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期间家长自我关爱及关照孩子心理状态小贴士

Cherry

<h1> <font color="#39b54a">各位家长,直面疫情的你们正在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每段时间和经历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被困住的是物理的时间与空间,大家可以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不被困住。</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一、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br> 作为孩子的坚实后盾,要使孩子在隔离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首先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隔离特别是集中隔离的生活环境、饮食安排等种种变化,我们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会经历一个从不知所措、情绪低落、焦虑到自我调整回到一个较平稳状态的过程。</font></h1> <h1></h1><h1><b> </b></h1><h1><font color="#39b54a"> </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以下是隔离期间自我心理调节的几个小方法,大人孩子都适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br> 1.保持相对规律的作息时间,不熬夜早睡早起,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更长,充分休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才能精力充沛的迎接解除隔离后的生活。<br> 2.每天做几件可以让自己集中精力的事情,以避免因无所事事而陷入胡思乱想,比如工作、学习、看书、追剧、玩游戏等。<br> 3.在有限的空间内做一些舒缓的运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跟练视频运动起来,不要一直蜷缩在沙发或者床上,舒展了身体心情也会随之舒展。<br> 4.主动建立沟通联系,加强心理上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和家人、亲戚、朋友聊聊天,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一同隔离的家长、孩子联系,形成抗疫心理同盟,相互扶持度过这个特殊阶段。<br></font><font color="#39b54a"> 5.恰当对待疫情信息,有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量,不要超过我们浏览信息总量的三分之一。</font></h1> <h1><b> </b><font color="#39b54a"><b>二、关照好孩子的心理状态</b><br> 大人调整好了自己,才更有能力去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不适,并给予适当引导。<br> 1.细心的观察。观察孩子的情绪、学习、饮食和睡眠情况怎么样,如果孩子平时爱说爱笑,这几天突然沉默了笑容少,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情绪起伏大;孩子平时学习不吃力,这几天却集中不了注意力,坐立难安,完成作业困难;孩子平时吃什么都香,这几天却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孩子本来睡眠挺好的,这几天却不能按时入睡,睡眠浅、常常噩梦惊醒或者起床困难,在排除疾病因素后,应该考虑是心理因素的影响。<br> 2.深入的交谈。我们对孩子的观察有时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不一定全面准确,家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心理不适,还要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谈。如果拿不准谈话的方向,可以先试探性的问问孩子学习上的情况或者生活的感受,在谈话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的“痛点”,再进一步确定谈话的方向。比如:“妈妈发现今天午餐你吃得很少,是不爱吃还是吃不下?这两天在家(在隔离酒店)上网课有什么感觉,能和爸爸说说吗?......”<br> 谈话过程中要允许孩子反驳,在反驳的过程中孩子能说出更多的心里话,让我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br> 3.合适的态度。家长本着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困扰,不轻易批评指责,与孩子同一战线、共同面对,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有时候家长的关照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候则需要等待,给孩子一个思考消化的时间,我们大人遇到事情都有个心理恢复的过程,何况是幼小、不成熟的孩子。隔离期间,家长抽出点时间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b> 三、善于获取相关支持资源<br></b></font><font color="#39b54a"> 如有家长或孩子感到明显心理不适,自我调节已经不能缓解负面情绪,不要避讳求助专业人士,家长自己可以拨打,也要鼓励孩子拨打大连市青少年心理援助电话12355(此热线提供全年24小时专业心理支持)。或拨打大连市危机干预热线:0411-84689595(此热线提供全年24小时专业心理支持)。<br></font><font color="#39b54a"> 如要咨询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可拨打大连市疾控中心电话:0411-84310142,或西岗区疾控中心电话:15304119038。<br></font><font color="#39b54a"> 愿您和孩子身心安康!</font></h1>

孩子

隔离

心理

家长

睡眠

疫情

自己

大连市

谈话

状态