之物,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期在照相馆拍照应属高端消费,拍两张5英寸照片肯定价格不菲。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厚爱,身为平民百姓的母亲,却不惜花费辛苦积攒的钱,与孩子拍了合影,又为男孩单独拍一张裸照,留下宝贵的“人之初”纪念。</p> <p class="ql-block"> 以上照片中的母子是我已故的奶奶与父亲,这是解放前两人仅有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当时爷爷奶奶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闯崴子(即海参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本名),以种地和做小买卖为生。1928年5月,夫妻两人第一个孩子——我的父亲在海参崴出生。三个多月后全家一起返回祖国,在哈尔滨度过三年多相对稳定的生活,并喜添第一个女孩。</p><p class="ql-block"> 后来奶奶为了不拖累父亲,带着一双儿女回山东老家务农;爷爷则继续在外打拼,从哈尔滨辗转到四间房(吉林省舒兰市的旧称)做小买卖。从此两人远隔千里,过了八年多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期间又生下三个女孩,奶奶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爷爷最后一次回家探亲,因患痢疾不治而亡,享年仅44岁。此后,坚强的奶奶独撑门户,带着2-12岁的五个孩子,靠耕种几亩山岭薄地艰难度日。父亲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小小年纪便挑起生活重担,除了在家种地干活,还给地主当长工,到集市卖功夫(即打短工),到药店当学徒等,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却经常忍饥挨饿。直到1945年家乡得解放,土改后家里分了粮食、衣物和2亩水浇地,生活才得以改善。</p> <p class="ql-block"> 1947年父亲撂下锄头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在县城结婚定居,过上了幸福生活,直到2011年病故,享年83岁。</p> <p class="ql-block"> 奶奶把我父亲和四个姑姑养大成人后,也离开了农村,随子女进入县城生活,直到1965年病故,享年59岁。</p> <p class="ql-block"> 文末赘言:也许父亲很喜欢小时候拍过的裸体纪念照,所以在我三个多月大时,也顺理成章地给我拍了一张同款纪念照(下图)。</p> <p class="ql-block"> 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